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恺惠环街道以绣花功夫优化城市管理 重点企业强力带动工业增长

时间:2022-09-22 08:21:01来源:南方日报

日,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了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公示名单,惠州有10家企业上榜。其中3家企业来自仲恺高新区惠环街道,即惠州市盛微电子有限公司、安费诺奥罗拉科技(惠州)有限公司、惠州市德钢机械有限公司。

作为中小企业里面的佼佼者,专精特新“小巨人”不仅反映了企业的行业地位,也反映了一个区域创新创业的发展势头和氛围。今年以来,惠环街道面对疫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通过“工改工”等方式为优质企业提供承载空间,推动当地产业实现转型升级。

集聚产业

重点企业强力带动工业增长

惠环是惠州的工业重镇,“千亿街道”是它最显著的一个标签。2018年以来,惠环的规上工业总产值连续保持着1000亿元以上的规模,成为惠州所有镇街里的翘楚。

进入三季度的最后一个月,尽管疫情给企业带来较大冲击,深入惠环的工业园区会发现,仍然有一些企业逆势而上,打出了一手好牌。

“今年的增速预计在10%左右,如果没有疫情的话还会更高。前几年,每年营收的增速维持在30%—50%。现在员工也没有减少,还略有一点增长。”日,惠州市超力源科技有限公司行政总监李杨介绍公司发展时信心满满。

这是一家以研发和生产电池管理系统为主的科技企业,产品主要用于锂电池电动车、AGV、家庭储能等领域。2020年从深圳搬来惠州,在仲恺惠环街道落地,2021年产值达到2.24亿元。

李杨介绍,公司还在深圳的时候,一直谋划扩大产能规模,但在当地难以解决用地问题,而且员工的居住成本非常高。由于很多上下游企业都在仲恺,公司考察之后觉得营商环境也不错,便搬了过来。今后,惠州将成为企业总部和研发总部。

为了支撑产能的提升,今年8月,超力源科技在仲恺拿了一块地,约1.26万方米。该公司生产负责人曾昭权解释,之所以敢这样逆势扩产,主要是因为新能源产业赛道好,属于朝阳产业。加上公司前期在研发方面打下扎实的基础,逐渐进入收获期,市场有保障。当然,仲恺的营商环境好也给了企业发展的信心。

优良的营商环境不仅吸引了周边先进企业落户,也坚定了本地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决心。2021年,主营康复医疗器械和家用医疗器械的锦好医疗登陆北交所,成为惠州首批在北交所上市的企业。当年,TCL通力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成为仲恺的8家百亿级企业之一。

惠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街道办主任黄楚锋介绍,惠环年来落户了龙旗电子制造基地、亿纬新能源、博实结北斗监控、盛弘新能源等一批优质产业项目。2022年坚持强势推进产业项目,8宗优质项目预计总投资42.2亿元,预计全部建成达产后产值达115.1亿元,目前8宗项目均已动工建设,三协精密、艾瑞克斯、锦好医疗预计今年第四季度试投产。

在“产业立街”的理念带动下,惠环培育了TCL集团、德赛集团、龙旗电子、亿纬锂能等10多家知名的电子信息龙头企业,对相关配套产业、国内外高端人才也产生明显聚集作用。今年上半年,79家过亿元企业工业产值占全部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94.9%,前30名重点企业完成产值534.59亿元,同比增长16.61%,有力地带动了总产值的增长。

创新转型

企业竞相投入大手笔搞研发

在惠州的镇街里,惠环不仅以工业总产值最高而闻名,还以重研发而成为惠州创新创业的高地。

期举行的2022年“创客广东”惠州市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上,华邦创科(惠州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安全用电智慧保护系统”项目进入企业组12强。公司副总经理黄九英介绍,这一系统融合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可以很好地保障用电过程的安全,通过智慧的方式实现安全用电。

据了解,该公司2015年即成立研发中心,研发团队成员包括复旦大学等知名高校的科学家和其他技术人才,其研发的相关产品已进入全国多地市场。正因为有扎实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储备,该公司带来的项目在今年的“创客广东”大赛中脱颖而出,得到多位评委的好评。

期获评专精特新“小巨人”的惠州市盛微电子有限公司,同样在研发方面下了一番功夫。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指科技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质量效益优的“小而强”“小而优”企业,申报对象须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盛微电子是一家主营业务为电源管理系统的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副总经理欧清华介绍,最开始公司只是给大企业做代工。考虑到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市场竞争激烈,如果不做科创型企业便没有出路,因此,公司这些年投入大量精力搞研发,目前研发人员占20%,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约为5%。也正因为专注研发获得核心竞争力,公司稳步拓展市场,并正在进一步扩大产能。

将视野放大到整个惠环街道会发现,加大研发投入的企业还有很多,这进一步为企业拿下更多知识产权。据统计,2016—2021年,惠环辖区内发明专利申请总量、发明专利授权量占仲恺区比重均超过47%,最高的年份占比超过80%。今年,惠环实施了“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行动,现有高新技术企业234家,并有多家企业在主板上市或在有关资本市场挂牌。无疑,惠环街道已成为惠州最重要的创新创业高地。

当前,全球范围内的科技革命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进入深度调整。与此同时,区域经济竞合日趋激烈,新产业新业态层出不穷。面对这一背景,惠环街道如何实现创新突围?

记者从惠环街道获悉,该街道依据仲恺高新区“十四五”规划纲要战略部署,引进或孵化了盛弘电气、艾瑞克斯、百财智谷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资金含量高的企业和项目,加快电子信息制造业结构调整,完善产业链提高竞争力。今年以来,一批企业积极推进技术升级换代,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以北斗、新能源、半导体、人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战略新兴产业正驶入发展快车道。

优化服务

精细化管理优化营商环境

产业集聚度高、创新创业氛围浓,成为惠环街道经济发展的一大特点。如果要问企业为何选择来这里创新创业,回答多数会指向两个因素,一是营商环境较好,二是电子信息产业基础扎实。

“考察之后发现这里营商环境不错,而且很多上下游企业在这里扎根。”李杨这样解释公司从深圳搬过来的原因。

企业服务同样做得有声有色。日,惠环街道20名首席服务官分别带队到挂点企业,向企业宣传最新疫情防控指引和便民惠企政策,和企业一起研究如何化解难点问题。“供应链是否顺畅?”“用工有没有保障?”“用电情况怎么样?”

针对企业反映的问题,首席服务官提出了针对的建议。为了促进企业融资,惠环定期举办中小企业融资巡回对接活动。截至目前,服务规上企业213家,向睿信德实业、伊达胶带等企业投放经营贷款超1300余万元。

在城市管理方面,惠环也拿出了新的举措。黄楚锋介绍,惠环的产业聚集之后人也多了,城市化的进程走在较前,现在着力做的是解决城市管理的痛点,要用绣花的功夫来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从去年开始,惠环下沉了7个网格组,派街道干部职工约100人专职巡查、管理和服务网格。通过网格员的管理,加上村小组、社区、物业各方,结合“红色出租屋”党建工作一起提升城市管理水。除此之外,惠环还连续联合有关部门对“三小”场所、市容环境、出租屋进行全方位的检查,保障良好的治安环境,使惠环真正做到宜居。

为了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惠环运用信息系统技术打造“一企一档”,建立企业全生命周期动态数据库。并着重围绕重点企业、高增速企业、困难企业进行精准走访,深度分析月度、季度和年度经济运行态势。黄楚锋表示,要发扬“店小二”精神,结合“首席服务官”“首席服务员”精准解决企业难点问题,将惠环打造成宜居宜业的创新创业高地。

■企业声音

惠州超力源:产品要更多地走出去

当前,疫情和全球经济下行给许多企业带来很大压力,不少企业收缩战线,以保障主营业务和现金流的稳定。在这一背景下,惠州市超力源科技有限公司却依然保持大手笔研发投入,大力研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它的必要和可行在哪里?

生产负责人曾昭权解释,受大环境影响,上下游企业需求减少,这种影响肯定会传导到公司。因此,公司不能守着现有的业务,有必要拓展新的产品和市场,这样才能保障公司的生存和长远发展。

研发新品需要投入人力和财力,现有条件是否可以支撑这些举措?行政总监李杨介绍,目前公司的主营业务比较稳定,营收可以保障研发方面的投入。加上之前的技术和人才储备,可以很好地拓展关联领域的研发。因此,目前公司除了电池管理系统,还在研发户外电源、充电器等多种产品。这些产品都是相关联的,研发周期和风险可控。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根据市场变化作出相应调整。比如,公司以前用的芯片都是进口的,受一些不可控的因素影响,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逐步转向用国产芯片,这需要公司内部研发机构和市场的验证。从技术上来看,公司产品用到的不属于高端芯片,目前国产和国外的相比差距并不大,理论上是可以替代的。目前已有部分实现了替代,其他的还要一点时间来验证。

李杨说,公司将立足企业自身发展,把自己的主营业务做好,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发展方向。同时,产品要更多地走出去。比如今年产品在印度市场就做得不错,实现了翻倍增长,其他一些新兴市场的潜力也很大,因此接下来可以拓展份额。

■对话

惠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街道办主任黄楚锋:

挖掘空间

承载优质工业项目

当前,疫情仍未终结,全球政治经济复杂多变,导致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在此背景下,惠环街道经济表现如何?面临哪些短板?有哪些应对措施?围绕这些话题,南方日报记者日采访了惠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街道办主任黄楚锋。

南方日报:从总体上看,你如何评价今年以来惠环的经济发展形势?它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黄楚锋:今年上半年总体上惠环街道经济运行稳,经济基础不断稳固、新旧动能加速转换,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较快增长。具体来看,上半年惠环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9.1亿元,同比增长6.9%,在仲恺区占比为43%;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达632.25亿元,同比增长16.11%;工业增加值102.51亿元,同比增长7%。

在此基础上,惠环街道的电子产业集群规模稳步扩大、结构调整初见成效、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龙头企业支撑作用明显。这为打造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持续提升街道综合竞争力打下了坚实基础。

南方日报:目前,惠环创新发展的最大短板是什么?惠环是怎样应对的?

黄楚锋:最大短板还是发展空间有限。由于惠环街道城市化进展较快,经过多年发展,工业开发较为饱和,陆续有一些发展较好的企业因空间受限将整体或部分搬离惠环,这对工业发展的后劲存在一定的影响。

对此,惠环一方面加快推进征地工作,另一方面实施“腾笼换鸟”,并高效利用闲置厂房,尽量为优质项目提供发展空间。比如,街道组织了厂房摸底调查,建立闲置厂房资产信息数据库,进一步盘活辖区厂房和设备资产,为招商引资打好基础。

同时,加快谋划西坑片区“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开展老旧工业园区摸排,精准掌握片区企业数量、产业类型、经济数据等底数,争取率先在西坑片区开展产业改造提升试点项目,精准对接先进制造业项目,打造现代化高端产业工业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当然,在推进“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的同时,还会对当地基础设施、学校等进行提升,用系统工程的思维对西坑片区进行整体提升改造。

南方日报:和佛山、东莞等周边城市的强镇和街道相比,惠环有哪些优势和不足?

黄楚锋:惠环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比较扎实,产业生态相对完善,培育了一批颇具竞争力的龙头企业。而且从仲恺区到惠环街道,长期以来坚持产业立区、项目为王的理念,持续发展先进制造业,这是惠环赖以发展的一个坚实基础。

不足之处是目前的发展空间非常有限,因此需要打造更加优越的营商环境,建设宜居宜业的惠环,这样才有可能吸引更多人才来惠环干事创业,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地。

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惠环这几年一直以绣花功夫来推进工业发展和城市化建设,每一寸土地都要精打细算,在城市管理方面也下足了功夫。这也是惠环街道当前和今后的重点工作,努力用优质的营商环境和城市服务支撑经济社会的发展。(采写:南方日报记者刘光明宝)

    ------分隔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