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要进一步提升306万名产业工人获得感和幸福感,让他们安心、安身、安业。21日佛山市举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推进会,会上指出全市要积极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发展需求,把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作为重要任务推进,打造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产业工人群体,为佛山实现“515”战略目标,推动佛山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打破产业工人职业转换限制
当前,佛山市拥有产业工人306万人,他们成为佛山制造最坚强的保障。
但是佛山也存在产业工人队伍技能人才总量供给不足、队伍整体素质能力不高、队伍结构有待优化、付出与获得不相协调等短板与不足。例如佛山的产业工人中,技能人才有118万人,占比约38.6%,高技能人才为33万人,只约占产业工人的11%。
为此,佛山市委、市政府此次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将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影响产业工人队伍发展的突出问题,使相关制度机制日趋成熟、日益定型。
具体来看,首先是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探索产业工人参与管理的有效方式。拓宽产业工人参政议政渠道,适当增加产业工人在党代会代表和委员会委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的比例。
此外,佛山将畅通产业工人发展通道,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考核体系;推动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打破职业技能等级与专业技术职务之间界限,打破产业工人职业转换、岗位调整、职位晋级的限制;同时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引导产业工人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在优秀技能人才中选树更多的劳动模范、大城工匠、最美劳动者。
为产业工人提供终身学习机制
在解决体制机制问题同时,佛山还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提升产业工人的获得感。
为此,佛山将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深化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即围绕实施国家重大战略和推进省市重要工作、重大项目、重点产业,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加快产教深度融合,推动职业教育向多层次拓展、技能评价向多元化延伸、人才培养向多渠道覆盖,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同时,全市会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和技能竞赛,扩大竞赛行业领域与覆盖面,建立市内竞赛与省级竞赛、大湾区竞赛、国内竞赛、国际竞赛等相衔接的体系,为产业工人建功立业搭建平台、提供舞台;构建人才近悦远来的政策体系,积极推进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大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创建工作,尤其是通过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发挥高技能人才在名师带徒、技能攻关、技艺传承、技能推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佛山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徐晓霞指出,全市将进一步强化培训,建立产业工人终身学习机制。“发挥企业、院校、培训机构等各类主体积极性,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开展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通过开展职工‘求学圆梦’学历提升行动、‘工匠式职工技能人才培育计划’技能晋级行动、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能竞赛等,向产业工人提供普惠性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
强化保障让产业工人更幸福
要让更多的产业工人留在佛山,不仅要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同时也得配置相应的后勤保障,让他们安心、安身、安业。
为此佛山将创新技能导向的激励机制,健全向一线产业工人倾斜的分配制度,树立“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的导向,健全技术工人技能和创新成果按要素参与分配制度,进一步提高产业工人待遇,增强技术工人获得感、自豪感、荣誉感,激发技术工人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此外,全市会做好产业工人服务工作,这其中包括帮助产业工人解决就业、解困脱困,加大工会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等公益性服务站点建设推广力度,让产业工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另外全市还将完善产业工人权益源头维护机制,健全“工会+法院”“工会+仲裁”“工会+律师”维权联动机制,保障产业工人合法权益。(记者/尹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