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仙花、矮牵牛、三角梅、天竺葵等五彩斑斓的花儿竞相开放,东莞市滨海湾大道两侧陆陆续续停满了前往花海里·花卉公园游玩的车辆。随着东莞多地解封消息发布,不少市民走出家门,在公园等场所享受春光。公共文化服务场馆的各大展览也跃跃欲试,准备迎接好久不见的“老朋友”。沉寂的景区则化危机为转机,苦练内功提升服务,客流回升的迹象逐渐显现。
为进一步加强文旅产业在疫情期间的抵抗力,3月31日,东莞发布新一轮“纾困27条”,其中,涉及文旅纾困扶持专项措施共8条。具体包括,支持文旅企业逐步恢复经营,减税、减租金、降低经营主体要素成本,加强住房公积金服务保障,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减免和缓缴社会保险费等。经历了“倒春寒”和“回南天”之后的东莞文旅迎来了新一轮政策扶持。
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东莞文旅缓缓掀起幕布,重新登场准备再出发。
景区有序开放有望迎来“升温期”
春日里,走进旅游景区享受休闲惬意时光、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3月29日,东莞全市共3家A级旅游景区完全开放、3家景区部分开放。疫情“倒春寒”后,旅游景区的逐步开放也意味着东莞正在调整状态,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奔赴下一场“春日之约”。
位于东莞市茶山镇的南社明清古村落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村子围绕池塘而建,池塘连成一线,塘边榕树生机勃勃,为游客遮阴蔽日。3月31日,笔者走访南社明清古村,根据疫情防控要求,进入南社古村必须出示粤康码和行程卡、测量体温,根据所在地区风险程度出示核酸检测证明,此外游玩期间必须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保持一米距离,戴好口罩。
“现在进入古村我们要求必须实名登记,并且要写明自己所在镇街。”东莞南社创意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优提到,之前的登记只需要写明来自哪个省、市即可,但面对本次疫情具体情况,“决定把好入村这一关。”
本次疫情茶山镇并没有出现病例,南社古村自3月19日起已经开放部分区域,“上周日客流量已经有了明显回升。”郭优说。实际上,疫情期间的整个旅游行业都处于“同甘共苦”的状态,郭优提到,目前南社古村最大的困难在于游客的不断减少和每年必须交纳的物业管理费用,“另外,古村里面的商家在这样的情况下不知道能够坚持多久。”
面对旅游景区的困境,东莞也先后出台了支持文旅企业逐步恢复经营等系列帮扶政策。提及3月31日发布的8条文旅纾困扶持专项措施,郭优说:“这些政策对我们来说是一剂良药,能够有效帮助我们渡过难关。”
疫情之下,不少企业还选择创新服务,以品质提升开展自救,化疫情的危机为转机。“疫情虽然让我们的步伐慢了下来,但是我们正在利用这段时间将南社古村的品牌进行升级,如以互联网为平台举行大赛,通过这类方式对外推广品牌。”
郭优透露,目前,南社古村正在筹备“沉浸式游村”相关活动,预计4月中旬可以和大家见面,此外疫情结束后还将会推出一系列优惠活动,如凭门票可以免费体验汉服等,“疫情防控期间,茶山本地市民是能够免费入村的”。郭优表示惠民活动一直都在进行。
和南社古村情况不同,位于寮步镇的香市动物园并没有因为疫情而停摆。“由于动物园不在封控区,所以我们是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正常开放的。”香市动物园市场部经理胡建新说到。
尽管保持开放状态,但是在疫情的影响下,人流量也大大减少。“我们的日常工作就是准备活动、宣传、提供优惠等,然而疫情不仅会影响员工的士气,也给游客、年卡会员,以及供应商、零售商带来各种层面的影响。”胡建新告诉笔者他希望疫情赶快过去,政府能够加强扶持力度,在宣传推广、物资保障、土地配套等问题上提供更多支持。
笔者了解到,香市动物园正积极调整发展副业,预计投入400万元左右对园区150亩的水面进行清理、消毒,开展养鱼项目,为疫情后围绕鱼塘开展垂钓大赛等做好准备工作。
在旅游景区逐步开放的同时,旅行社也在等待重新起跑的好消息。“一般情况下,旅行社会等到全面清零以后14天才逐步恢复业务。”相关业内人士透露,从去年11月份起,东莞旅行社出省游已经暂时停止,上个月疫情后省内游也按下暂停键,“中间断断续续恢复过几天,但整体上还是处于暂停的阶段。”
目前,随着封控区的逐渐解封,暖意融融的东莞也正在回归,对于疫情后的东莞大家都满怀期待。“疫情结束后,我们会根据动物园的特色和惯例,开展各种专项的科普研学活动,例如我们的‘小小讲解员’‘小小饲养员’‘见习旅行家’等。”胡建新表示,动物主题活动也在计划筹备中,如广受市民喜爱的熊猫生日会等,各类植物科普展也将提上日程。
各大展览蓄势待发文化礼包准备就绪
春光明媚,日暖风薰。近日,可园内一片郁郁葱葱,鸟鸣阵阵,一株株三角梅爬上墙头在枝梢绽放,花开如瀑。尽管园内无人欣赏,但满园春色已然关不住了。
自疫情发生以来,为配合疫情防控工作,东莞市各大博物馆纷纷暂停对外开放,进入了闭馆状态。闭馆期间,东莞博物馆人频频现身战疫一线,投身各类志愿服务工作。同时,专家讲座、“萌”物版防疫视频、文物线上展等各类文博产品在线上推出,向市民送出了一份份“宅”家期间的“文旅盛宴”。
不太为人知的是,闭馆期间,各个博物馆仍忙于今年大型展览和活动的紧张策划之中,各大展览蓄势待发,疫情之后的文化礼包准备就绪。
华彩宫瓷展接近尾声,东莞市博物馆的各个部门又进入了新一轮的“热火朝天”中。据悉,5月18日东莞市博物馆将推出年度大展“大唐宝藏——法门寺唐代宫廷文物精粹特展”,目前展览大纲、形式设计已初步完成。
谈及新展的亮点,东莞市博物馆保管部主任杨晓东表示:“第一是展品非常精彩,是国宝级的;第二是会营造一个沉浸式的体验,让观众感受到盛唐的繁华;第三是内容会在讲法门寺和地宫文物的基础上,引申到文物以外的故事,展示大唐盛世的工艺之美、生活之美。”
本次展览中,东莞市博物馆对宣教活动进行了升级。东莞市博物馆宣教部主任杨畦介绍,展览策划的宣教活动包括玄宫手纪——地宫探秘活动、“518”国际博物馆日“盛唐之夜”活动、唐文化系列课程、展览沉浸式戏剧等,目前正在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和细化内容。
园小无穷景,除了满满的南国春色外,闭馆期间,东莞市可园博物馆还为今年策划了不少活动。据悉,可园即将推出两个大型精品展览——“螳川遗风连然古韵——安宁名碑名帖拓片展”和“神工意匠——古代建筑知识展”,目前均已完成前期策划,进入设计制作和等待布展的阶段,旨在向市民展示古老螳川大地的繁荣发展以及我国灿烂悠长的建筑文化,满足其多元文化的需求。
可园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可园将持续开展品牌社教项目“可园故事进校园”活动,同时,将围绕“518”国际博物馆日和中国文化遗产日策划举办形式多样、市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打造可园传统文化品牌,让市民感受东莞这座城市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同样正在紧锣密鼓筹备大型展览的还有东莞市袁崇焕纪念园。近期,“踏卷寻芳——解构《肤公雅奏图诗画卷》展”正在布展。据悉,这幅作品是岭南名士们送别二次启复的袁崇焕时所作的诗书画合卷,本次是首次来到袁崇焕故乡东莞展出,展览素雅别致,颇有一番韵味。
此外,袁崇焕纪念园还在策划“威武的时代——大明铠甲复原展”和“空白期——景德镇出土明代官窑瓷器展”两大展览,目前正在前期的展品沟通、资料收集、策展筹备中。今年,袁崇焕纪念园结合当下火爆的“智慧研学”“探究式研学”概念,推出了“2022年袁崇焕纪念园智慧研学活动”。
疫情期间,鸦片战争博物馆推出的360°线上虚拟展览、“文物有故事”系列文物导览、“不能忘却的历史”系列广播剧等颇受欢迎。为迎接疫情过后的开馆,鸦片战争博物馆“火力全开”做足了准备。
闭馆期间,鸦片战争博物馆加快了“曾国青铜器精品展”的内容和形式设计进程、完成了“走进神秘的大自然——恐龙、星座、海洋”科普展的设计制作,潜心开展清代广东水师研究,推进《明清海防研究》(第14辑)征稿和编辑等工作,稳步开展智慧博物馆建设,继续推进国家红色基因库建设试点项目和文物三维采集和展示项目。
东莞蚝岗遗址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疫情过后,博物馆将充分发挥基地作用,‘走出去,引进来’,除了一如既往地将馆内一些临时展览送进校园外,还会走进校园将‘蚝叔讲古’这一系列讲座通过课堂传播给学生。”东莞蚝岗遗址博物馆透露,今年将继续办好“小小考古家”“小小陶艺工匠”这两个品牌活动,并将加快虚拟博物馆建设。
博物馆之外,东莞各类公共文化服务场所正铆足劲为市民准备数字大餐。东莞市文化馆邀请市民免费下单数字文化“菜单”,东莞市图书馆推出24小时不打烊数字阅读专项行动……
多地公园客流回升防疫措施落到实处
随着3月28日东莞松山湖全域解封的一声令下,“松湖烟雨景区是不是可以去了”“周边公园都开门吗”等询问声此起彼伏,踏青出行的引擎再次轰鸣。
阳光下,细碎斑驳的绿叶剪影在路面轻缓摇动,淡水湖面波光粼粼,湖光山色相映生辉。在松湖烟雨景区,美丽的自然风光、清凉新鲜的空气重新吸引来一批批健身达人。
经过几周的等待,常常从大岭山镇前来松山湖游玩的王先生,再次在松湖烟雨景区湖边与爱犬玩起飞盘游戏。“松山湖景区环境好,平日里经常带狗狗来这边玩耍和锻炼。”王先生表示,前段时间在疫情影响之下,只能带着狗在小区里散步,3月30日当天是他解封后第一次“回归自然”,内心很是欣喜。
据了解,自3月28日起,松山湖公园、旅游景区有序开放,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确保接待游客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75%。其中,松湖烟雨景区客流量逐渐回升,单日最高客流量达1016人,逐步带起了东莞本地游复苏的节奏。
在桃源公园,沿路两旁一字排开的一树树宫粉紫荆齐刷刷开满了粉红、粉白的花朵。阳光下,花朵随风摇曳,春意盎然。
3月30日,笔者在走访中发现,桃源公园已经恢复了往日的欢声笑语,许多家庭带着孩子练习轮滑、玩沙、骑行。
“呆在家里几周时间,现在一家人终于可以出来接触大自然,透透气,心情很是舒畅。”家住大朗镇的市民薛小姐说。
在草坡阴凉处,陈小姐等3组亲子家庭一同坐在此休闲惬意地聊天,其中一个小朋友正拿着平板电脑,聚精会神地听网课讲解。“小朋友最近一直在家里上网课,我便想着带她多贴近大自然,换个环境学习。听别人说现在松山湖还能赏花,专程叫上朋友,几家人一起结伴游玩。”陈小姐说。
踏青赏花之余,也要兼顾疫情防护。在赏花最佳地点东莞市植物园,除了市民需要做好口罩、扫码“两件套”外,巡逻人员流动巡查,劝导游客不聚集、不扎堆。每日工作人员还需对游乐设施、公厕、垃圾桶进行消杀,尤其是大草坡、儿童园等重点游览区域。兰花园、岩石园、马中友谊园这3个较密闭的场所也暂停开放。
疫情的约束,并没有限制市民对植物的喜爱。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东莞市植物园累计游客人流量约50万人,除了东莞本土疫情暴发闭园期间(3月14日至19日),其他时候游客量无明显减少。如今,随着东莞多地解封,疫情防控标准也从接待游客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50%提高到75%,进一步满足了市民的需求。
在滨海湾新区的多个网红打卡点,游客们也都按照要求佩戴口罩,自觉站在1米线上排队,扫码打卡后有序入场。
亲子乐园向来是孩子们自由玩耍的“天堂”。3月31日上午,花海里·花卉公园内的游乐区里,海盗船、碰碰车等游玩项目重新迎来阔别已久的小朋友们。
家住长安镇的肖女士带着5岁的儿子到亲子乐园,小男孩还叫上了他的8个小伙伴,孩子们在游乐园里四处蹦跳玩耍,家长们则在野餐布上席地而坐、谈天说笑。
肖女士表示,终于等到疫情缓和了一些,小区也能自由进出,就带孩子出来放松一下。“125块双人票,进来之后任你玩,游乐设施也很丰富,这个价挺实惠的,小朋友来了两次都玩得很开心。”
亲子乐园有关负责人介绍,除了入口的防疫措施外,每天早中晚,他们都会安排工作人员对乐园设施进行消杀,当入园人数达到最大容量的75%时便会停止售票。来自虎门镇的黄先生表示,现在人流量不大,游玩比较舒适。“周末人多的话,建议可以分批次入场,保证安全同时也能玩得尽兴。”但也有不少市民表示,期待更多场所开放,但对于即将到来的清明节假期,依旧保持谨慎出行的态度。
公园、景区将疫情时间转变为自身提升时间,努力创新服务迎接回流游客;公共文化场馆也在为解封后潜在的“出行高峰”紧张布展……连续经历多轮疫情的东莞,似乎已经熟悉了疫情防控与休闲生活的平衡之道。市民与政府携手,紧抓春天的尾巴,迎接春光的沐浴。(撰文:李玲玉章倩倩马新杰 张莎吴碧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