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纪录片住进图书馆

时间:2020-12-24 11:45:04来源:光明日报

当纪录片住进图书馆,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在国外,图书馆收藏纪录片已不是新鲜事。在国内,图书馆正在探索对影像资料的收藏。12月16日,在2020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上,国家图书馆、广州图书馆、首都纪录片发展协会联合主办了“‘予纪录片以殿堂’——公共图书馆纪录片典藏体系建设研讨会”,这是国内图书馆行业首次深入探讨公共图书馆纪录片典藏体系建设这一议题,以帮助公共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纪录片公共文化服务。

在研讨会的致辞中,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司长马黎表示:“未来,总局宣传司将大力支持优秀纪录片在图书馆等更广泛的公众文化服务平台上推广和传播,大力支持更多机构、更多平台、更多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到纪录片的创作、收藏、传播和推广工作中来。”

纪录片典藏需要一个综合评价体系

去年12月,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国家图书馆等举办的“新中国70年纪录片百部推荐典藏作品”活动在西安举行。在活动致辞中,国家图书馆馆长饶权表示:“希望百部纪录片的版权方和创作者共同参与到纪录片典藏计划中来,让这些珍贵资源得到永久保存,让我们后世永远铭记,永续流传。”

为人类保存记忆是图书馆的使命和职责所在。曾经,图书馆只为人们保留能够续存记忆的文字资料,而如今,随着媒介环境和记录方式的转变,图书馆收藏纪录片为人类保存记忆显得尤为重要。纪录片承载的是人文情怀与家国记忆,是凝聚人民精神力量的重要文化载体。在国家图书馆副馆长汪东波看来,“纪录片与图书馆有着不解之缘,纪录片具有文献属性,纪录片作为现代影音文献的代表,记录和保存了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记忆,也将是后人了解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文献来源。因此纪录片收藏在国家文献资源体系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图书馆典藏纪录片怎么藏?哪些纪录片才能舒适地躺在图书馆的仓库里被完好保存着?虽然,国内公共图书馆在提供纪录片文化服务方面已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但在纪录片收藏体系的建设上仍存在一系列待探究的问题。首都纪录片发展协会会长陈大立表示:“我们亟须建一个行业标准、遴选标准。我们要靠纪录片界、图书馆界的专家学者共同打造一个图书馆典藏纪录片的综合评价体系。”同样,在中广联合会纪录片委员会会长、中央新影集团副总裁赵捷看来,“我们收藏的标准可以有很多,但是唯不能变的是‘真实的记录、真实的纪实’,因为纪录片最终最核心的属性就是真实”。

其实,图书馆系统的专家学者、工作人员一直在思考图书馆典藏纪录片的评价体系和标准。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副主任田苗介绍:“存在图书馆里面的书,要有图书馆的典藏的标准。纪录片也不例外,一定要有一个能够观照历史,瞩望未来的标准。”

让去图书馆观看一场纪录片成为常态

公共图书馆承担着传播优秀文化,开展公民教育的职责。在新的信息环境下,图书馆也在逐步转型,尝试由传统借阅功能向公众终身学习中心的功能转变。纪录片的知识性和艺术性使其与图书馆传播优秀文化、开展公民教育的职责相契合。

广州图书馆在全国公共图书馆中率先成立纪录片中心,在纪录片收藏、传播领域做了大量探索性和示范性工作。2018年12月,广州纪录片研究展示中心在广州图书馆正式开放,这是国内首家致力于纪录片收藏、整理、研究、展示和服务的公共文化平台,开创了在国内公共图书馆开展纪录片公共文化服务的先河,开拓了基于纪录片的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两年时间里,该中心共收藏各类纪录片3000余部,开展主题放映活动440余场。这些实践为推动纪录片与图书馆合作模式不断丰富,融合交流不断深入作出了积极贡献,为实现纪录片与图书馆领域的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积累了宝贵经验。

广州图书馆广州纪录片研究展示中心特聘专家贾怡介绍:“我们用主题策划的形式将许多精品纪录片在这个中心进行放映,每一场放映活动观众的反应都非常热烈。截至目前,有7万人在这里观看过纪录片。我们只要在官方平台上放出活动预约信息,就会马上约满。”从贾怡的介绍中不难看出,人们对图书馆进行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很高,对图书馆常态化放映纪录片更是充满了期待。

广州图书馆馆长方家忠说:“全国有3176个大型的图书馆,到2019年年底,我们有25000多个小型的图书馆。纪录片界跟图书馆界的合作交流实际上是一种必然。图书馆要收藏纪录片这种充满生命力的内容,纪录片也应该利用图书馆的渠道实现情怀的表达与更高层次的内容输出。”

尽管“图书馆+纪录片院线”的公共文化服务形式目前还停留在想象阶段,但如今去图书馆观看一场纪录片,在国内的一些图书馆已经成为现实,这也为未来去图书馆看纪录片的常态化提供了可实现的路径。

盘活沉睡的影像文献,让经典永流传

纪录片是以真实的生活为基本创作内容与核心的一种特殊艺术表现方式。纪录片作为一种具有广泛传播效应的大众媒体,对跨文化传播也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陈大立认为:“纪录片具有与生俱来的双重功能,一重是传播,一重是典藏。纪录片作为真实的时代影像载体,为国家、为未来留档存志,是禀赋使然,天命使然。随着我们对纪录片本体认识的不断完善,在关注它传播价值的同时,会愈发重视它的典藏价值。”

记录时代,反映人民生活变迁,用镜头呈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纪录片是我们珍贵且不可多得的影像资料。同时,纪录片因其真实记录的特性,对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程焕文认为,图书馆收藏纪录片是一个里程碑。

纪录片导演、湖北省广播电视台高级记者张以庆说:“纪录片相当于一个国家的相册,但相册不能随便乱扔,我们要找个地方收藏起来,这个地方就是图书馆。”其实在国外,图书馆收藏纪录片这件事情已不再新鲜;在国内,图书馆系统一直在探索如何跟纪录片进行跨界融合。张以庆表示:“今后我们跟下一代去讲述自己历史时,可以自豪地说,你们可以去图书馆找来影像资料看一看,会更真切。”

2012年,国家图书馆启动了“中国记忆”项目,基于图书馆平台拍摄制作传统文化遗产、现当代重大事件、各领域重要人物等主题的口述史料和影音资料。2019年,在国家图书馆建馆110周年之际,国图制作出品了口述史纪录片《口述国图》,这是第一部以亲历人视角展现国图发展历史的纪录片,也是中国首部记录和展现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口述史纪录片。对于图书馆和纪录片的融合,田苗作为图书馆人,肩负着的压力和责任从未松懈过,“我们的职责就是为人类保存记忆、保存文献。纪录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完整的文献载体,保存着大量的人类的记忆,我们不能舍弃,这是我们的责任”。

虽然国内公共图书馆在提供纪录片文化服务方面已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但在纪录片收藏体系的建设上仍存在一系列待探究的问题。被视为“国家相册”的纪录片,是新时代保存国家历史和民族记忆的重要载体。未来,纪录片界和图书馆界将携手探索建立一个覆盖我国公共图书馆体系的纪录片收藏与服务体系,留存下一帧帧宝贵的影像画面,让中国精神生生不息,让家国记忆代代相传。

    ------分隔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