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兴宁市狠抓发展第一要务 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保障

时间:2022-01-07 08:13:19来源:南方日报

“从意向投资到正式投产,整个过程不到5个月。”将产业从东莞转移到梅州兴宁的兴华玩具(广东)有限公司于2021年5月正式投产,该公司总经理刘宇璋为“兴宁服务”“兴宁速度”点赞。

实体兴则经济兴,实体强则经济强。百万人口大县兴宁市,历史上又被称为“齐昌”,自古工商业比较发达,有“小南京”和“无兴不成市”之说。

为重振工业经济雄风,年来,兴宁市把经济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特别是2021年以来,兴宁市按照梅州市第八次党代会的部署要求,狠抓“发展至上、项目为王、激发动力、实干为先”,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宗旨,全力以赴加快产业振兴发展,为推动梅州苏区加快振兴、共同富裕展现兴宁担当、贡献兴宁力量。

项目为王

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保障

在广东海思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数名工人正在进行数控机床的组装和调控等工作。

这家位于广州天河(兴宁)产业转移工业园的企业,是一家从广州转移至兴宁的科技型公司,是集数控机床、工业自动化及精密机械加工模具研发、生产、销售等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我们2020年的产值是8000多万元,2021年预计产值可达1.5亿元以上。”海思智能装备公司总经理助理王宇星告诉笔者,该公司2018年12月投产以来,一直在园区内租用厂房生产,新厂区目前已基本建成完工。

笔者走进该公司新厂区看到,占地1.2万方米的一期厂区里,厂房、办公区、宿舍等一应俱全。“新厂区一期建成后,我们的产能可达到现在的2倍左右,二期建成后产能预计能达到3倍以上。”王宇星说。

做强实体经济,归根结底要牵牢项目“牛鼻子”。

2021年,兴宁市提出加快构建工业发展新体系,做强装备制造业,做优生态特色食品、现代轻工纺织、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做大工业振兴主台。

2021年,兴宁市签约17个项目,计划投资总额107.52亿元。其中,工业项目11个,计划投资总额12.32亿元,工业发展不断提档进位。

“选择兴宁,看中的是市委、市政府提供的优质服务,从意向投资到今天签约,整个过程顺畅而简洁。”2021年12月15日,兴宁市举行工业项目集中签约活动暨企业家座谈会,11个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落户兴宁。座谈会上,新签约项目企业代表说,希望顺利投产后,为兴宁工业经济、园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一直以来,兴宁市以优质的服务和台,主动求变,及早谋划,补齐区位、交通等发展短板,突出乡贤、劳动力等资源优势,用心用智用情跑出招商引资新速度,为建设“工贸新城·智慧兴宁”,打造梅州市副中心城市注入新的经济发展动能。

着力引进一批投资强度大、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旗舰型、基地型、龙头型企业,形成引进一个、带来一批的联动效应。

目前,兴宁市已引进落户东莞烽泰—精密热沉部件项目,正推动红禾朗—电工制造基地项目、田津电子—磁元器件基地项目等全产业链项目尽早落户投产,实现招大引强新突破。

招商引资是项目落地的第一步,如何让项目留得住、发展得好,更是各相关部门需要思索的问题。

兴宁市牢固树立为企业服务是“自家事”的理念,对每个引入项目,按照“五个一”要求(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专班、一套方案、一张清单),从洽谈、签约、审批到落地、开工、投产,为项目提供全周期“保姆式”服务保障,切实解决用地、用工、融资等企业关心的生产、生活问题,确保项目“引得进、落得下、投得快、发展好”。

同时,兴宁市积极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制定项目落地进度奖、固定建筑建设奖、达产鼓励奖等正向激励政策11条,以政策引导,全链条加速推进项目落户、开工、建设,切实提高招商引资实效。

兴宁市科工商务局制定《兴宁工业“七个一”工作实施方案》,成立轻骑服务队,落实挂点服务规上工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企业座谈会制度,及时掌握企业诉求,积极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问题。

以东莞石碣(兴宁)产业转移工业园为代表的兴宁市各工业园也在完善园区配套设施、提升服务管理水等方面下足功夫,解决各企业生产的后顾之忧。

创新驱动

科技创新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这台机器叫做高速拉包机,质量和能十分优越,日产量可达7.2吨,相较于之前多了3吨。”在广东金雁电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据该公司制造部经理介绍,为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2021年该公司购入高速拉包机。“公司一直以来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围绕生产工艺、生产设备、产品能等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增强科技创新的驱动力量。”

随着新技术的开发投入,产品生产周期有效缩短,制造成本不断降低。“2021年,我们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96亿元。”该公司制造部经理介绍,2017年至2021年10月,该公司用于技术改造、产品开发、项目开发的资金累计达到4000万元,推动生产线的升级改造及附属设施的优化提升。

接下来,该公司还将坚持走科技兴企之路,依托独特的工艺技术优势和显著的研发创新能力,打造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品和前沿产业。“希望成为兴宁制造业发展的强劲动力。”该公司制造部经理说。

同样强调依靠科技创新支撑企业发展的还有兴宁市拓展盈辉资源有限公司。

该公司于2021年11月新投产一条再生聚酯专用料生产线。“新增的生产线让产量比原来翻番。”公司总经理助理罗映芳告诉笔者,公司2020年完成产值1.8亿元,2021年预计能达到2.2亿元,今年预计可达3亿元至4亿元。

无论是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巩固发展优势支柱产业,还是培育壮大战略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做优先进制造业,都离不开扎扎实实的创新驱动,离不开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一直以来,兴宁市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发挥科技对三次产业的支撑作用,强化创新驱动,在提升质效上下功夫、求突破,不断鼓励企业加大技改资金投入,推动产业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大动力。

兴宁市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加强宣传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有关政策,指导企业申报高企,对重点企业开展一对一辅导,引导企业实施自主知识产权战略,提升核心竞争力。截至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存量25家。

“在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的同时,我们还深入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程’,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高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兴宁市科工商务局负责人介绍,2021年以来,全市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42家,其中,新认定14家。

产学研合作是兴宁市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兴宁市鼓励支持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合作,联合建立新型研发机构、院士工作站或产学研合作基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推动企业与省科学院、中山大学等20多所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关系,促成合作项目28项。

在第一产业方面,兴宁市抓好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举办全市农村科技特派员培训会,大力宣传报道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着力为农村科技特派员的科技服务、创新创业营造良好氛围,提升农村科技特派员的服务能力和水,切实帮助农民增产增收。截至目前,全市有省、梅州市农村科技特派员186名,建立省级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站6个。

配套完善

强化台建设提升产业集聚能力

笔者日前驱车进入广州天河(兴宁)产业转移工业园,放眼望去,工业大道直宽敞,犹如园区的“大动脉”,两侧厂房林立,不时传来机器轰鸣声。

“2021年前10月,园区共投入征拆资金6000多万元,累计储备土地1000多亩。”园区管委会主任马志源告诉笔者,目前园区“六横六纵”市政道路基本建成通车,变电站、污水处理厂、自来水专管、垃圾中转站、安置区等配套设施已建成,产业承载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在叶塘圩镇附,一个具有客家建筑风格的特色小区特别引人注目,这是工业园叶塘安置区首期项目,目前已交付使用。

不远处,安置区二期建设工地上,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场内吊臂高悬、机声隆隆,建设场面如火如荼,目前已完成工程总量的70%。

“叶塘安置区是兴宁工业园拆迁安置的重点建设项目,一期建筑面积10万多方米,共有安置房712套,商铺190间。正在建设的二期项目共有安置房896套,停车位717个。”马志源说,此外,投资约13.26亿元、建筑面积约38万方米的兴宁·天河创新产业园有序推进,建成首期、二期(标准厂房)23.6万方米,建筑面积16万多方米的三期标准厂房目前已启动建设。

2021年园区新引进企业14家,计划总投资20.95亿元,其中,购地企业2家,进驻标准厂房企业8家,园内企业以“厂中厂”模式引进企业3家,引进屋顶光伏企业1家。2021年新动工9家企业,新投产10家,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动工、当年投产的6家。

“我们公司注册成立时,只用了2天时间就办好了营业执照,从项目洽谈到签约落地,前后只花了5天时间。兴宁给了我们最优质的服务,这也是公司选择落户兴宁工业园的重要原因。”辰浩医疗科技(广东)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林东说。

辰浩医疗科技公司是一家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Ⅱ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该公司落户兴宁后,仅2个月时间便投入生产,同时辰浩医疗产业园建设也在有序推进中。不久前,该公司还与上市公司签约,双方将在数字助听器研发生产领域深化合作。

位于兴宁市叶塘圩镇的广州天河(兴宁)产业转移工业园,是兴宁重要的工业载体,园区以“机械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药品”为主导产业。

年来,兴宁市持续加大财政投入,改善兴宁市产业转移工业园软硬环境,大力强基础、筑台、提能力,园区工业经济实现健康稳定发展。

为提供优质服务,工业园强化领导干部挂点联系服务企业,每个企业都有园区工作人员专人负责跟进。为重特大项目提供“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专门服务,促进项目落地。

工业园千方百计引导协助企业申报各级扶持资金,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助推企业发展壮大。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园区主导或协助企业争取各类扶持资金、园区建设资金逾5亿元,协调金融机构在园区发放贷款资金约30亿元,有力推动了园区经济加速发展。

同时,工业园区强化服务配套,协同交通部门为园区企业职工提供29辆园区定制专线班车服务和对园区公交运营进行补贴,据统计,已累计补贴300多万元,为企业员工解决上下班难题。

“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加快土地储备,完善路网、学校、医院、商住小区等配套设施。”马志源说,围绕装备制造业、食品药品产业、电子信息等兴宁主导产业,园区将增强链式招商思维,引导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向标准化厂房集中,以标准厂房“一子动”带动园区“满盘兴”。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将继续完善‘一站式’通办服务机制,健全从项目签约到开工、建设、投产全过程的‘一站式’‘保姆式’服务机制,全力推动招商引资项目和企业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动工、当年投产、当年上规’四个当年的目标。”他说。(撰文:张柳青刘海阳练思红)

    ------分隔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