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时代,智慧城市的高质量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逐步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推进5G规模化应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智慧城市、数字乡村。
智慧城市发展现状如何?发展中面临哪些新情况、新挑战?智慧城市建设的牛鼻子在哪里?应如何与数字经济、数字乡村有效结合?在3月24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京东云举办的“智慧城市高端对话”活动上,与会专家学者认为,目前各地对智慧城市的重要性认识越来越深入,智慧城市建设已经从外因督促推进变成内因自发务实推进,也成为各地根据市民需求、城市需要进行深化发展的自发行动。但随着智慧城市建设进入“深水区”,其也面临着不少新情况和新挑战,应更好利用数智技术推动智慧城市与数字经济协同发展。
智慧城市建设面临新挑战
“当前,智慧城市在各行各业以及群众生活方方面面的渗透性越来越强,生产、生活越来越受数据的影响。同时,智慧城市的发展也面临着不少难题,比如顶层设计很难跟上技术变化、技术发展快但场景应用稀缺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表示,从另一方面来看,健康码、网格式管理等软件服务级应用体现了创新能力自下而上的作为,丰富了智慧城市的建设,也为智慧城市建设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汪玉凯表示,智慧城市建设已经进入“深水区”。“智慧城市要实现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第一要保障城市高质量发展,第二要保障城市高水平运转,第三要不断为市民提供有效的公共产品,第四要能够持续消除城市管理运行中的难点和痛点,这也是智慧城市发展的四个目标。”汪玉凯认为,智慧城市发展到今天有三个维度的问题亟待解决,即保障老百姓的福祉、体现公共属性的价值、注重协同的价值而不是单打独斗。
京东集团副总裁郑宇以京东智能城市实践和成功案例分享了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探索。他表示,智慧城市面临四方面的挑战:“第一是数据的归集和共享仍然存在‘数据孤岛’。第二是平台的支撑能力还不足,目前的云计算平台自我扩展和迭代能力跟不上智慧城市的发展。第三是基于同一个底座共建以及建完之后的生态运营难。第四是只有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双轮驱动机制建立,才能保证智慧城市进一步向前发展。”
“数字政府是目前各地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抓手。‘十四五’时期,数字政府发展要注重数据运营和应用成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所长徐志发也认为智慧城市建设已经进入到深化发展期,尤其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及实现“双碳”目标对智慧城市建设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需要重新审视智慧城市发展的过程。“这需要发挥公众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人人参与智慧城市建设。解决好这个问题,智慧城市建设才能走得更扎实。”
数智建设提升城市软实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政务数据共享,进一步压减各类证明,扩大“跨省通办”范围,基本实现电子证照互通互认,便利企业跨区域经营,加快解决群众关切事项的异地办理问题。对于数智技术在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与会专家学者都予以了肯定,但他们也同时指出,技术之外更需要机制和体制的创新。
“数字政府建设得好不好应由市民、投资者来定,只有市民、企业说政府公共服务好才算建得好。”仇保兴表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并不落后,在“深水区”的探索中要处理好智慧城市复杂系统构成与生产、数字技术的便利与数字产权的保护、复杂性和安全性三对矛盾。
汪玉凯表示,智慧城市是数字化的集大成者,未来智慧城市建设需要整合资源,使多方有效协同,同时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数字乡村建设也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智技术的敏感度非常高,中国对数智技术的应用能力很强,智慧城市、数字政府十几年来发展迅速,与企业、政府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很大关系。但仅仅依靠技术是不够的,必须有体制机制创新才能真正产生效果。”
从技术层面来看,汪玉凯认为,数字政府最终能不能成功、成功到什么程度,取决于数据的治理,以及能不能打破部门壁垒界限。“需要通过流程再造、业务重组构建起新的治理体系和治理模式。数字政府已经到了‘过坎’的时候,只有把难点攻破了,才能真正构建一个营商环境好、老百姓满意、为社会提供各项公共产品的良好政府形态。”
郑宇也认为,数字政府建设影响着生态环境、居住环境、营商环境等的打造,建设不好会出现人才留不住、企业流失问题,进而失去发展的动力。政府作为城市的管理者,其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影响着整个城市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我们现在正处在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的‘双网融合’阶段,实现政府办公一网协同、城市治理一网统管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智慧城市建设要以数据为中心而不是以业务为中心,在智慧城市建设中需要业务带动数据归集、数字驱动经济、经济带动生活、生活衍生新业务,由此形成良性循环。”(本报记者 李子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