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鸣区扎实推进传统文化保护 确保非遗保护工作有效推进

时间:2022-06-10 10:00:30来源:广西日报

哭嫁、跨火盆、拜堂……6月8日,年轻的90后壮家“特冒”(壮语,意为小伙)李迪致与心爱的“达妮”(壮语,意为姑娘)以壮族婚俗结为夫妇。在李迪致看来,传统的壮族婚礼是他与土地的深切连接,土地孕育的传统婚礼俗能唤起了他儿时的记忆。而当天在五彩壮乡的婚礼确实没让李迪致失望,现场俨然一场非遗盛宴。广西壮乡歌王潘龙海现场放歌、壮族五色糯米饭制作技艺传承人潘红华提供非遗美食,而婚礼上的所有服饰均由年70岁的壮族彩绣传承人陆兰珍的纳福彩绣工作室支持。

武鸣是壮族的发源地之一,壮民族文化源远流长,非遗资源丰富,群众基础良好。据统计,截至目前,武鸣区已普查收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线索数1523条,入选县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125项,其中国家级1项、自治区级19项、市级35项、县级70项;先后建成县(区)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28个,其中自治区级3个、市级23个、县(区)传承基地2个。

“在良好的群众基础之上,政府通过建立专班,完善机制、经费保障及传评估等举措,让非遗成为武鸣城市软实力的重要载体。”武鸣区文化馆馆长余燕鸣说。该城区党委政府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列入重要工作议事日程,成立了由党委宣传部部长和一名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党办、政府办、人大教科文委、政协文史委、城区党委宣传部、文广体旅局、财政局、科技局、教育局等单位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明确了领导小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责任,落实了相关专职工作人员,确保非遗保护工作的有效推进。

同时城区政府依法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列入本级预算,保障了非遗资源的调查、收集、整理、研究和宣传推广活动,加大传活动经费扶持,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为进一步激励、促进和规范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高非遗代表传承人传承水,武鸣区对国家级传承人开展每年一次、自治区级传承人三年一次的传评估工作。

“武鸣区非遗保护事业快速、有序发展,更要求我们提高非遗传承人的素质,配合政府推进非遗保护事业向纵深发展。”武鸣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说。2018年以来,武鸣区积极组织非遗专职人员、各级传承人、传承基地负责人参加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城区级举办的非遗培训班,共10余期,参加培训人数约300人。

“武鸣区政府重视非遗保护,领导组织有力,让我们对探索非遗的保护与活化、讲好非遗故事、做好非遗的市场转化更有信心。”潘红华一直致力于让传统文化嵌入现代生活,研发各类民俗产品。她以壮族五色糯米饭传承基地为阵地,长年开展“月月节”民俗节庆活动,通过研学活动、民俗体验、服饰及美食体验等产业链扩展,2021年实现产值超500万元,带动当地百姓就业50余人。

随着非遗保护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工作队伍不断壮大,工作人员素质不断提升,武鸣的非遗实践也日益活跃,社会认同不断增强。以“壮族三月三”品牌为例,自1980年以来,由武鸣民间举办的壮族三月三文化庆典活动,历经40余载,经久不衰,常办常新,已经从最初单纯的山歌会发展成包含千人竹竿阵、千人武术表演、千人壮歌舞、广西歌王大赛、非遗展示展演、民族体育竞技等数十项活动的民俗盛会,每年吸引周边县区数十万群众参与。武鸣区以此为依托,同步开展投资贸易洽谈会、农机展销会、房地产交易会、文化论坛、文学笔会等活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了质的飞跃。

据介绍,今年武鸣区还专门成立工作专班,计划通过打造一批示范基地、推创一批文化力作、培养一批文化人才、带动一批文化产业等四个“一批”工程,推动红色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融合发展。(本报记者巫美桥红)

    ------分隔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