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雄安新区印发《雄安新区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将围绕建设“绿色智慧新城”目标,全方位全过程推行绿色规划设计、绿色建造、绿色运维、绿色生活,着力降低建筑能源资源消耗与碳排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打造高质量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典范。
全方位高品质推广绿色建筑,打造“全绿”典范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雄安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绿色、智能、创新”要求,新区将高质量推动绿色建筑全面发展,推广新型绿色建造方式,促进绿色建材应用,建立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长效管理和市场机制,实现城乡融合,促进绿色建筑发展从“节能—零能—正能”到“全寿命期脱碳”的系统升级,形成“单体—街坊—社区—城区—城市”的绿色建筑创新性递进推广模式,高质量建成绿色智慧新城。
规模化推广高星级绿色建筑。《指导意见》明确了新建城镇建筑包括民用和工业建筑在内全面执行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标准,新建政府投资及大型公共建筑全面执行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启动区、起步区等重点片区新建建筑力争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到2025年,集中连片建成高质量绿色建筑,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蓝图初步形成。
大力提升新建建筑能效水平。雄安新区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在严格执行现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基础上,鼓励在“一主五辅”区域内大力推广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和零能耗建筑(以下通称“近零能耗建筑”),发展零碳建筑。到2025年,建成一批近零能耗示范工程,实现全区建筑能耗强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建筑能源消费水平接近或者达到现阶段发达国家水平。
大力支持绿色建筑与近零能耗建筑、零碳建筑、健康建筑、智慧建筑、装配式建筑等“绿色建筑+”融合发展。
探索开展绿色城市建设试点。在新建片区和组团范围内,全面开展绿色街坊、绿色社区、绿色生态城区创建行动,重点从低碳高效的市政设施、安全便捷的出行环境、活力宜人的邻里空间、健康舒适的绿色建筑、完善便捷的公共服务、智慧精细的治理模式、绿色低碳的社会人文等方面建设。到2025年,实现新建绿色街坊、绿色社区全覆盖,并创新性递进推进绿色城(片)区、绿色城市创建示范。
加快推进工程建设全过程绿色建造
日前,在雄安新区启动区装配式管廊示范项目现场,大吨位整体式预制拼装综合管廊正在安装。
“我们将积极响应国家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倡导,进一步研究长节段、大吨位整体式预制拼装综合管廊施工工法,提升管廊建造质量,完善预制、拼装工艺,不断突破管廊建造装配化尺度及工艺创新。”雄安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指导意见指出,要加快推进工程建设全过程绿色建造,大力推进绿色建造示范工程创建行动,鼓励新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推广绿色化、工业化、信息化、集约化和产业化新型建造方式,加强全过程绿色统筹,强化技术创新和集成,实施精细化设计和施工,实现全过程绿色效益最大化。
《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打造一批绿色建造系统化应用场景,建立形成新区绿色建造的技术体系、管理体系、实施体系和评价体系。
大力推广装配式建造。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鼓励工业建筑、医院、学校等公共建筑优先采用钢结构,积极推进钢结构住宅和农房建设。在工业建筑、低层公共建筑和住宅及平改坡等工程中积极推广使用现代木结构。鼓励全面推广应用预制内隔墙、预制楼梯板、预制楼板、市政预制构件,不断提升通用部(构)件工厂化标准化生产水平,推动形成绿色建造完整产业链,推动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到2025年,建成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装配式建造的绿色建筑示范项目。
全面推动信息技术集成应用。在新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中全面推广BIM等技术在新型建筑工业化全寿命期的一体化集成应用,提高建筑行业全产业链资源配置效率,积极推动5G、物联网、智能建造等信息技术在建筑中的集成应用,开展“5G+智慧工地”试点示范、智能光伏应用示范,提升建造信息化水平。
加快推广绿色建造技术。全面推进建筑、结构、机电、装饰等多专业绿色协同设计,实现建造全过程一体化绿色统筹,推进施工现场垃圾减量化与资源化循环利用,研究推广建造过程碳排放准确监测与核查关键技术,推进碳排放数据公开透明化。
积极推广绿色建筑技术应用和示范引领,打造“雄安示范”
日前,国网雄安综合能源公司与澳大利亚一公司签署完成《国际可再生能源证书(I-REC)项目购买协议》,将京雄城际雄安站站房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67.5万千瓦时上网发电量形成的碳资产出售给对方,可抵消二氧化碳排放约465吨。这是国网雄安综合能源公司首笔碳资产全球交易,也成为雄安新区首笔国际绿证业务。
快速提升可再生能源应用水平。《指导意见》提出,在中低层住宅、酒店、学校建筑中积极推广太阳能光热一体化技术;大力发展光伏瓦等建材型BIPV光伏技术在城镇建筑中一体化应用,支持有条件的建筑开展分布式光伏开发应用试点;鼓励采用地热资源、再生水源及余热等热泵技术,解决建筑采暖等用能需求;加强智能电网建设,鼓励新建项目采用光储直柔技术,提高建筑电气化应用水平。到2025年,建成一批利用可再生能源的零碳建筑示范项目,尽早实现建筑领域的碳达峰、碳中和。
不断提升绿色建材应用质量和水平。政府投资和使用财政性资金的新建工程全面采用绿色建材,引导和鼓励市场投资项目积极使用绿色建材。推进结构基础和装饰装修材料全面使用绿色建材,制定新区建材推广和淘汰目录,实施绿色建材认证制度,构建绿色建材选用、监督管理和质量追溯机制,推进绿色建材提供碳足迹指标,不断提升绿色建材应用和管理水平。到2025年,新建建筑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到70%以上。
奋力打造绿色建筑“雄安示范”。开展零碳建筑技术示范,综合应用财政奖励、绿色金融等激励手段,推动新建学校、医院、办公、居住等项目开展零碳建筑示范,形成适用于新区的零碳建筑技术体系。开展绿色建造与绿色建材应用示范,争创国家绿色建造试点示范。推进绿色低碳健康宜居示范区建设,在重点片区等新建片区以创建绿色街坊、社区为基础,打造可达性强、服务精准、功能复合、开放安全、舒适便捷的绿色低碳健康宜居示范区,争创国家绿色生态城区、绿色城市试点示范。
根据《指导意见》,到2022年,雄安新区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机制初步形成,试点示范项目取得显著进展。到2025年,高品质绿色建筑全面推广,绿色社区全面创建,建成一批标志性项目,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长效机制逐步完善,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河北日报记者 张伟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