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32处石窟寺及摩崖造像完成现场调查

时间:2021-02-08 17:00:21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共计完成4532处石窟寺及摩崖造像的现场调查工作,覆盖了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资料的80.96%,已完成1366份调查报告,现场调查任务预计将在2021年春节前全部完成。

中国石窟寺分布广泛、规模宏大、体系完整、内涵深厚,具有重要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强调专业性、规范性

据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与以往的文物普查有很大不同,强调专业性、规范性,参照了石窟寺考古调查工作要求,对石窟寺的基本情况、布局、洞窟形制、窟内造像、彩塑及壁画、题记、碑刻铭文及其他附属文物的情况进行详细描述和系统评估,并增加文物保存状况、保护管理状况、安全防范等内容,因此这项调查需要石窟寺保护、考古、安全等各方面人才的共同参与。

根据《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实施方案》,专项调查范围为我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1911年以前开凿的石窟寺(含摩崖造像)不可移动文物,重点为宋代以前石窟寺。按公布等级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尚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

值得一提的是,调查既包括对已登记的石窟寺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复查,也包括调查、登录新发现的石窟寺不可移动文物。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石窟寺(含摩崖造像)基本情况,如石窟寺的名称、位置、地理坐标、龛窟数量及年代、有无壁画彩绘等;保存状况和主要风险,如洞窟岩体结构失稳,石窟造像岩体表层风化,裂隙渗水侵蚀破坏、生物病害及自然灾害等;保护管理情况及安全防范情况等。

涉及大量中小石窟

据介绍,在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期间,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组建了150余支调查队伍,组织近2000人参与全国石窟寺调查工作。值得关注的是,各地灵活应对现场调查面临的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克服了冬季低温、水下掩盖等困难,完成了大量无路可达、自然灾害易发等赋存环境恶劣的中小石窟调查。

2021年6月,中国石窟保护研究中心筹备组将编制形成《全国石窟寺保护状况专项调查报告》《全国石窟寺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等系列报告,全面摸清全国石窟寺保存现状、分析主要风险,揭示我国石窟寺保护利用的主要问题和关键难题。

保存状况趋于改善

石窟寺保护一直是我国文物保护的重点领域之一。近年来,我国在石窟寺抢救保护、考古研究、展示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据介绍,莫高窟、云冈石窟等一大批石窟寺本体保护、危岩体加固、水害治理、安全防范、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改善了石窟寺保存状况。在石窟寺考古研究方面,出版了敦煌石窟、大足石刻等一批石窟寺考古报告以及龟兹石窟、陕北石窟等内容总录。其中,《大足石刻全集》历时14年正式出版,填补了国内石窟寺综合考古报告的空白。

相关专家指出,看到我国石窟寺保护利用取得进展的同时也要看到其面临的挑战,比如许多石窟寺位于荒郊山野,保护管理难度大;石窟寺长期面临水患、岩体失稳及石雕表面风化等病害威胁以及人为破坏,安全风险高等问题。

在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进程中,2020年是值得被记录的一年。这一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以专门类别不可移动文物为对象出台专项工作指导意见,标志着石窟寺保护利用有了新路线图。

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石窟专项调查工作的深入推进和全国石窟寺保护利用“十四五”规划编制的顺利实施,石窟寺保护重大工程的价值挖掘、抢救性保护等的顶层设计,将在各项工作推进和任务完成中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 大理石餐桌
    ------分隔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