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党支部当“领头羊”,大东镇进滩村摘掉“涣散”和“贫困”两顶帽子;有了“巷长制”的延伸服务,为百侯镇侯南村带来社会治理新风气;有了建在产业链上的支部,光德镇上漳村茶叶产业发展立起“主心骨”……
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村基层党组织这个战斗堡垒。近年来,大埔县认真实施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有效带动各类组织、群众、资源共同参与城乡建设,为推动农业强起来、农村活起来、农民富起来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强党建之基,聚振兴之力。接下来,大埔县将扎实开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强组织筑堡垒、强服务聚合力、强产业促发展,奋力走出一条具有大埔特色的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子。
强组织筑堡垒
党支部练好“内功”乡村振兴有力量
“现在村里漂亮了,公园、长廊、码头一应俱全,村民都回家建起了新房,不时还有外来的游客来此垂钓,村里越来越热闹了。”谈起村里的变化,大东镇进滩村村“两委”干部罗文武激动地说。
2018年,进滩村还是村民听到直摇头的软弱涣散村、省定贫困村。然而如今,该村不仅摘掉“涣散”和“贫困”两顶帽子,在党员干部带头做实事下,带动当地群众建设美丽家园的热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村‘两委’班子成员之间不团结,内耗严重,村里有事无人管、管不了,村容村貌杂乱落后。”罗文武说,造成过去这般局面,归根结底在于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村“两委”班子。
为此,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罗文武自愿降级,向镇里提出请求,派一个有担当有能力的干部来当“领头羊”,重新组建一支有组织力、有战斗力的班子,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走向乡村振兴。
知耻而后勇。近年来,进滩村从抓班子、转作风、促学习、建阵地四大举措入手,优化村“两委”班子结构,逐步健全落实党组织生活、“三会一课”、党员“评星评级”制度等,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显著提升,党群关系日益和谐。与此同时,大东镇还在全县率先试点推行村“两委”干部绩效考核,不断激发党员队伍活力,进滩村的发展一天天走上了正轨。
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进滩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架起进滩大桥连通该村东西两岸,建设进滩码头吸引外来游客;人居环境明显优化,全面推动“三清三拆”,推行垃圾干湿分类,创立垃圾兑换超市,生产生活环境焕然一新;村集体经济收入也有了质的飞跃,依托光伏发电等项目,从2016年2万元提升至如今25万元。
“村党支部由‘软’到‘硬’的转变,在于把党建活力转化为进滩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动力,让群众日子越过越好。”进滩村党支部书记李秋琴说,如今该村发展由“后进”变“先进”,已成为全镇的标杆。
进滩村开了好头,党建引领的作用在大埔越发得到重视。
近年来,大埔按照“六对接六查找”,对全县256个村(社区)党组织逐个把脉会诊,严格落实“四个一”机制,“一村一策”进行“点穴式”整顿,先后排查21个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其中15个已“摘帽”,进一步筑牢基层党组织堡垒。以村级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农村带头人队伍,推行村党组织书记“三个一肩挑”,引入致富能手、后备干部等进入村“两委”干部队伍300多人。同时深入开展“扶上马、送一程”专项帮带行动,推动全县256个导师团队帮助新一届村(社区)“两委”班子提升履职能力。
如今,与进滩村一样,大埔各村(社区)以建好建强党支部为目标,自觉练好“内功”,推动乡村振兴。
强服务聚合力
创新基层治理共治善治有活力
乡村振兴,有效治理是基础。为避免“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不仅要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政治引领功能,还需注重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
如何进一步释放基层治理效能,不断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满足乡村振兴过程中人民群众的多元诉求,并将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深度融合,大埔也作出了持续探索。
走进百侯镇侯南村三十六巷,狭长的古巷连接着一座座青砖黛瓦的老屋,铺满鹅卵石的路面干净整洁,家家户户门前挂着家风家训展示牌,让人感受到古巷的独特风韵。
“现在村里到处都干干净净,大家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环境越来越美,住得也舒心,很多游客慕名而来参观。”在三十六巷里经营理发店的老人谢荣祥由衷感叹,这一切多亏了村里实行的巷长制。
近年来,侯南村择优推选出24名村民做“巷长”,按照就近原则,划分管辖区域。“突出党建引领,由镇党委推动部署,村党支部直接带领,根据村情实际,侯南村按照‘三十六巷,巷巷有巷长’的思路,大力探索推行巷长工作制度,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侯南村党总支部书记杨武祥说,这24名“巷长”大多数是党员,也是村里有威望的村民,主要做好政策宣传、矛盾调解、环境监管、社情民意收集、群众服务等工作。
“巷长要每天例行巡查,并不定时主动到村民家中了解情况,帮助解决问题,让‘群众找我办事’转变成‘我找群众服务’。”侯南村巷长肖小群说。
“巷长们和村民比较熟悉,在处理事务时也就更加接地气、协调效果更好,同时提高了群众环境卫生参与度,唤起了广大村民的环保意识和文明素养,让侯南村不仅面子好看,里子更有内涵。”杨武祥说,建立巷长制,就是延伸党支部服务基层的触角,在家长里短中,感受小巷内的烟火气,刷出党员干部的“存在感”,从而提升群众的幸福感。
据统计,巷长制推动以来,累计收集意见建议约280条,办理事项约240条,解决群众纠纷47条,累计服务方便群众2661人次,极大促进了百侯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和镇村社会和谐稳定。
值得一提的是,百侯镇在侯南村推行的巷长制、百侯社区推行的楼长制、街长制,疫情发生后发挥了大作用。“巷长、楼长、街长”迅速化身为“宣传员”“侦查员”“劝导员”和“情报员”,成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一线的重要力量,极大缓解了社区(村委)的工作压力。目前,“巷长、楼长、街长”让村民充分释放自治属性,积极参与到社会共治中来,逐渐形成“百姓当家”的社会治理新风气,也为社会治理工作注入新鲜血液。
不仅是侯南村的巷长制,近年来,大埔各基层党支部因地制宜,不断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如三河镇汇东村党总支传承好三河坝战役精神,实施全国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乡村试点工作,打造汇东学习书院,在现有的党群服务中心设置“三红”主题文化区,举办公益性“汇东学习大讲堂”“党课开讲啦”“红色微讲堂”等活动,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提升基层党组织“善治”活力。
把党组织的服务管理触角延伸到农村基层的“神经末梢”,目前大埔正逐步形成全民参与、共治善治的格局,营造文明乡风良好氛围,让一个个美丽乡村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强产业促发展
支部建在产业上富民兴村有抓手
四月是春茶开采的黄金期。近期,光德镇上漳村迎来采茶的好时节,村民成群结队上山,将采下的一筐筐茶叶往山下运输,即将迎来增收的希望。
上漳村是脱贫村,全镇30%的山林面积位于该村,要想村民稳定脱贫致富,实现乡村振兴,向山进军发展产业是关键。打造产业的秘诀,该村给出的回答是:党建引领。
强化“党委+”“党支部+”对产业的统筹领导,上漳村把党组织建在产业上、建在基地上、建在经济组织里,指导农村产业提质增效,提高基层党组织统筹能力。
“村里集约了2000多亩山林,吸引乡贤回来投资建立大埔县鸟子石茶业有限公司,发展茶叶种植产业。”上漳村党总支部书记郭远锋说,同时由村党组织牵头,设立上漳品农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动员17户村民参股,采取“党建+产业”形成“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
“企业带动合作社共同种植茶叶500多亩,辐射带动周边50多户农户参与茶叶种植,农民人均增收1万多元。”合作社社长郭荣理说,接下来茶叶基地还将扩大种植面积,茶叶产量也在逐年上涨,不仅村集体经济有了租金收益,村民也有了就业和致富的机会。
“平时我就在合作社里打工,帮助除草、施肥、采茶,加上分红,一个月有4000多元的收入。”上漳村村民赖秀珠说。
有了产业支部引领,如今上漳村茶叶产业的发展有了“主心骨”,群众致富路上有了“火车头”,乡村产业振兴更稳固。据统计,探索支部建在产业链,大埔调整优化党组织设置,按照“村党组织+产业(合作社)党支部+外出党支部”设置模式将18个村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推动产业发展。
为打通基层党组织壁垒,实现村与村之间、邻近村之间的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党建深度融合,大埔还积极探索党建联建助力乡村振兴,推行“村+村”联动、“村+企”结对、“村+单位”共建,实现互促共赢。如充分发挥红绿古“三色”资源优势,以三河镇旧寨、汇东、汇城、五丰、余里村以及湖寮镇密坑村为核心,实施“六村联动”强村富民工程,共同发展红色文旅产业,村集体经济单项年增收近5万元。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头戏。目前,大埔坚持“党支部+特色产业”,省级蜜柚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茶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龙头集聚效应逐步显现,“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村产业链条和效益得到延伸、提升,成为发展富民兴村产业的两大重要抓手,特色农业的双引擎。
蜜柚和茶叶作为大埔县的支柱产业,更是将党建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通过“党支部+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全县辐射带动发展蜜柚产业7万多户,茶叶产业2万多户,实现年人均增加收入4000元以上。(南方日报记者马吉池通讯员余灏罗文燕黄伟明朱声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