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辛集市皮革产业总产值达到863亿元,全年生产革皮1.168亿张、皮革皮草服装1856万件、皮具1.16亿件(套),出口额1.96亿美元
辛集市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省委十届三次全会要求,紧紧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解放思想、奋发进取,加快建设现代化高品质中等城市,争当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示范。
加快转型升级,打造立县兴县特色产业集群
辛集皮毛甲天下。近日,辛集国际皮革城——这座全国单体面积最大的皮毛皮革服装专业市场,迎来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
“今年我们公司设计的‘香云纱’中国风皮草服饰风格独树一帜,非常受欢迎,单日订单最多超过2万件。”在辛集国际皮革城一楼的辛集市卡尼亚服饰有限公司展厅内,看着前来参观、洽谈的客商络绎不绝,总经理杨树旺露出喜悦的笑容。
皮革服装产业是辛集市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辛集市加快转型升级,持续强化原创设计引领和产品创新,推动皮革产业走上生态化、品牌化、集约化、国际化的发展轨道。2021年,辛集市皮革产业总产值达到863亿元,全年生产革皮1.168亿张、皮革皮草服装1856万件、皮具1.16亿件(套),出口额1.96亿美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辛集抓好县域经济发展,打造立县兴县特色产业集群指明了方向。
——做大做强传统产业。辛集市将加大生态皮革服装业新材料、新产品、新款式等研发设计力度,着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市场占有率,向国际化、绿色化、高端化、时尚化转变,力争到2025年,皮革皮草企业营业收入达到1500亿元。
——不断培育新兴产业。着力发展智能传感、高端装备制造、医疗健康、信息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围绕传统主导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方向,辛集市确定重点打造七大特色产业集群。生态皮革服装业,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国际皮都”,打造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钢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品种钢研发升级,大力发展优质精品钢材,打造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化工业,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化工医药等,高端装备制造、新型显示、信息智能、医疗器材,依托金士顿、冠靶科技、维迪线性滑轨等重点企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打造5个50亿级特色产业集群。
坚持创新引领,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近日,在位于辛集经济开发区的河北雪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内,一条60米长的叠合板机械生产线上,灵活的“铁臂”紧张地工作着。上下板材、抓递模块、精准焊接等20多个工位,全部实现自动化。
公司董事长王亚宁和技术骨干们一起守在车间,仔细比对设计图纸上的各组数据。“我们企业自主研发的装配式预制固模叠合板生产线,已具备成熟的制造工艺,被河北省工信厅认定为国内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填补了国内空白。”王亚宁说,这条生产线生产的预制叠合板,在装配式住宅建造中免去了二次浇筑和养护环节,大大节约了原材料和用工成本。
河北雪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企业,其独创的“产业链+实验工厂”的“雪龙模式”,形成了完整的装配式建筑设计、研发、生产全产业链,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机械化、标准化,企业成功入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辛集市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大力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扶持、引导企业向高端、智能、绿色转型升级,逐步形成科技带动发展的新产业格局。有不少像雪龙一样的科技型企业,在细分领域依靠科技创新取得重大成果,成为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单打冠军”。
依托金士顿轴承公司,打造全国首家空气轴承生产研发基地;依托金瓯公司,打造全国重要高端医疗器械及用品基地;依托申科集团,打造全国工业物联网智能传感器生产基地……目前,辛集市拥有专精特新培育库企业7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8家,省级专精特新示范企业11家,省级专精特新骨干企业3家,争创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辛集市将积极引导支持企业发挥创新主体作用,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培育一批国家级“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科技领军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抢占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力争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年均达到10%。强化平台支撑,继续用好院士工作站、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工业设计中心等,组织优势企业与行业协会、科研院校建立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形成产学研用创新链。
持续改善民生,切实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驱车行驶在平坦宽阔的教育路辛中桥上,路旁高楼林立、树木葱郁,充满现代感的城市景观在一帧帧闪过的画面中加载。
“辛中桥通车后,从我家到城区再也不用绕弯了。”让辛集市民张禄杰赞不绝口的辛中桥,横跨石德铁路、贯通城南城北,是辛集市委、市政府投资2.5亿元、历时两年兴建的民生工程。辛中桥的建成通车,方便了市区南部20万人的通行。
为了让城市发展惠及更多群众,辛集市聚焦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通多条断头路,加快构建高效便捷、四通八达的现代交通路网体系。目前,辛集城区已初步形成东西走向的兴业街、澳森大街、市府街等10条街道和纵穿南北的朝阳路、兴华路、文昌路、教育路、宴城路,与307国道、衡井公路等外部公路衔接的区域中心城市交通体系。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近年来,辛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持续提升全市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见效,一个个民生愿景变成一幅幅“幸福图景”。
切实抓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每年兴办市乡村三级民生实事,如期兑现、取信于民。健全基本养老、工伤、医疗等保险制度,积极推进全民参保,基本实现城乡各类就业人员享有社会保障。大力推进国家卫生城创建,加强与京津冀三甲医院联系合作,让老百姓享受更多优质医疗资源。
加快推进乡村建设。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定期组织观摩拉练,以高铁沿线6个村庄为重点,打造美丽乡村片区,2022年底将创建21个省级美丽乡村和1万户美丽庭院。扎实推进农村垃圾、厕所和污水“三大革命”,改造农户厕所1.7万座,实现5个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置,硬化田间路120公里,大幅提升农村居民生活品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下一步,辛集市将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聚焦城乡建设、就业、教育、医疗、农村人居环境等工作,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河北日报记者 任学光 通讯员 李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