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远全面推动税收管理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党建引领服务下沉“最后一公里”

时间:2022-04-27 08:16:12来源:南方日报

117402公里,有多远?赤道一圈是4万公里,117402公里相当于绕赤道3圈。

远县税务局仁居税务分局负责人王金章看来,117402公里的距离,仅是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叠加距离。

2020年9月以来,梅州市税务局与新华社《半月谈》杂志社合力探索,指导远县税务局发挥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在仁居税务分局试点开展税村(社区)共建共治共享工作,着力将税收治理融入社会治理体系。

“试点以来,仁居、差干两镇村民在党群服务中心办理了税费业务6560笔,最多可减少出行117402公里。”王金章用一组数据佐证税村(社区)共建共治共享工作的成效。

当前,一场关于税收服务乡村振兴、涵养税源、制度防腐等综合治税新模式的税村(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梅州探索”仍在进行着。

“我们将进一步联动村镇、政数、金融等部门,在不断壮大党建共建朋友圈的同时,持续激发内生动力,动态式将政策宣传、便捷服务、产业帮扶、数据助农等融入税村共建中,更深入、更全面、更精准地为乡村振兴注智赋能。”梅州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罗伟民如是说。

党建引领服务下沉“最后一公里”

“谢哥,准备去哪里?”

“我去镇上的税务局走一趟,缴纳医疗保险费。”

“你怎么那么晕?不用特地去镇上啊,村里的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就可以帮你办好,完事了来我家泡茶闲聊。”

“你看我这记,忘了家门口就有个‘税务局’。你等一下,我办好就去你家。”

家门口有个“税务局”,是梅州市远县差干镇湖洋村群众逐渐形成的共识。两年前,一场关于税村(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梅州探索便是从湖洋村开启的。

地处闽粤赣三省交接地区的湖洋村,毗邻福建省武县、江西省寻乌县。曾经,村里群众办理税费业务需要到17.3公里外的仁居税务分局,路途远、耗时长。

“群众对于税费业务的需求集中在社保费相关业务,也有小部分企业是需要开发票的。路途远、流程不熟悉都成为群众办理税费业务的‘拦路虎’,很多群众干脆就不办理了。”湖洋村党支部书记谢水生直言,办理税费业务中,不少群众都遇到过“去早要等、去晚白跑”的情况。

面对税费业务办理,湖洋村群众和村干部各有各的烦恼。

“不少群众问我们村干部能不能代办。说真的,我们也想帮群众办,但这不属于我们的业务范围。”谢水生说。

面对税费业务服务,仁居税务分局服务大厅工作人员刘毅恒也有自己的困惑。

“很多年前,有一名群众骑着摩托车来到大厅缴费,税费不到200元,他却冒雨骑了30公里。面对类似情况经常会感觉自己的服务是远远不够的。”刘毅恒说。

事实上,这样的情况并不仅出现在湖洋村。

作为山区城市,梅州农村分布广,点多线长面广,征管范围大。目前,全市共有53个办税服务厅,但部分行政村距离基层税务分局较远,日常涉税费业务到办税服务厅办理,耗费的时间、经济成本较大。

“由于农村地区信息化水不高,不少群众对网上办还存在一定困惑,总觉得网上办不靠谱。面对面办理是他们的首选。”具体负责税村(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梅州市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徐春辉分析,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难题,关键在于服务下沉、增效。

聚焦“最后一公里”难题,梅州市税务局以服务人民为中心,围绕税收服务共同富裕的总目标,通过税村(社区)党建共建和探索农村税务分局管理员从税源管理向税收服务转变两个途径,在仁居税务分局试点开展税村(社区)共建共治共享。

“发挥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选取差干、仁居23个村(社区)作为试点,把税费事项融入村务管理中,全力推动服务力量向基层下沉,治理中心向基层下移。”王金章表示,“过去我们税务工作是一条线,村里的村务工作是一条线,看似不相交的两条线如何形成焦点,关键在党建。”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充分发挥税务系统实行双重领导管理体制优势,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税收共治工作全过程。聚焦于税务工作和村务工作,税务部门先后开展税村党建共建活动21次,税务党员志愿服务队上门服务60余次,不断密切税村、税企联系,真正实现税收治理下沉基层。

“结合党建共建,时我们会就各自党建和业务工作情况与经验做法进行交流,同时围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疫情防控、基层治理等内容开展讨论。”作为税务联络员,刘毅恒从服务大厅走出,成为挂点村的常客。

多岗合一税村合力建立一支服务队

“留在农村的多为年纪偏大的农民,他们文化程度不高,不熟悉网上办税具体操作,若无人帮忙操作,始终无法感受到便利办税。”王金章说,税村(社区)共建,最终是要解决纳税人缴费人办税缴费痛点、难点、堵点,把提升纳税人缴费人获得感、满意度、遵从度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

然而,如何让税费业务办理服务下沉到村里?谁来服务呢?到底能不能便利群众?如何服务好群众,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好税……一系列问题摆在试点工作前面。

“如果专门派一个税务工作人员过去,就极容易出现人员资源不合理调配的情况,如果不是税务工作人员,那又容易出现税务工作不熟悉、服务不全面的情况。”徐春辉认为,试点工作必须要往可行方向推动,考虑周全。

对此,梅州税务部门在党建共建的基础上,依托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探索建立“税务联络员+村(社区)网格员”工作机制,依托“广东网上办税模拟学堂”,组建起一支以村干部为主、税务工作人员为辅的税务队伍,连接家与党支部,将办税便利送到群众家中,税村共建的惠民一下便体现出来。

农村社保缴纳是仁居镇邹坊村村民最常接触的业务之一。过去,村民需要骑着摩托车到圩镇上的远县税务局仁居分局办理,而腿脚不便的村民则需要委托村干部帮忙办理。

“过去一年,有441人让我帮忙办理社保缴纳的业务,整个村的常住人口才617人。”邹坊村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卓煌告诉笔者,由于村民委托的时间不同,他常常是等到积累了一定量后再到镇里统一办理,“有时,遇到村民委托我办理其他业务,截止时间与缴纳社保的时间不同,我就得单独去趟圩镇。”

在“税务联络员+村(社区)网格员”工作机制和“模拟学堂”的双重推动下,邹坊村的“办税大厅”正式开门办公,卓煌成了税务局的“义务辅导员”。

“在‘模拟学堂’,可以仿真式体验电子税务局的操作流程,并且在整个学过程中,无需担心发生填错数据、操作失误等问题,能够让我熟练掌握办税缴费流程。若还有其他问题,可以致电挂点邹坊村的税务工作人员寻求帮助。”卓煌说,如今他能够独立辅导村民在线上办理社保缴纳、代开发票等业务。

足不出户,在村办税。2021年,远县税务局仁居分局办理相关业务1509笔,较2020年减少16.63%,代开发票741笔,较2020年减少20.76%,试点成效初显。

“差干镇仅有30人选择在分局办理缴费,绝大多数村民通过移动端或在党群服务中心和银行网点完成了缴费。工作前移到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群众办税缴费方便了,办税缴费的意愿也更加强烈了。”刘毅恒说,试点以来各村(社区)就办税,线上办税逐渐成为基层群众首选。

“未来,依托党群服务中心这个台,我们将会把更多业务下沉到村(社区)内,联合远县税务局加大对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远县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副局长陈俊说。

资源集聚整合力量扩大共建朋友圈

“感谢村干部和税务工作人员的及时普及,让我进一步了解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梅州市叁陆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叁陆陆公司”)总经理李展辉笑着跟笔者谈起公司享受税费优惠政策带来的利好。

作为这家从事农产品生产及深加工公司的负责人,李展辉对税务知识了解并不多。不久前,远县税务局工作人员与当地村干部专程来到公司介绍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的新政策,并办理退税,这让他喜出望外。

国家新出台的优惠政策进一步减轻了我们的负担,目前公司几乎是‘零税负’。”李展辉笑着说,减免的税款公司将用来研究种植技术、培育新品种。

毋庸置疑,税村(社区)共建的试点,不仅方便了群众办税,也让各项税收政策尤其是税收优惠政策在乡村进一步普及,涵养乡村税源。

“发挥税务部门服务职能作用,运用税收大数据分析,为涉农企业量身定制政策套餐,为上下游企业牵线搭桥,助力企业做优做强,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带动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远县税务局负责人朱贵旭告诉笔者,既要让群众感受到税收服务的便利,更要让群众享受到税收政策和税收数据赋能的福利。

“税村共建不仅方便了村合作社开发票,还为我们解决了资金后顾之忧。”邹坊村八角亭种植合作社负责人马均明说,去年合作社水稻产值达10万元,今年考虑通过贷款扩大种植规模。

借力税村(社区)共建共治共享,远农商行结合税务部门提供的纳税信用信息,通过“整村授信”为邹坊村意向授信1000万元,用于支持村农业专业合作社以及符合条件农户进一步发展叶、脐橙及优质水稻种植等特色产业。

“无论是扩种水稻、烤、玉米,还是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都有了充裕的资金支持,提振了我们发展的信心。”马均明说。

最初,税村(社区)共建共治共享只在税务部门和村(社区)之间进行。随着税村(社区)共建朋友圈不断扩大,梅州税务部门主动跨部门,联合多方力量,找准乡村发展难点,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4月,远县委组织部、县税务局、县政数局等三部门联合发文,在全县143个村(社区)全面铺开税村(社区)共建共治共享工作,通过建立“党建+乡村振兴”工作模式和“税务联络员+村(社区)网格员”工作机制,把税费事项嵌入各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日常事务中,惠及更多村民和乡镇企业。

文件透露,远县将以新一轮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为统领,以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为重点,以“数字政府”政务信息化手段为支撑,以深入开展税村(社区)共建共治共享为主线,以基层党组织结对帮扶、联系联建为主要形式,着力构建“党建引领、税务主责、部门合作、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现代化税收共治格局,加快农村农业发展。

“当前,我们正在建立考核机制,梳理考核项目,税费管理服务工作融入村务管理,融入社会治理体系中,形成税村(社区)共建共治共享制度化,唤醒村干部的服务意识,激励他们主动作为,努力服务好群众、合作社、企业等。”远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张燕说。

记者观察

服务向基层延伸

质效朝高位发展

2021年广东“两会”期间,“协同治税”首次写入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税收共治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必然趋势。

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力量,将税收服务“网格化”下沉到基层,梅州税务部门稳步推进税村(社区)共建共治共享试点工作,面向企业和群众需求提供更便利的税费服务,是税收治理融入社会治理体系的有效探索。

从群众角度来看,税村(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本质是服务向基层延伸,服务关口前移拉了税务工作人员与办事群众之间的距离,实现家门口办理税费业务。

从税务部门的角度来看,税村(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本质是质效朝高位发展,进一步提升了税法遵从度和社会满意度,有效降低了征纳成本,倒推税务工作人员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发展。

从试点成效来看,税村(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是符合梅州地区的探索,在纳税服务、税收宣传、税源管理、乡村振兴等方面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梅州仍在不断探索,力求税村(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成效实现最大化。

探索必然会遇到壁垒,在接下来的全面推广工作中,税村(社区)共建共治共享工作仍需要遵循“服务向基层延伸质效朝高位发展”的理念,紧扣共建、共治、共享三个工作思路,整合资源做好深度融合工作,进行基层税务改革的有效探索。

党建有力量,共建有基础。税村(社区)共建,不能脱离党建引领,不能脱离税务部门和村(社区)的主要职责。在推进过程中,牢固树立党建共建的引领旗帜,用好党建力量,推动税村(社区)党建力量凝聚,共同推动税务工作和村(社区)工作的落地。

共建有思路,共治有路径。税务工作人员与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形成“两员”工作机制,一方面方便税务工作的交流与开展,另一方面也提高税务人员下沉基层的“主人翁”意识。共治,不是简单的叠加,梅州在推进过程中,仍需要充分发挥各级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强化各级政府的主体责任,增强社会各方参与共治的能力和活力。

共治多元化,共享有成果。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归根到底是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税村(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最终仍离不开群众,要切实考虑群众需求,以人民为中心进行更多行而有效的探索,让群众共同享受建设成果。(南方日报记者黄培强梁时禹 通讯员陈诗良曾文陈祺)

    ------分隔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