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小企业职工、新业态从业者、共享经济从业者、个体从业者等群体来说,“食堂”这个词,在生活的字典里是难以找寻的,工作餐这个概念,也是可望而不可即。其午餐不论是选择下馆子还是订外卖,都需要支付较高的成本,这个成本除了金钱,还有健康。能否通过多种形式,根据不同类型企业、不同经济业态从业者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让这些职工吃好午餐,既营养健康又负担较轻,值得有关部门思考,
没吃上食堂的人盼望着食堂,能吃上食堂的人中,吐槽者也不少。毕竟,用有限的经费做出的大锅菜,既要应对地域差异众口难调,又要避免铺张浪费,运营好一个职工满意的食堂,真的不是简单之事。当然,在大数据时代,这个问题也不是没有解决办法。
在北京一家金融企业工作的陈桥,在位于朝阳区的CBD上班,摩天大楼之下,人流涌动西装革履。自从工作以来,陈桥的体重一直在上升,因为,午餐只能靠外卖果腹。
无奈的“最优选择”
陈桥选择外卖的理由,是因为这是无可奈何的“最优选择”。午休时间只有一个半小时,但是写字楼内企业众多,周边的小饭馆中午时间人满为患,“时间都花在了排位上”。经过各种尝试,陈桥觉得外卖是自己在现有条件下的最优选择,“方便,快捷,重点是不用等。”每天11点他就会点开APP下单,40分钟后,饭菜会准时送到办公室楼下。
但是,外卖的弊端也不可避免,“食堂打饭对不熟悉的菜可以少打一点,但是外卖一旦点错了,就会整顿‘垮掉’。”有一次,他点了一份猪肚鸡饭,至今都能清晰记得那次的味道“清淡到没有朋友”,最后只能全部倒掉,重新点了一份自己熟悉的酸菜鱼盖饭。
另外就是健康问题,不少外卖菜品是高油高盐。
对于员工选择午餐吃外卖,经营一家培训机构的朱先生有些无可奈何。“公司规模小,不可能自己搞食堂,写字楼里也不可能开火做饭。”后来,朱先生尝试过给员工集体订盒饭,或者在外面的餐馆包桌搞工作餐,但效果都不好。“盒饭总有人不满意菜色,包桌吃饭,年轻人觉得尴尬。”最后,公司不得不给大家发餐补,让员工自己解决。
朱先生很羡慕周边社区搞的老年小饭桌,“我也和大厦的管理方谈过,能不能搞一个集体食堂,让周边小企业共享,但是苦于没有人牵头,而且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搞。”
守着食堂点外卖
食堂的作用还是很明显的,在位于北京市西二环附近某国企工作的何芳,虽然对公司食堂的评价是 “一般般”,但只要是工作日的中午,她总是会压着饭点从五楼办公室坐电梯准时赶到食堂排队打饭。
食堂最吸引她的地方是价格,“长这么大,只有食堂的饭价是最便宜的。”只需5元,就能打到一份两荤一素的普通套餐,如果不够只需加1元就能再多打一份菜品,并且每月公司都往饭卡中充值300元补贴。
但是,与何芳在同一家企业上班,吃同一个食堂的李铭,饭卡中的钱几乎没有动过。“刚入职还好,菜品都还行。但入职一个月后就会发现天天都是那些菜。”李铭告诉记者,食堂一周提供8道菜品,偶尔会微调,但是翻来覆去总是 “永远的土豆丝炒肉、永远的番茄鸡蛋”。比李铭更苦恼的是他的南方同事,吃不惯北方的菜品,最后守着食堂点外卖。
“产品经理”的思维
上述这些情况,在王兵供职的某大型互联网公司则是不存在的。这里的食堂运用了“产品经理”的思维,尽可能满足所有人的要求。
食堂占地规模五层,一层主打北方菜、二曾主打清真西北菜、三层是川菜和粤菜、四楼提供团建供餐和私人用餐、五层则是世界美食。每天中午有一万多人在这五层食堂内穿梭。平均一顿饭的价钱在25元左右,自主称重,杜绝浪费,而且公司每天提供55元的餐补。
“这是加入大公司的好处,但是每天都没有多少时间享受美食,工作太忙,匆匆一吃就去工作了。”王兵说。当然,公司提供如此规模的食堂,也因为公司地处郊区,周边实在没有吃饭的地方。
能够提供大型食堂的企业,毕竟是少数。作为“银河护胃队”的一员,外卖员黄凯去过太多的食堂和饭店了,他发现,大部分人对于午餐的要求其实就是“能吃舒服,不浪费就行”,但在现实中,不论选择哪种吃饭模式,想做到“舒服不浪费”,也不是件容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