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高新区聚焦群众和企业“急难愁盼” 问需于民、全方位覆盖五大民生领域

时间:2021-12-22 08:36:02来源:南方日报

每天中午,江南街道占地面积420方米的长者饭堂都会准时开放,住在附的老人陆续前往就餐。“这里设有接待服务中心、智慧养老展区、日间照料中心、长者饭堂、健康驿站等服务功能区域,我们将探索具有江海特色的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江海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党史学教育开展以来,江门高新区(江海区)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教育的落脚点,立足本地实际,聚焦“急难愁盼”,深入了解群众和企业需求,集中解决突出问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取得了阶段的成果。

据统计,今年截至10月底,江海区各级各部门推出民生实事及三批微实事任务共300项,均已全部办结完毕,完成率100%。

问需于民

全方位覆盖五大民生领域

走进江海区江南街道仁美社区,整洁宽敞的马路、色彩鲜明的建筑、整齐划一的车位让人耳目一新。而在前几年,这里还是一个典型的破旧小区:街道上方各种电线、网线、有线电视线缠绕在一起,地上各种小汽车乱停乱放……

仁美社区的变化,是江海区把老旧小区“改”到群众心坎上的一个典型案例。今年以来,江海区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民生关切,坚持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化”,印发《“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方案》,明确“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和工作要求,全面部署各项工作安排。

“我们结合基层和群众诉求情况,广泛收集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精心梳理出一批群众关注度高、亟待加快解决的民生事项,形成百项民生实事和一大批‘民生微实事’清单,全方位覆盖‘城乡环境抓改善、安江海谋巩固、民生保障督落实、教文卫体保提升、便民服务紧跟进’五大领域。”江海区委党史教育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以农村道路建设攻坚行动为例,江海区听取群众呼声,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农村道路服务群众生产生活“最后一公里”问题,让群众真正感受到民生实事的惠民和便利。

此前,礼乐街道敬和祥华商店至龙母庙道路一直是土基路,路面坑坑洼洼,群众出行极大不便。为此,江海区相关部门采取入户调查、政策宣传等方式,多渠道收集农民群众对农村巷道硬底化现状和改造的意见建议,文明劝导群众处理巷道内圈舍、菜地、柴草房等障碍物、杂物,组织志愿者协助进行“地毯式”清理,积极取得群众理解支持。

畅通家门口,迈上幸福路。“我们投入80万元,对该条巷道共计262米进行硬底化,同步对露天的排污沟、排水沟一并进行改造,改为水泥巷道下的暗道。”礼乐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村内巷道污水横流、脏乱差等问题得到明显改善,获得群众的好评。

类似的故事还发生在仁美社区。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不远处,原来有一个旧文化广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启动后,如何用好这片空地,社区党总支书记赵焕媚和同事琢磨了不少心思,多次到社区居民家中走访,询问他们的意见。

“最终,我们结合群众的真实需求,不盲目追求高大上的改造效果,而是在旧广场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赵焕媚说。如今,新的文化广场不仅铺设了崭新的花岗石,还增设了舞台和阶梯座位,为社区居民开展集体活动保留了一个实用场所。

上下联动

整合资源推进项目落实

区伯是江海区礼乐街道武东村的困难群众。今年4月,江海区民政局将他的居所改造纳入了区“共建一个家”贫困家庭旧房改造项目。如今,他看着宽敞明亮的房间和家具家电,不无感激地说:“改造后的新家干干净净,我觉得生活又有奔头了。”

区伯的故事,是江海区上下合力联动、破解群众“急难愁盼”难题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江海区围绕群众普遍关注的民生领域,由区四套班子领导挂帅,相关责任单位推动相关项目逐一落实。

与此同时,江海区各街道、部门也形成了具体项目清单,建立工作台账,明确责任人,让“办实事”落地落细。“特别是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基层矛盾纠纷、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基础教育均等化、电信网络诈骗、异地就医结算困难等突出问题,各单位挂图作战,倒逼办理时限。”江海区委党史教育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上下联动形成的合力下,江海区多个民生项目得以快速推进:江海四路人行天桥建成通行,市民出行安全有了更好的保障;通过“小厕所”撬动“大民生”,全区新建、升级改造公厕62座,实现了每一个村(居)至少有一个公共厕所的目标;大力推进水环境治理工作,实现全区259个自然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以“共建一个家”贫困家庭旧房改造项目为例,江海区积极发动职能部门、街道、村(居)及社会力量,以“政府指导、民政牵头、慈善资助、村(居)协助、社工跟进、志愿参与”的形式,多方合力推进项目落地。

“我们与江海区慈善会、五邑慈善会、‘汇爱筑家’公益计划组委会(广州)联合推进,有效整合市、区、街道、村级各级慈善资源,筹集资金合计超过130万元。”江海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该区12户贫困家庭均已告别危房、住上了新家,圆了“安居梦”。

在推进“厕所革命”的过程中,江海区也从多级联动出发,抓紧抓实民生实事。“我们通过三级联动,严格落实‘区级主体责任、街道具体责任’的工作机制,区、街道、村(居)三级书记齐抓,区领导班子成员挂点联系村(居),主动督导农村改厕工作。”该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上述举措的推动下,目前江海区已新建、升级改造农村公厕62座,形成布局合理、数量充足的城乡公共厕所服务体系,实现了每一个村(居)至少有一个公共厕所的目标。据统计,该区农村总户厕超过2.1万户,卫生户厕普及率、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均已达到100%。

优化服务

千方百计解决企业烦心事

上月,“湾区共建·活力江门”——2021江门国家高新区深圳产业共建对接交流会在深圳举行。会上,深圳德森精密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林为江门高新区(江海区)的高效服务点赞:“在办理不动产登记证的过程中,区政府全程协调跟踪加快审批,让我们仅用三天时间就顺利拿到证,进一步增强了公司在江门高新区持续做大做强的信心。”

作为江门唯一的国家高新区,江海区企业数量众多,如何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为此,该区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结合,聚焦企业日常生产、运营中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推动党史学教育成效转化为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今年,江海区委主要领导到江门建滔电子发展有限公司调研时得知,东宁路与G94高速交会处的高架桥因缺乏交通信号灯,人车抢道等问题时有发生,存在交通安全隐患。为深入推进江海区“暖企”工作落实,用心为民办实事,该区马上对东宁路与光明一路交叉路口的交通安全隐患进行整治。

“我们会同江海交警大队、区住建局、外海街道办到东宁路与光明一路交叉路口现场勘查核实,并形成相关解决方案。”江海区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早日完成交通灯安装,该区市政维修处工作人员主动放弃周末休息时间,带领工程队进场施工。

经过不懈努力,上述交叉路口现已完成安装信号灯、集中协调式交通信号控制器、高清电警摄像机、标志牌等设备设施。“这些设备投入使用后将避免人车抢道的交通安全隐患,让企业员工出行更加方便、安全。”上述负责人说。

在此基础上,江海区营商环境有望进一步优化。今年11月,江海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与38市县区“跨省通办”签约仪式在线上进行,标志着横跨广东、山东、辽宁等地的“云上办”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合作联盟正式成立。根据协议,包含江海区在内的39个市县区城市将共同打造“标准规范、异地收件、远程办理、协同联动”的“跨省通办”政务服务新模式。

“该联盟将分层级、分阶段逐步实现与企业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人社、医保、市场监管、不动产、公积金等热点领域140项事项的跨域办理,有效解决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多头跑、折返跑等问题,真正让企业、群众政务服务事项‘就办’。”江海区政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除了做好服务,千方百计为企业减负,也是江海区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江门高新区(江海区)税务局积极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推进走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出口企业实际难题,提供税收优惠政策辅导和精准服务,为无疑点企业办理出口退税均时限压缩至3.27天,促进辖区出口企业业务大幅增长。

“作为一家出口业务占90%以上的企业,出口退税可以为企业腾出更多资金投入研发。”广东大冶摩托车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升介绍,今年前三季度该公司共收到出口退税款超过1亿元,进一步增强了该公司走科技创新发展道路的信心。

■履职清单

全区新增优质公办学位3000个,先后在6所学校启动小学生校内托管服务,解决暑期学生“看护难”问题。

通过“小厕所”撬动“大民生”,全区新建、升级改造公厕62座,实现了每个村(居)至少有一个公共厕所的目标。

推进实施“共建一个家”贫困家庭旧房改造项目,让12户贫困家庭告别危房住新家,圆了安居梦。

统筹整合各级涉农资金共2040万元,对18条村(居)实施村内巷道硬底化41处共14公里,村道、巷道补短板的“小切口”,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品质提升实现“大变化”。

■基层故事

市政工程架起“民心桥”

今年8月,随着一台260吨吊车高高抬起,两片钢箱梁顺利对接,标志着江海四路人行天桥正式合龙。“有了这座天桥,我们出行更加方便了,同学们再也不用步行上百米到前方的人行横道过马路了。”五邑大学第一附属中学一名学生说。

江海四路位于五邑大学第一附属中学至江海医院路段,是外海街道一条重要市政道路,江门市中心医院江海分院、五邑大学第一附属中学一东一西分布道路两侧,车流量、人流量密集,建设人行天桥迫在眉睫。为此,江海区紧密围绕群众交通出行的需求,积极推进江海四路人行天桥建设,以更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真真正正做到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将民生工程落到实处。

今年3月,群众反映江海四路人行天桥工程进度缓慢,存在阻碍交通、影响人身安全等问题。接到反映后,江海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召开会议研究项目施工情况,并将其纳入该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由区住建局落实推动,以解决好群众出行难问题。

“人行天桥长42.5米、宽3.8米,施工场地狭小,工程难度较大。”据江海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江海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该局通过多方协调解决了工程审批问题,积极调整建设方案,将混凝土箱梁调整为适合大跨径桥梁、施工更为迅速的钢箱梁,推动施工进度明显加快。

“为了保障施工过程的安全,我们积极协调江海交警大队、区城管局和江门市公路事务中心等部门,完成占路吊装钢箱梁的相关手续,加快施工许可审批。”该负责人介绍,在不影响周边市民出行的情况下,施工单位“快马加鞭”。很快,江海四路人行天桥顺利对接。今年9月,天桥正式投入使用,周边不少市民都纷纷赶来“打卡”拍照。

作为江海区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人行天桥投入使用后,大大提升了周边群众出行的便利。“特别是居住在外海街道东升村和东南村的学生和家长,可以通过该人行天桥直达学校,大大缩短了学生的上学路程。”外海街道相关负责人说。(●董有逸梁丽斯)

    ------分隔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