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北仑,一片创新活力迸发的产业高地,一座城乡协调发展的宜居新城。
在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奋斗征程中,开发开放的北仑,一如既往勇担使命、拓路逐梦。一年来,北仑紧紧围绕省市部署要求,坚持立梁架柱、试点突破、全面推进,编制出台《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先行区行动方案》,明确十大领域50项重点任务,细化“四张清单”,指标化、项目化推进共同富裕各项工作。
近日,浙江省2021年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工作考核评价结果出炉,北仑在全省90个县(市、区)中排名前列,获评优秀等次。
风劲帆满海天阔,奋楫潮头逐浪高。当前,聚焦省委提出的“七个先行示范”跑道,紧扣“1+7+N”重点工作体系和“1+5+n”重大改革体系,北仑深入实施“六促六优”专项行动,全力打造“开发开放标杆地、一流强区排头兵”。一个产业高端、生态宜居、善治智治、共富共享的现代化滨海大都市高能门户正徐徐呈现。
强基础
优势产业提质增效
作为全省的产业重镇,制造业是北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北仑争先进位的关键变量。近年来,北仑抓住开发园区整合和自贸片区建设机遇,统筹各功能园区产业规划布局,深化“两业融合”,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实现制造业发展领先领跑。2021年,北仑规上工业增加值首破1000亿元,居全省首位;今年一季度,北仑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增速居全市前列。
为让制造业提质增效,北仑大力实施“标准地+承诺制”“双轨关联”与“腾笼换鸟”“散乱污”整治提升行动,适度提高投资项目亩均税收、投资强度、节能减排等指标,集中连片腾退低效工业用地2100亩,淘汰落后企业38家,整治“低散乱”企业310家,为优质制造业项目腾出发展空间。
在此基础上,北仑着力推进招大引强、增资扩产,强动能、增后劲。一方面聚焦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优势产业,实施强链、延链、补链工程,加快打造现代产业集群,仅去年就引进极氪电动汽车、荣芯半导体等优质制造业项目39个,总投资近1500亿元;另一方面,通过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持续释放重点企业有效投资积极性,仅去年就完成工业投资233.9亿元,同比增长21.5%,总量居全市首位,梅山吉润、东方电缆等41个项目建成投用,预计达产后可年新增产值超300亿元。
北仑精准落实惠企政策,仅去年,就兑现各级减税降费资金37.87亿元;召开银企对接会41场,推动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长58.8%;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流程、缩短时限、提升效率,让445个项目跑出“加速度”。北仑还创新工业社区治理模式,通过区域化党建,延伸政府服务内容、触角,凝聚起职能部门、群团组织、企业职工等广泛力量,激发了中小企业的“灵性、活力”。
迄今,北仑已培育出2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家国家级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产品),22家企业入选市级“大优强”企业培育名单,数量均居全市前列。
北仑区委主要负责人说:“北仑将以‘绿新高’为方向,着力打造绿色石化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特色工艺集成电路等标志性产业链条,持续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
促协调
全域空间整合提升
作为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所在地,北仑目前共有港外集装箱堆场76处,较大规模的集卡停车场71个,由于开发建设时间较早,这些堆场、停车场普遍集中在北仑城区附近,既不匹配逐渐向东部发展的港口布局,也导致集卡在城区频繁穿行,影响了城市环境品质和港口运输效率。今年4月,北仑大手笔启动“两场”整治提升行动,按照“谋划新建一批、清理腾退一批、规范提升一批”的思路,争取至2035年,实现“两场”空间布局有序高效,港外集疏运配套服务能级跃升,国际强港和现代都市深度融合发展的新局面。
这是北仑推进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的重要举措之一。北仑区委主要负责人表示,推进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试点基于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的要求,旨在进一步提升城乡土地利用效率、环境安全水准,优化功能布局、建设品质。这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北仑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牵引工程。
城市更新,步稳蹄疾。走进凤凰城,占地面积2.45万平方米的北仑凤凰金融中心建设如火如荼,预计今年9月将建成交付;全省第二批未来社区试点创建项目——通山未来社区也初具规模。凤凰城建设指挥部负责人介绍,目前,凤凰城西片及南片区项目已基本落地、开工,城市框架逐步呈现,下步,凤凰城将以国际化、海洋味、年轻态为目标,融入自贸IP和更多新型城市业态,努力将“打造青年理想之城”的目标变成现实。滨江新城也开启融入宁波主城区和甬江科创大走廊的新征程,将以“科创嵌入重构城市功能布局”为主路径,加快打造未来城市引领区、科技引擎器。梅山湾新城正在积极优化城市形态和空间布局,促进港口、产业、城市发展空间统筹利用,全力打造宁波海洋中心城市标志性板块,日前,梅山湾文旅特色产业风貌样板区建设正式启动。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北仑一方面打通城市、乡村、产业、生态的边界,加快推进城中村、城郊村拆迁改造和乡村风貌大提升行动,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逐步建立全域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服务网络;另一方面,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首创有机结合,通过健全农村承包地流转服务体系,推进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利用试点等方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强村富民。目前,北仑90%的建制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超过100万元。
同时,北仑持续打好生态环境“保卫仗”、绿色发展“主动仗”,推进治水、治气、治废、治土攻坚,连续四年获得“美丽浙江”建设考核优秀,连续三次捧得“五水共治”大禹银鼎,成功创建第五批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践创新基地。今后,北仑还将继续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美丽生态推动共同富裕。
增幸福
服务供给更有温度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
产业工人是时代的奋斗者,是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北仑近百万居住人口中,就有40余万名产业工人。为了增进这一群体的幸福感、获得感,北仑积极推进“扩中提低”改革,探索打造“生活富足+精神富有”的路径。
以完善“圆梦北仑”高质量就业体系为目标,北仑启动新一轮产业工人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打造企业“工匠学堂”,开展免费技能培训。仅去年,就建立“工匠学堂”企业17家,累计培训5.1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3.1万人,初步建立起“准匠-工匠-大匠”晋升体系,12名产业工人获新时代“浙江工匠”称号,1名获评全国劳模,1名获得“全国优秀农民工”称号。
正是得益于这种系统性的成长体系,短短几年间,宁波隆源精密机械有限公司“95后”产业工人张金达就从一线普通工人跃升为公司新能源事业部的项目工程师,年收入也从过去的不到4万元,增长至目前的超10万元,对“第二故乡”北仑也有了更多的归属感。据统计,截至去年,北仑产业工人家庭可支配收入10万元至50万元的群体比例已达93.8%,位居省市前列。
在帮助产业工人增长收入的同时,北仑深入实施青年安居和租房保障工程,着力解决产业工人的住房难问题。截至去年底,通过新建、改建、盘活等方式累计筹建租赁住房13423套,累计发放青年公租房租赁补贴1377万元,购房补贴4.9亿元。日前,在灵峰现代产业园,全区首个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邬隘青年公寓正式开工。这个总投资6.8亿元的重点工程建成后,可以为3000名产业工人提供“一站式”居住保障和生活服务。
为解决产业工人的后顾之忧,北仑启动儿童友好城区创建,成立1亿元儿童友好产业基金,加强普惠型幼托建设,率先在工业社区布局嵌入式幼儿园,全面实行暑期托管,学前教育入园率达99%;实现3家医共体一体化运作,投运“医养综合体”,“家庭养老床位场景”列为省养老服务数字化改革试点,受到老年人欢迎;打造“15分钟阅读圈”“15分钟文化娱乐圈”“15分钟健身圈”,探索多形式文化服务供给。
北仑区委主要负责人说:“未来,北仑将着力优化各领域各群体公共服务,探索系列共富机制,让群众享受更多更好共同富裕示范先行区建设成果。”(周松华 支鸣飞 蔡晓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