3月3日,2022年国家卫健委体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总结全国医改工作进展及成效,推广地方试点经验。周口市作为全省唯一代表,与北京协和医院、福建三明市等一同作典型发言。
作为全国医共体改革的“优等生”,这不是周口第一次登上全国舞台。去年11月,在国家卫健委例行发布会上,周口就曾作为全国唯一市级代表分享经验。
从郸城一个县到市、县、乡、村医疗机构全覆盖,从传统单一医疗模式到中西医结合、数字赋能的新机制……聚力医改这五年,周口蹚出了一条值得借鉴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之路。
据了解,周口市把医共体建设作为破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长期推进,构建了“市委统筹、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县级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为医改确立制度保障。
以此为总揽,快速整合市域医疗资源,在市级层面成立城市健康服务集团和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提升市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同时通过市级医院专家、学科、管理“三下沉”,纵向贯通市县乡村四级医疗资源,基本实现了市域居民“大病不出县、康复不出乡、小病不出村”。
“市强、县优、乡活、村稳的‘黄金30分钟就医圈’在全市已基本形成,下一步,我们要力争把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周口样板’叫响全国。”周口市委书记张建慧表示。
近年来,河南着力推进医共体建设由“搭梁架柱”向“提质增效”转变,由“点上攻坚突破”向“面上整体提升”转变,全省医共体建设走在了全国前列。
去年6月,河南省委将医共体建设纳入省委常委会“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清单,并对标国家标准相继出台《操作规范手册》和《成效评估标准》。
“想实招、用实劲,河南将以更大决心、更精准思路、更有力措施,坚定不移把医共体建设向广度拓展、向深度推进。”省卫健委体改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省103个县(市)共组建190个医共体,实现县(市)全覆盖,同时,还涌现出周口市、平顶山市和郸城县、巩义市、宝丰县等一批抓落实的先进典型市、县,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报记者方化祎李倩李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