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阳西锚定打造阳江“两个定位”示范区 高质量发展步伐铿锵有力

时间:2021-12-31 09:54:56来源:南方日报

今天是2021年最后一天。即将过去的2021年,阳西县锚定打造阳江“两个定位”示范区的定位,高质量发展步伐铿锵有力。

这一年,阳西县海上风电和调味品产业继续发展壮大,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这一年,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掀起建设热潮,为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这一年,坚决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深化推进疫苗接种工作,加大民生实事办理,全县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在即将到来的2022年,阳西县将按照省、市工作部署,加快打造现代生产体系、幸福生活体系、绿色生态体系,推动产业发展、宜居生活、绿色生态相生相融,以示范区的担当为阳江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交通更方便服务更高效

12月16日,对阳西地区群众来说是个重要的日子。作为阳西通向大湾区的大通道,阳茂高速“四改八”改扩建工程完工,宽阔的双向八车道开放通行,让阳西与大湾区之间的时空距离进一步缩短。

“去年开阳高速‘四改八’通车,今年阳茂高速扩建也通车了,我们从阳西去广州全程都是八车道,不仅驾车体验更加舒适,到广州的时间只需要3小时左右,比以前缩短了半小时。”家住阳西县城的吴先生表示。

阳西与大湾区的轨道交通联系也日益紧密。在县城附的江湛铁路阳西高铁站,乘坐高铁1小时50分钟左右便可到达广州南。此外,时速350公里的广湛高铁阳西段已全面动工,开通后,阳西到达广州或只需1个半小时。

港口建设也在全面推进。阳西县抢抓阳江港丰头作业区建设机遇,加快丰头作业区起步码头建设,推进港产联动的临港产业园建设。目前,丰头作业区F1、F2码头已立项,接下来推动F1、F2码头尽快动工建设,大力推动粮油加工、船舶维修等项目规划建设。

高速+高铁+港口,阳西正在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现代交通,全面融入“双区”建设。

在与“双区”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对接的同时,阳西也对标“双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特别是今年,阳西创新实施社会投资类工程建设项目“拿地即开工”举措,进一步精简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流程,全面提高审批效率,让企业投资建设项目报批建设更快捷、更便利、更高效。据了解,企业动工后,审批主管部门和质量安全监督等县相关职能部门按职责分工,对项目同步进行全程跟踪监督管理,及时指导、优先审批、主动对接动工项目完善相关审批手续,变事前审批为事后服务,大大缩减了中间流程。该县还持续实施企业服务“双员”制度,切实为企业纾难解困。

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海上风电并网食品项目汇聚

今年以来,阳西县以海上风电、食品调味品为代表的产业集群持续保持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特别是海上风电项目不断掀起投产并网的热潮,知名调味品品牌企业也加速向阳西聚集,有力支撑了全县工业的发展。

12月5日,随着最后一台风机的叶片徐徐转动,粤电阳江沙扒海上风电项目顺利实现全容量并网投产,47台海上风电机组源源不断把风能转化成清洁电能。粤电沙扒项目装机容量为30万千瓦,投产后年上网电量约8.23亿千瓦时,与燃煤电厂相比,每年可节省标煤消耗约25.9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2.43万吨。

12月25日上午,位于阳西沙扒海域的国内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场——三峡阳江沙扒海上风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项目总装机容量170万千瓦,共布置269台海上风电机组及3座海上升压站,每年可提供约47亿千瓦时的清洁电能,可满足约200万户家庭年用电量,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约400万吨。

截至目前,阳西海上风电总规划装机容量达730万千瓦,总投资1340亿元,由三峡、粤电、明阳、华电等龙头企业投资建设,全容量上网后预计年发电量约204.4亿度。其中,已动工项目共8个,装机容量280万千瓦。除已投产的三峡沙扒、粤电沙扒项目共200万千瓦项目外,明阳沙扒30万千瓦、华电阳江青洲三50万千瓦等海上风电项目正在全面建设中。余下深水区共450万千瓦项目于12月17日举行了动工建设仪式。该县提出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做大做强风电产业,积极争取阳江新增10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更多落户阳西,推动风电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打造千万千瓦级风电产业基地,成为阳江国际风电城的重要承载地。

海上风电开发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在阳西高新区绿色食品产业园,也是一派火热的建设和生产画面。已投产的厨邦、卡夫亨氏、美味鲜等调味品生产项目正加快生产,在园区三期、四期现场,金龙鱼金厨等在建调味品生产项目以及园区基础设施等工程正如火如荼建设中。计划总投资20亿元的致美斋项目已于今年8月11日拍地,项目完成立项。目前,阳西调味品产业已经集聚了卡夫亨氏、金龙鱼、厨邦、美味鲜、致美斋等国内外知名调味品品牌,并吸引了一批从大豆、盐、糖等生产原材料到玻璃容器、纸板等包装材料的食品加工上下游企业进驻,绿色食品产业正加快全产业链发展。该县继续扶持绿色食品产业做大做强,统筹2.7万亩绿色食品产业园规划建设,未来五年,计划引进食品行业龙头企业及上下游企业超100家,形成年产能超400万吨、年产值超百亿元的绿色食品产业集群。

群众获得感全面提升加大民生投入办好民生实事

今年以来,阳西县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全面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方面加大投入,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教育和医疗是群众最关注的民生需求。今年以来,阳西持续加大教育医疗软硬件建设。在阳西总医院中医医院迁建项目、阳西县总医院妇女儿童医院二期等现场,两家医院的门诊楼、住院楼主体结构都已封顶,明年可完工投入使用。届时,阳西县中医保健、妇女儿童保健能力将大幅提升。

今年以来,阳西县持续加大健康阳西建设,实施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全面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巩固全县疫情防控成果。以县域医共体试点为抓手,持续深化医疗体系改革,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用好“统招统管统用”制度,实施基层医疗卫生队伍业务提升工程,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

在教育投入方面,群众关注的阳西教育城建设每天都有新变化。目前,阳西县正加快推进外国语学校、丹江中学、东湖小学等14所中小学,以及城东幼儿园等14所公办幼儿园的新建、改扩建工程,切实化解“大班额”问题。

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全域自然村集中供水工程、引陂供水工程,新建规模3万立方米/日的陂底水厂并投入使用,为最后819条未通自来水的自然村共9.7万名村民通上了自来水;农村持续提升人居环境,全面推进自然村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实现农村生活污水的有效收集、处理,让全县农村“面子”更靓、“里子”更实;“阳西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建成8个镇社会工作服务站和23个村(居)社会工作服务点,为全县约2万名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提供政策落实、心理疏导、资源衔接、能力提升、社会融入等关爱服务;为解决残疾人生活不便问题,对全县有需求并符合家庭无障碍改造条件的残疾人共181户进行改造,大大改善了残疾人生活便利,提高生活质量;对全县11个国有农贸市场进行升级改造,不仅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还加大市场文明经营秩序建设,为群众打造更好的菜市场环境……今年以来,阳西以有力的举措,将民生实事办一件成一件,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推进“一网统管”纠纷就地化解

今年以来,阳西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展现新面貌。该县以创建省域治理“一网统管”县级试点为契机,加快“数字阳西”建设,打造“覆盖全县域、多行业联动”的数字化、智慧化“一网统管”新模式;全面推进安阳西、法治阳西建设,推动“六室合一”“智慧信访”信息化台建设,强化安志愿者队伍管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协同善治新局面。

该县以“一盘棋”思路,充分对接、运用省、市一系列数字化台,扩大数字化技术在阳西社会治理各领域的应用,全力推动“数字阳西”建设,一期项目重点推动数字党建、基层治理、数字环保、数字河长、数字教育、数字城管、安全生产、数字文旅、数字渔船、数字田长等16个行业应用。目前,“数字阳西”各领域应用正在全面推进,并取得了积极成效。其中,“数字渔业”是一项成功应用。在渔船管理中,阳西县应用了数字渔船系统,该系统依托5G、物联网等技术,并基于岸基通信网络和北斗定位(同时支持GPS)的渔船定位管理系统,将渔政监管部门、渔船和渔民家属紧密联系在一起。渔政监管部门可以通过数字渔船系统,实时掌握船舶的位置、进出港信息,让渔船监管更加科学、直观,可以针对台风等突发情况实施提前预警。

为使基层矛盾得到及时化解,让群众“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阳西县将党代表工作室、人大代表联络室、人民调解室、安志愿者服务室、公共法律顾问室、法官工作室结合在一起,打造了基层矛盾纠纷“六室合一”调解新机制,并招聘专职人民调解员以“和事佬”的身份,全力化解矛盾。截至目前,阳西县建设了157个“六室合一”基层矛盾纠纷调解联调室,统筹安排3511人进驻各镇、村“六室”参与矛盾纠纷调解工作。

今年以来,该县主动防范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执法司法、征地拆迁等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让群众切身感受到社会公正义。(●南方日报记者张俊)

    ------分隔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