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南生态优先夯实民族地区发展根基 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

时间:2022-10-13 08:54:31来源:南方日报

连南瑶族自治县“80后”瑶族青年赵土县从小在茶区长大,2014年辞去大城市工作回到家乡做茶农以来,将家里36亩茶园从年收入不足1.5万元提升至20多万元,增长十几倍。茶叶子变成“金叶子”,是连南以全产业链思维谋划产业,将“稻、鱼、茶”特色农业打造成乡村振兴发展新引擎的一个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连南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断夯实民族地区发展根基,凝聚起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栉风沐雨践初心,砥砺前行开新局。连南县委书记闵飞介绍,连南正加速融入“双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着力打造成为“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地、大湾区优质生态产品输出地、瑶族风情旅游目的地、民族地区推进共同富裕先行地。

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

绿树成荫、鸟鸣啾啾,一条刷上红黄蓝三色的崭新沥青路,宛如延伸在瑶山乡间的“彩虹曲谱”。这是连南“金三路”,它与稻鱼茶和茶药菌两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万山朝王国家石漠公园、南岗千年瑶寨等节点,串珠成链形成“瑶山那抹红”乡村振兴示范带。

全长100公里,带动沿线5个镇、60个行政村,25个特色节点串珠成链,联农带农11万人,作为广东最富有少数民族特色风情的版块之一,连南依托这条示范带,正走出一条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发展、共同富裕的“连南路径”。

突出党委主抓、群众参与。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加强乡村振兴组织动员,推动农户与市场对接,把农产品推向市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筑牢粤北生态屏障,大力创建国家“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打造广东首个石漠化治理样板——万山朝王国家石漠公园,其被评为全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案例。

突出文化赋能、“四色四美”。着力构筑岭南民族特色文旅廊道,围绕“四色”(红色、绿色、特色、古色)“四美”(美食、美景、美酒、美人),整体打造金坑特色小镇、县城“一河两岸”、万山朝王国家石漠公园、南岗千年瑶寨、油岭古寨等多个富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旅游风景区。

突出产业牵引、联农带农。创新推出“党建+领种计划”破解撂荒地复耕复种难题,搭建“连南云上田园”小程序,让农耕生产过程转化成为智慧农业的标准服务。

突出“两化两员”、社会共治。建立健全“网格化+信息化”“网格员+信息员”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建立网格287个,组建网格员、信息员队伍2000多人。创新打造“党建+瑶老制”民族地区基层治理模式,基层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99%,被评为“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

突出民族团结、共同富裕。实施高寒山区幸福移民工程,建成移民新村14个,完成高寒山区等“两不具备”贫困村庄移民搬迁安置3891户15670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称号。

打造连南瑶族文化演艺IP

摄影“发烧友”带上“长枪短炮”取景拍摄,游客拍照“打卡”,还可以在旁边的摊位买特产……这样的场景,在连南万山朝王国家石漠公园观景台已是司空见惯。

不远处,夜幕降临的三江河畔热闹了起来。越秀桥上流光溢彩,河中建有一个半圆形的三江源舞台,刷成红黄蓝青等七彩颜色的江边每逢重大演出还可摇身变成容纳4500人的“彩虹坐席”。

一山一水,美不胜收。很难想象前者曾是荒山秃岭的连片石头山、石漠化土地,后者则是今年才在荒草丛生的江边建成的又一文旅新热点。这是连南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具体实践和成效。

三江河是连南的母亲河,“一河两岸”长达20公里的碧道,既是瑶族文化特色碧道,也是“醉美”民族特色马拉松赛道,“碧道+生态旅游”“碧道+民族文化”等“碧道+”功能效益日益凸显,成为连南一张崭新的绿色生态名片。

2022年以来,连南结合“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行动,与碧桂园集团合作,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搭建三江源演绎舞台,并与一河两岸、碧道建设、梅村田园综合体、马拉松赛道等项目串珠成链,打造连南瑶族文化演艺IP。此外,整个帮扶项目还包括民族地区教育、医疗、文化等项目,预计总投入资金达1亿元。

借助上述一系列项目建设,形成集演艺、引客、留客等核心特色功能为一体的全域旅游点,推动连南住宿、餐饮、娱乐、休闲等业态关联带动,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

探索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连南将狠抓机遇、勇于创新,奋力探索推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现代化的新路径。”连南县委书记闵飞说。

今后五年,连南将积极建设“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地。扎实推进全域生态环境保护,探索具有连南特色的“两山”转化路径,走出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打造大湾区优质生态产品输出地。聚焦粤港澳大湾区消费市场,主动入珠融湾,不断提供优质的农业、生态、文化、旅游产品。

构筑瑶族风情旅游目的地。充分发挥连南作为全国唯一排瑶聚居地及世界经典乐曲《瑶族舞曲》故乡的独特优势,做好“瑶文化”大文章,推动“文化+旅游”全产业链深度融合。

勇当民族地区推动共同富裕先行地。提高发展的、协调、包容,推进县域经济扩容提质,促进各民族紧跟时代步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一线案例

“稻鱼茶”立体模式

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有瑶就有茶,连南大叶茶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2014年,“80后”瑶族青年赵土县辞职回到家乡创业当茶农。

“我们祖祖辈辈种茶制茶,但一直没有产业的概念,只是去圩镇摆卖。”他说,参加省内外茶叶技术、加工生产等专业培训活动30多期后,自身练就过硬本领。不仅如此,赵土县还负责实施坑口示范茶园基地、三产融合发展中心、广清连南万亩茶园等项目建设。

“如今茶园一年四季都有收成,家里36亩茶园从年收入不足1.5万元增长到超20万元,产业化运营使生产效率大大提升。”赵土县说,年他还带领家乡茶农创收,茶青鲜叶原料从6元/斤提高到现在均20元/斤,产品毛茶从20元/斤增至150元至900元/斤不等,实现了大增收。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产业振兴,连南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积极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途径,独特的产业标志便是采用连南自有千年传承的“稻鱼茶”立体农业模式——“田里有稻,稻下有鱼,林下有茶”。通过“龙头企业、公司或合作社+贫困户”模式,2021年连南三产融合中心总产值14亿元,联农带农1万余户增收。(●南方日报记者黄津通讯员房靖洋王慧星曾少萍)

    ------分隔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