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往北京通州区漷县镇张庄村的路上,笔者看到笔直的马路穿镇而过,两边都是红砖砌成的平房,行驶在路上视野极为开阔。午后,谢兆海师傅按照约定时间来到张庄村村委会,他是运河龙灯会的第五代传承人,向我们讲述了通州运河龙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的传承故事。
张庄村的运河龙灯是大运河河畔最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通州区运河龙灯早已“走出通州”,它在北京市也是一张亮眼的文化名片。
谢师傅今年54岁,1966年生,他穿着牛仔裤和运动鞋,头戴鸭舌帽,鸭舌帽上绣着一个“良”字,他的两鬓已经沾染上岁月的风霜,但依旧步伐矫健,思路清晰。谈及运河龙灯的历史,谢师傅神采奕奕,娓娓道来。“据老一辈人回忆,有时候大运河上运粮的漕船来到北京时遇上河面提前封冻,这时候就通过舞龙来祈祷冰面快些解冻。传说这是‘御赐的龙’”。旧时舞龙含有祈福消灾,祈求来年丰收之寄托,承载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谢师傅的爸爸、爷爷、太爷爷等祖上的先人都是运河龙灯的传承人,有记载的运河龙灯会可以追溯到清朝道光十四年,至今已经有近200年的历史了,谢师傅也是运河龙灯的第五代传承人。据谢师傅回忆,他父亲打小就开始操练运河龙灯,到谢师傅这一辈,他接触运河龙灯也有几十年了,运河龙灯已经成为他生命中难以割舍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传承运河龙灯,谢师傅可谓尽心尽力,不断为保护这一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奔走呼号,呕心沥血。操练龙灯的队员大都年事已高,他们之中有农民、工人、木匠、泥瓦匠,平时各自忙活自己的工作,运河龙灯把他们聚集在一起,谢师傅又是龙灯队伍中的主心骨。
谢师傅回忆,父亲在世时经常在村里以敲锣为信号,让队员们集中起来操练龙灯。现在谢师傅也经常一家家上门和队员们约定时间,动员大家挤时间参与舞龙排练。
谢师傅的老本行是木匠,靠这门手艺养家糊口,但为了更好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从2015年开始他便舍弃了老本行,专心投入到这一事业之中,生活受到一定影响,家里人也表示出不理解,但他还是选择了咬牙坚持。
受父亲的影响,无论再苦,谢师傅也打定主意把这门非遗技艺传承下去。
据谢师傅回忆,通州运河龙灯曾经在很多个场合都表演过,比如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2016年,运河龙灯还在通州区运河文化广场表演过,当时还得了一个三等奖,回忆起当时的热闹场景,谢师傅依旧很兴奋。“我们从侧门一进去游客就都围上来了,我们都差点施展不开了。大家纷纷掏出手机拍照,可热闹了。”龙灯一亮相,便享受到了“大明星”一般的待遇。
除了去市里和区里参加活动,运河龙灯会最常去的还是镇上和村里。镇上的运动会、村里的节庆活动举办时免不了让龙灯会来表演助兴,大伙儿都爱看,龙灯会在本地远近闻名。张庄村运河龙灯队员们训练有素,配合默契,在演出时统一穿上精心制作好的传统服饰,一队身着红色衣裳,另一队身着白色衣裳,两队队员都脚踏红色靴子,靴子上饰有金色纹路。队员们头上还戴着极具特色的红头扎,红头扎上以红色小球装饰,队服是传统的中式开襟服装,彰显着浓浓的传统文化底蕴。
据谢师傅介绍,运河龙灯原有30多个套式,目前保留下来的有13个。谈及自己在龙灯队中的位置,谢师傅豪爽地笑了,“我在龙灯队里没有固定的位置,哪里人不够我就顶上,我什么都会,在龙头龙尾或者其他哪个位子都可以。”
2005年,运河龙灯被列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正式命名为“通州运河龙灯会”。张庄村也因为得天独厚的运河龙灯文化遗产入选北京市第一批市级传统村落名单(共44个),为通州区唯一入选的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