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不断回升,走进阳山县杨梅镇各村,春耕播种日益繁忙,人居环境整治热火朝天……
近年来,该镇不断强化党建引领,凝聚奋进力量,锻造乡村振兴主心骨、抓牢乡村振兴关键点、点燃乡村振兴强引擎、注入乡村振兴新动能,发展势头日益增强、内生动力不断激发,多个乡村相继获得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文明村等荣誉称号,干部群众初心如磐谋发展、踔厉奋发续华章,谱写出乡村振兴发展新篇章。
▶▷坚持党建为核
提升乡村政治“领导力”
杨梅镇素有“南部明珠·秀美杨梅”的美誉。立足南部生态工业集聚区发展定位,杨梅镇围绕“一核四区”新型城乡产业发展格局的要求,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争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样板,打造生态发展新标杆,为阳山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据介绍,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杨梅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在镇党委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全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初心、引领使命,坚持以党建强引领推动各项中心工作的落实,推动实现党组织无处不在、作用无处不发挥。
该镇不断强化农村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认真调整优化村党组织设置,将全镇原25个村小组党支部调整优化为14个,强化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同时,全镇各村均建成党群服务中心,落实党群议事制度,认真推行实施“四议两公开”制度。
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在做好全镇森林防火、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等工作方面,党员干部、镇村志愿者积极行动,切实保障了全镇社会秩序平安稳定。
这是近年来杨梅镇的经验做法。该镇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用活用好党员先锋队(党员突击队),组织动员全镇党员干部,联合镇村志愿者、巾帼志愿者深入村组一线开展工作,引导党员群众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工作,切实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群众办实事的动力,目前镇、村已累计完成大小实事259件。
与此同时,杨梅镇也充分发挥“网格化+信息化”“网格员+信息员”基层治理体系的优势,用活用好全镇251名网格员,充实网格信息员力量,使网格信息采集覆盖面更宽、触角更灵敏。
此外,杨梅镇积极强化农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通过实施基层党组织“头雁”工程,充分发挥“金牌领路人”示范引领作用,全镇共选育了3名“金牌领路人”、培育了62名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同时,认真抓好村“两委”换届工作,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和村“两委”班子,选举产生新一届村“两委”干部24人。
在杨梅镇何皮村,村里的党群服务中心设置有党史展览馆、新时代文明实践讲堂、阅读驿站、人大代表联络站、廉政文化室、党建宣传长廊、乡村振兴微型博物馆、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功能场所,成为名副其实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可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这是杨梅镇为加强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而开展的认真探索。经过不懈努力,目前杨梅镇已打造了何皮、蕉坑两个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示范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显著增强。
▶▷坚持探索为先
加足农民增收“续航力”
每年的11月开始至春节时,都会迎来杨梅镇的龙头产品砂糖桔大量上市。好山好水育佳果,杨梅镇是阳山县规模最大、最优质的砂糖桔产区,享有“砂糖桔之乡”的美誉。
近年来,杨梅镇依托“砂糖桔之乡”主导产业,大力发展三华李、猕猴桃、早脆梨、黄金柰李等特色产业,多渠道帮助群众增收致富,形成“支部引路、党员带路、产业铺路”的发展新路径。
依托当地砂糖桔特色水果产业,杨梅镇正在发力加快水果深加工产业的建设,着力打造“果盘子”工程。当前,杨梅镇正积极申报镇域产业园,打造产业振兴示范带,以逐步形成“春可赏花,夏可品果”的特色水果产业观光带,实现农业产业转型。同时,通过引入自动化选果生产线,以促品质价格齐升,让砂糖桔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金果果”,加快培育杨梅本土的特色水果公用品牌,引导形成砂糖桔交易集散地,依托砂糖桔积极做好产业振兴的“大文章”。
该镇注重提升党建能力,全力打好“党建+”组合拳。通过党建引领创新经营模式,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积极倡导各村以土地整合整治为切入点,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前,全镇共建立19个合作社、35家家庭农场、2家农业公司,土地整治整合面积2000多亩。
同时,整合资源优势,扩大产业规模。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优势,以规模效应促经济发展。何皮村总投资200万元,打造200亩“红火箭”“红花荷”培育基地,杨梅村投入50万元打造8亩大棚八月桔育苗基地,进行八月桔无菌果苗接穗、培育,并大力发展大棚蔬菜、油茶种植基地项目,进一步拓宽村民收入渠道。
积极改业态促融合,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在发挥砂糖桔作为龙头产业的带动示范作用的同时,积极推广种植三华李、早脆梨等经济效益显著的特色水果。目前,全镇已种植砂糖桔14987亩、三华李3629亩、早脆梨1599亩,其中兴农砂糖桔、腾妃三华李、聚明贤早脆梨等合作社借助美丽乡村全覆盖基础优势,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加快形成与乡村旅游发展相适应的农业新格局,形成特色水果产业观光带,实现农业产业转型,促进美丽乡村与“美丽经济”的有机结合。
杨梅镇还积极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立完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2021年,全镇实现农民人均年收入2.3万元,排在全县前列。
▶▷坚持文明为魂
提升乡村德治“凝聚力”
去年底,阳山县举行颁奖仪式,为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的杨梅村进行颁奖。
据了解,“七五”普法以来,杨梅镇坚持党建引领,加强普法阵地建设,强化法治宣传教育,全面推行和深化网格工作机制,不断健全自治、法治、德治双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不断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去年2月,杨梅镇杨梅村获评第八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称号。
近年来,杨梅镇坚持文明为魂,不断提升乡村德治的“凝聚力”。
以文明养德。大力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利用镇村主道沿线居民墙体、村庄文体广场、党建小公园等,描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民主法治等方面的墙画,营造崇德向善的文化氛围。目前,全镇已成功创建美丽乡村28条、特色村3条、示范村16条、整洁村9条。多个乡村相继获得中央、省、市荣誉称号,杨梅村获得“广东省民主法治村”“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荣誉称号;何皮村获得“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全国文明村”、清远市“乡村振兴大擂台”铜奖等称号;大氹村、杨梅村、里洞村获得“清远市文明村”荣誉称号等。杨梅镇综合文化站升级为省一级文化站,同时逐步完善下辖6个行政村的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建设。
以评议立德。积极开展文明村镇创建、“善美人家”“身边好人”“文明户”“最美人物”等道德典型评选活动,弘扬社会正能量。带动整体提升乡村道德文明水平。定期开展“大榕树下的小讲堂”,利用农家书屋、各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引导群众对身边道德典型、乡贤等开展评议,形成见贤思齐、积极向上的道德舆论氛围。
以村规促德。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全域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加快推进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建设与改造。同时,结合乡村振兴等各项中心工作,认真指导各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并上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村规民约,焕发中华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的时代价值,引导村民立家规家训、传家风家教、树文明新风、除陈规陋习,自觉践行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
■一线实践
农旅融合促发展
镇村同建同治同美
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项重点工作,去年,杨梅镇成功引进了全镇第一条砂糖桔产业链,为全镇砂糖桔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更加强有力保障。
近年来,杨梅镇持续推进农业提质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优势农业为依托,通过拓展农业观光、休闲、度假和体验等功能,带动“农家乐”、农副产品加工、餐饮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实现“农业+旅游”深度交融。
目前,杨梅镇全域建设美丽乡村,力促将“美丽乡村”转化成“美丽经济”。该镇深入实施“美丽乡村2025”行动计划,以建设美丽驿站、风景长廊、“四小园”(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为载体,连线成片建设具有杨梅特色的乡村风貌示范带。同时,充分发挥党建示范作用,继续深化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区(二期)建设,规划主脉络慢行绿道,通过规划建设完善慢行绿道系统,联动水系形成水陆两轴线,串联大片区,以加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区的内部联系,达到农旅文融合发展的目的。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持续推进示范镇(村)建设。加强美丽乡村建设管护工作,健全农村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收运处理、道路修护、绿化养护、公共设施维护的“五位一体”管护机制。健全“门前三包”管理机制,加快镇级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站建设,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根据自然禀赋、发展基础,因地制宜开展美丽圩镇建设攻坚行动,统筹谋划圩镇和农村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镇村同建同治同美。
立足当地资源禀赋,积极发掘旅游资源,探索绿色发展新模式。当前,杨梅镇正积极探索乡村振兴之路,着力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乡村民宿,推出以“赏花、品果、休闲、养生”为主题的农家乐游,以点带面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推动“美丽乡村”绽放“美丽经济”。同时,积极发掘旅游资源,探索杨梅绿色发展新模式,把水浪李花基地的建设列入镇重点工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水浪花谷各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并已成为阳山县诗词创作基地、摄影创作基地。下一步,杨梅镇将着力做好建设协调、招商引资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推动全镇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南方日报记者段灿通讯员毛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