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江展现水韵新城魅力 人水相依“遗世明珠”成小鸟天堂

时间:2021-12-24 08:27:10来源:南方日报

恰逢周末,市民李先生如往常一样来到东莞万江龙湾岛附垂钓,看着成群翱翔的鸟儿,他一边向河岸走一边感慨:“看来今天也是要跟鸟儿‘抢食’了。”

哪儿环境好,鸟儿最知道。水榕苍翠,鱼翔浅底,鸟类成群鸣叫,芦苇荡与宽阔江面、蓝天相映,已成为龙湾岛的常态。而这样的诗意景象,也正在万江更多的水岸上演。

万江水网之多,从其名字就能直观感受。水不仅是这座城市文明发展的根脉,更是新时期打造品质新城的重要基底。年来,万江街道坚持“不松劲+强手腕”,聚焦水质、生态持续改善,引来百鸟安家;紧抓三江六岸滨水岸线建设机遇,做好“水文章”的大手笔,成为生态东莞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典范之一,展现出独具一格的水韵魅力。

人水相依▶▶“遗世明珠”成小鸟天堂

“在野外观鸟不是先看鸟的颜色,而是先看体型、嘴型等特征,再根据季节来确认鸟种。同学们,我们观鸟时不仅要用眼睛观,还得靠耳朵听,细心观察就能发现大自然藏着这么多美好!”12月12日,一场在龙湾湿地乐跑公园举行的主题观鸟活动中,老师阮少壮为40组亲子家庭介绍观察候鸟的方法。

东莞位于候鸟迁徙东部线路的中段地带,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候鸟南北迁徙的季节,许多候鸟会从北方长途跋涉前来东莞过冬,或者选择东莞作为中途食物补给站,因此这段时间也是观鸟的好时机。

活动现场,老师通过互动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了环境保护的重要以及“生态万江”建设的相关背景,一起探究公园周边鸟类的栖息地、种类,还详细介绍了望远镜的基本常识及具体用法。

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在不影响鸟类正常活动的前提下,孩子们穿梭于葱郁林木间,寻找、观察身边的鸟儿,探索大自然奥秘。

观察过后,孩子们在草坪席地而坐,在老师的指导下发挥创意完成了观鸟笔记。一个上午的时间,大家发现了黑领椋鸟、白鹭、池鹭等十余种鸟类,其中有留鸟、候鸟也有迁徙过境鸟。

在活动举办地不远处的江面上,那座远看如漂浮巨树般的绿岛便是龙湾岛。龙湾岛曾在20世纪70年代被万江农械厂用于种植竹子,用于手工编织竹器。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农业自动化逐渐普及,手工竹器市场萎缩,万江农械厂随之减少竹子种植,该岛也逐渐荒废,成为万江的“遗世明珠”。

虽离岸较,这座神秘岛屿的背景如今却鲜有人了解。人们更多地叫它“鸟岛”——源于盘旋翩飞的各种鸟类,蓬勃生长的植被,以及对生态环境质量非常挑剔的“常客”白鹭。

据了解,目前在龙湾岛栖息的野鸟种类包括白鹭、夜鹭、池鹭、鹊鸲、矶鹬等数十种,其中小白鹭和夜鹭是“常住居民”,这些鸟儿灵敏俊美,常跳跃在滩涂沼泽地,捕食小鱼、蛙、蝗虫。

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气候环境,使这里成为众多候鸟理想的繁殖越冬地和迁徙路过地,也是东莞市内最佳观鸟点之一。与江岸保持距离,但又恰好能够让人们用肉眼驻足观看,龙湾岛犹如一块绿芯、一颗明珠,让人与鸟类等生灵比邻而居,互相映衬、互不侵扰,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向水通达▶▶让居民临水更亲水

除了龙湾岛本身地理位置独立、适合鸟类长期栖息,水质不断提升也是岛内鸟类成群的关键原因。万江生态环境分局一位工作人员解释说,水质的提升让滩涂中有了许多蟛蜞、跳跳鱼,鸟类有了食物自然就会聚集,也就是说这里已形成一条食物链,“这就是湿地功能的体现,保护湿地就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

登上虹桥远眺,白色、灰色的鹭鸶蹲在泥摊上晒着太阳,捕捉“零食”,悠然自得。打捞垃圾的小船泛起涟漪,波光粼粼,水城共一色。

除龙湾岛外,在万江小享社区农田、谷涌河、东莞市香蕉蔬菜研究所等地,滩涂、溪流边等区域都不时有白鹭起飞,嬉戏鸟鸣声不绝于耳。

美不胜收的自然环境离不开万江对水环境的持续保护与修复。

年来,万江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万江持续开展水污染攻坚生态修复工作,相关部门坚持守土有责,持续加强对龙湾岛的水土保持及生态修复,让鸟类有地方筑巢;多次进行抛石围堤,减少河流冲刷造成土壤流失,再人工增加滩涂面积,沿岸复种各类水生植物。河滩上有了蟛蜞、跳跳鱼等鸟类喜欢吃的食物,逐渐吸引了大量鸟类在龙湾岛等地安家,保持着辖内生物多样

修内功,精准治污染、大力补短板,万江坚持构建“环保网格一张图”,通过源头治理,多次夜查偷排偷放企业,瞄准污染源头,强化治本措施,加强精准治理;铺设截污管网,完善源头收集系统;通过清淤疏浚,疏通河道,加上日常河道保洁,保持河道的持久活力。

如今,万江已全面消灭黑臭水体,完成了牌楼基涌、高基涌、胜利涌和简沙洲涌4条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的整治,并于2020年通过“国检”,正在开展“长制久清”工作。

为巩固前期水环境治理成果,万江结合河长制工作,建立河面和沿岸保洁的长效管理机制,持续落实做好水域面源整治,提升河道日常管理精细化水,以“河长制”推进“河长治”,让居民群众在这座城市里不仅临水而居,更亲水而栖。

建立属地社区、相关部门实地巡查制度,定期开展饮用水源保护区综合整治“回头看”,保障水源安全。针对涉水企业推进在线监控安装、验收、联网等工作,切实推动建立“人防+技防”监管体系。

此外,万江在全市率先开展生物多样调查活动,以龙湾岛为样本,调查生态修复对物种多样修复的促进作用;开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术课堂、龙湾岛摄影采风、“生态万江”龙湾湿地观鸟等活动深受好评;依托谷涌厨余示范中心开展多期绿色生活宣传活动,打造市级环境教育基地,让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深入人心。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1月,万江完成入河排污口整治1781个,年度考核断面达标率94.4%,水质劣Ⅴ类河涌降幅达35%;2018年-2020年,万江连续三年超额完成年度能耗总量控制目标任务,实现环境信访量连续三年下降。

以水兴城▶▶“最美滨水岸线”描画水韵新城底色

“滨水岸线上繁花点缀,儿童嬉戏在游乐设施上,东江上白鹭翩飞,美景宜游。”市民王女士直言,三江六岸滨水岸线示范段一期工程建成后面貌一新,为市民群众提供了一个休闲游玩好去处。

以水兴城,治水是基础,兴城是目标。

三条水系、跨越五个镇街、延绵70公里岸线,作为中心城区打造“半城山色半城水,一脉三江莞邑香”整体格局的重要承载,三江六岸核心空间建设,对东莞开展滨水沿岸污染治理、河道综合整治及林地湿地生态修复具有非凡意义。

2019年,东莞启动三江六岸滨水岸线规划建设工作,万江紧抓机遇,打造4.4公里滨水岸线,一期工程龙湾段于今年5月份对外开放,推动滨水空间环境品质提升,擦亮万江城市名片。

一期工程设计景观总用地面积约21.39公顷,项目贯通了骑行、跑步、步行三线滨江游径,通过新建4座特色慢行连接桥,建立便捷的两岸慢行交通,形成一期特色慢行环线,促进左右岸市民往来沟通;通过将滨水岸线空间划分为一个生态岛屿区、三个活力节点以及带状休闲江岸区,设置容纳家庭活动、团体活动、居民日常休闲活动的多种场地,集艺术、文化、体育、健身、亲子、休闲等多种功能,吸引更多市民群众,充分激发滨水岸线活力,彰显临水城市吸引力。

建设中,该项目基于原有自然生态机理,进行人工辅助修复,着力为原生动植物打造高价值栖息地。同时,融合莞邑文化,将滨江美景、江岸古塔的意象以现代设计手法表达,固堤绿岸、增彩增色,打造新时代东莞水乡美景。碧水绿岸与东莞水道特大桥的交相辉映,形成三江六岸滨水岸线示范段起点特色标志。目前,三江六岸滨水岸线示范段二期工程建设也正全力推进。

通过打造高品质的城市空间,吸引优质人才、承载创新资源,三江六岸滨水岸线建设也成为了万江乃至东莞城区不断拉动沿线土地功能转型、内涵升级,推动城市的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南方日报记者张仕婷)

    ------分隔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