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那个不想对着镜头向父母报平安的广东援鄂医疗队队员朱海秀吗?今年年初,一句“我不想哭,哭花了护目镜没法做事” 让许多人记住了这个有着黑眼圈的女孩。近日,她趁着休假回到了武汉,再来看看她当时奋斗过的地方。
“不能哭,哭了就白干了”
1月24日,除夕夜。128名广东援鄂医疗队队员深夜出征,前往武汉。
疫情初期,医疗队员们不仅要面对未知的疾病,也面临着防护物资短缺的问题。虽然压力巨大,但朱海秀一直告诉自己,“不能哭,要是哭了一切就都白干了”。
当时,朱海秀负责的患者大多是老年人。由于戴了五六层手套,她也没有把握输液时能一次成功。如果再哭花了护目镜,成功率会更低。“我不想看到他们脸上痛苦的表情。”
刚到武汉时,朱海秀经常在想什么时候才能回家。而到了可以离开的时候,她又舍不得这座城市和这里的人民。告别那天,一直忍着不哭的她,终于痛快地哭了出来↓
“好像哪里都一样,又好像哪里都不一样”
在朱海秀的印象中,武汉是一座空旷的城。“从机场出来,一个人都没有。”然而这次来到武汉,朱海秀觉得好像哪里都一样,又好像哪里都不一样。看到车站熙熙攘攘的人群,她又一次没忍住眼泪。“原来武汉真实的样子是这样的,真的很漂亮。”
除了想看看这座城市的变化,朱海秀还有很多想见的人。她牵挂自己当初奋战过的医院,牵挂着那些患者的康复情况。但遗憾的是,由于当初工作时无法携带手机,朱海秀没能留下他们的联系方式。
在这里,还有一位特别的人,一直都在她的心里。这次回来,她一定要见。
“小娃娃来帮武汉,我们不能做逃兵”
朱海秀要见的这位特别的人,名叫卢登芳 ,今年48岁,是广东援鄂医疗队驻地的服务人员。
援鄂期间,如果说当时身在一线的朱海秀,是能忍住泪水的“小超人”,那么当她脱下防护服回到酒店时,又变回被卢阿姨呵护着的小女生。
正是这位阿姨的细心照顾,让朱海秀在武汉这个陌生的城市,有了家的感觉。
半年多没有见面,朱海秀看见卢阿姨就扑了上去,抱起她“转圈圈”。
卢登芳特地带朱海秀回到当时她住过的房间里,像“老母亲”一样吐槽朱海秀不收拾衣服,乱丢鞋子,但没忘补上一句“是因为工作忙才没收拾”。
两人亲热地聊着,回忆起当时的情况,还是忍不住流泪了。
朱海秀: 阿姨,我见到你好高兴,我们都过来了。不要哭,哭就不漂亮了。 卢登芳: 真的是可怜,小娃娃,为了我们武汉,饭都放凉了…… 朱海秀: 阿姨,其实更应该感谢你啊。 卢登芳: 那时候,其实我也好害怕。我家里有老有小的,不过我们现在没事了。我们真的有很深的感情,就跟战友没有什么两样。
卢登芳与广东援鄂医疗队的缘分,其实源于一次阴差阳错。
1月22日,卢阿姨本打算离开武汉,回老家过年,但同事临时有事与她换了班。1月23日上午,武汉暂时关闭离汉通道,卢阿姨就这样留了下来。
起初,卢阿姨也后悔答应同事的换班请求,害怕自己被感染,她的心总是揪着。年轻的医疗队员们给了卢阿姨坚持下来的力量。看到这些年轻人冲锋在前,她觉得自己也不能做逃兵。“人家小娃娃大老远的来帮武汉,他们都不怕,我们这些老家伙还怕什么?”
卢登芳在日记中,这样记录下她与“医生孩子”们的点点滴滴。
2月9日 农历 正月十六 晴
今天,住在6057的小帅哥医生给了我一些牛奶,但我收下后就转交给了住在6065的护士长,请她帮我带去汉口医院,给那些病人喝。我不好意思,更不能要他们的东西。
2月15日 农历正月二十二 晴
不知为什么,每天看到那些医生孩子们就想哭。
2月25日 农历二月初三 晴
今天非常开心,昨天向社区领导申请了洗衣机,今天就送到酒店了,高兴坏了。这些医生孩子们30天没换被子了。
“她让我们觉得自己像回了家”
实际上,卢登芳去年12月才入行,在医疗队员们入住时还是“新手”,但这不妨碍她把医疗队员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般悉心照料。她经常叮嘱队员们,首先要照顾好自己,才能照顾病人。
刚到武汉时,驻地的设施还不够完善。大年初一那天,朱海秀下班回到酒店,盒饭已经凉了。由于没有微波炉,朱海秀和同事只能将就着吃。
看到这一幕,卢阿姨心疼不已。“如果不是疫情,谁家小孩过年不是跟爸爸妈妈在一起,吃好的喝好的?”她决定,一定要让孩子们吃上热乎的饭。
驻地条件有限,卢阿姨靠着手头为数不多的工具,硬是琢磨出了个“土办法”:在塑料袋里灌上热水,再把盒饭放进去焖热。这份盒饭,让朱海秀和同事“吃哭了”。
怕医疗队员住得不舒服,卢登芳在洗涤公司关门、驻地又没有洗衣机的情况下,手洗了队员们的床单和被罩。为避免交叉感染,她在床单上写下了每个人的名字,方便队员们辨认。朱海秀说,“阿姨对我们这么好,那一刻看到她觉得特别温暖。”
几个月前,广东援鄂医疗队快撤离时,卢阿姨想在驻地给孩子们做顿饭,但没找到合适的机会,成了她的遗憾。这次,她特意为朱海秀做了一桌饭菜,让她尝尝自己的手艺。
尽管在卢阿姨在看来,那些感动了医疗队员们的举动,只是她的本职工作,但实际上,她所做的一切不光要靠热情,更需要随时直面病毒的勇气。
像卢阿姨一样,志愿者司机、保安、服务员……一大批一线的劳动者稳稳地托举起了抗疫中的武汉,让战胜疫情有了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