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门区省级现代粮食产业园获批 打造全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

时间:2022-06-09 08:19:24来源:南方日报

从空中俯瞰水乡斗门,稻花香盈,景美如画。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牛鼻子”。前不久,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正式发布今年5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名单,其中,珠海市斗门区预制菜产业园和珠海市斗门区现代粮食产业园入选“珠三角自筹资金建设产业园”名单。

南海之滨,鱼米之乡斗门,是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全国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涵盖珠海90%的水源保护区和绝大部分的农田保护区,水稻种植面积3.2万亩,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和“粮袋子”。

按照规划,未来三年,珠海市斗门区现代粮食产业园将投入7500万元,通过推行“产业园+龙头企业+生产基地+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建设成为集现代种业、加工服务、设施装备、数字农业、品牌培育等功能性于一体,打造全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

“90后”的田野梦想

眼下,稻穗日渐饱满。珠海斗门上洲村的稻田里,28岁的余嘉豪正在使用无人机察看稻苗长势,“今年我们又将迎来一场大丰收,这些无土育秧技术栽种的有机稻,品质比普通大米要好,价格也卖得上去。”

“90后”余嘉豪是珠海斗门返乡创业的“新农民”代表之一。2017年,从农村跳出来、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他,受到父亲的召唤,又回到农村扎根。

“我们一天天老去,家乡的建设终究要把接力棒传到你们手上,只有新知识、新理念、新技术,才能让乡村的面貌彻底改变。”起初,重新回到乡村的余嘉豪心中仍有不甘,但父亲的这番话,唤醒了他对家乡建设的责任感,随着日子的推移,对乡村田野的特殊情感更加浓烈。

插秧机纵横,无人机盘旋,旋耕机往来……学成归来的余嘉豪运用工商管理的知识,加入了父亲所在的珠海市豪峰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合作社中推行标准化、数字化、精准化管理技术,采购无人机、插秧机、旋耕机等全机械化作业工具,为传统水稻种植注入了技术变革的因子。

“现在,我们合作社拥有30多台高机械化种植机器,并在去年获评成为‘珠海市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余嘉豪的父亲、珠海市豪峰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余松富说。

“你知道大疆无人机吗?它不仅可以拍照,而且还能施肥,我们今年采购的无人机一次就能在空中洒下100斤的肥料,彻底解放了农民的双手。”余松富笑呵呵地说。

在现代农业科技的助力下,珠海市豪峰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耕种面积和效率逐年提升,并将零星的耕地收入囊中,得以化零为整推行大规模机械化种植。

“除了眼前上洲村这242亩稻田,我们在斗门全区共承包了超过2000亩地,同时还帮助粉洲村、马山村、小赤坎村的整村犁田、育秧、插播、收割工作,总共耕种面积超过万亩。”余嘉豪说。

在发力现代种植技术之外,余松富还带领合作社的社员动起了“农旅融合”的脑筋。“就在上洲村的连片稻田里,我们还种植出了巨型‘小猪佩奇’图案稻田花海,吸引了不少游客来打卡呢!”余松富说。

“一园三区”构建黄金地带

随着珠海市斗门区现代粮食产业园建设的铺开,余松富和余嘉豪父子期待,通过“产业园+龙头企业+生产基地+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建立联农带农机制,通过土地流转、订单农业等模式形成紧密合作关系,沃野田畴里将迎来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牛鼻子”。前不久,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正式发布今年5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名单,其中,珠海市斗门区预制菜产业园和珠海市斗门区现代粮食产业园入选“珠三角自筹资金建设产业园”名单。

“斗门区现代粮食产业园的创建,将围绕资源禀赋优越、产业特色突出、生产链条完整、资源要素集聚的目标,建立生产、初精加工、深加工、仓储、物流、研发、营销、品牌、休闲旅游、科普教育等全产业链体系。”珠海市斗门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未来,园区将“一园三区”规划布局,按照“生产+初加工+深加工”和“科普教育+休闲农业”功能分区进行规划布局,打造斗门现代粮食产业园黄金地带。

其中,“生产+农业公园区”将涵盖莲洲镇、斗门镇、乾务镇及白蕉镇3.2万亩水稻田,采取“企业流转+村合作联社+农民专业合作+家庭农场+订单农户”多层次综合模式,发展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种养模式,构建区域内生态大循环,布局生产观光、休闲体验、稻香花海农业公园等景观体验,最终打造成为以生产功能为主,又兼具水稻湿地景观和生态保育的功能片区。

“初加工+粮食文化展览馆区”将以珠海中心粮库为平台,建设规模为22.54万吨。未来,将建立起“产购储加销”五优产业链条完整的现代粮食产业综合体系,发展绿色农产品加工,开展生产过程参观体验、粮食文化科教展览,打造成为园区“聚人气、展活力”的粮食产业文化型片区。

“深加工+DIY体验区”则将布局在富山工业园龙山工业区,通过建设“珠海市东西部合作地区农产品深加工中心”,发展粮食农副产品深加工、预制菜加工、储运、冷链等农产品深加工,将珠海对口帮扶地区农产品引进入珠,打造成对口帮扶地区农产品输出的重要窗口,开展消费者参与DIY体验的项目。

打通现代农业产业全流程

小赤坎村内,珠海中心粮库建筑外形简洁大气,从空中俯瞰,它像极了堆放在田野上的米白色谷仓。目前,总投资9亿元的珠海中心粮库(二期)项目正在紧张施工,预计2023年6月主体竣工验收。

“作为珠海粮食历史上投资最多、建设规模最大的一座现代化、智能化、绿色粮库,其仓库容量达18万吨,建成后,珠海中心粮库仓库总容量达22万吨,将大大改善珠海粮食仓储基础设施,保障全市粮食供需平衡,提高粮食应急保障能力,确保‘米袋子’安全。”作为斗门区现代粮食产业园创建的牵头实施主体之一,珠海市粮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郑灿鹏介绍。

“在建设中心粮库的过程中,我们同时选址建设500亩的示范田,并建设10万吨面粉加工生产线、10万吨大米加工生产线、150吨/批粮食烘干线及配套原粮成品储备仓,届时,这里将建成一个集粮食仓储、烘干、加工、物流、应急、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现代粮食产业服务中心,从而打通‘产购储加销’产业链条,进一步完善珠海的现代粮食产业综合体系。”郑灿鹏表示。

推广应用绿色生产方式,整合、打通现代农业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珠海市斗门区现代粮食产业园的创建目标之一。

按照创建方案,未来,珠海斗门将全面推行“一控两减三基本”,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积极开展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示范,在流转基地、稻香花海基地范围内积极开展以测土配方施肥、秸秆回田处置等为主的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示范推广。

“我们将开展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促进新品种,新技术的孵化和转化,实现品种良种率达到100%,并推进粮食初精深加工,实现加工转化率达70%以上。”斗门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产业园的建设,将强化物联网技术、互联网+产业、延长产业链等,提高农产品品质与效益,做强粮食主导产业,实现主导产业总产值显著增长,至2024年,区域内3.2万亩水稻田、核心区20万吨粮食生产线、示范区深加工线,将助力园区成为集现代种业、加工服务、设施装备、数字农业、品牌培育等功能性于一体的先进示范应用产业园,成为全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上述负责人说。(南方日报记者林郁鸿)

    ------分隔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