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1至12月,全市贷款新增1263.59亿元,同比多增163.75亿元,12月末贷款余额7203.60亿元,同比增长21.27%,增速居全省第1位;全市存款新增905.71亿元,同比多增178.58亿元,余额6862.30亿元,同比增长15.21%,增幅居全省第1位。
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本,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去年以来,我市深入实施融资畅通工程升级版,出台金融支持创新创业创强、制造业普惠小微企业贷款补助等专项政策。在全省首推农业“标准地”使用权和农业生产设施产权抵押贷款试点,配套贷款风险补助政策,累计为农业“标准地”项目和生产设施发放抵押贷款1.89亿元。
2021年12月28日,全国首个县级竹林碳汇收储交易平台——安吉两山竹林碳汇收储交易中心正式上线,并发放了首批碳汇收储交易金和碳汇生产性贷款,让“用空气换真金白银”不再是天方夜谭。
当天,安吉县梅溪镇梓坊村以7195亩竹林30年碳汇收益包装项目,拿到了365万余元的碳汇共富贷。“这笔钱真是及时雨,村里准备先修林道,剩下的钱用于竹林抚育经营。”村党支部书记钱茂森表示,银行针对村集体和农户推出的碳汇共富贷,解决了竹林建设的资金难题,打开了竹林这座“绿色银行”的致富密码。
政府性融资担保被称为“信用放大器”和“金融稳定器”。“发展政府性融资担保,有利于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激活小微和‘三农’金融的‘一池春水’。”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湖州率先完成市县一体化的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体系改革,出台资本金补充、保费补助、风险补偿、绩效考核、尽职免责等五大机制。截至去年底,全市政府性融资担保余额达到31.6亿元,同比增长135%。
凭借300万元“种植保”担保贷款,湖州稻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快速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进一步稳定和优化了粮食生产。“这笔担保贷款利率低,为企业节省了不少融资成本,从申请到放贷才用了3天。”该公司负责人说,以往,农业企业难以通过市场途径获得融资或者需要付出较高成本才能获得融资,而政府性融资担保解决了这一历史性难题,为“三农”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在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的同时,湖州全面优化金融营商环境,在全省率先启动企业便捷获得信贷“一件事”改革,通过数据共享、线上办理、无证明改革、流程再造等方式,规范企业申请贷款材料、流程,组织银行落实公开承诺,破解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在申请贷款过程中遇到的资料多、签字手续多、跑腿多等融资难题。
企业首次借款申请签章材料件数压缩至10件以内;循环再贷业务审批时间不超过5个工作日……日前,首批15家银行已发布公开承诺,增强信贷服务透明度。据此,企业获得信贷的签章申请资料数、跑腿次数、办理时间平均压缩50%以上,变“人跑腿”为“数据跑腿”。
今年,我市将紧扣金融支持建设共同富裕绿色样本,全力争创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示范区这条主线,深入实施企业融资畅通、绿色金融创新突破、资本市场扩容提质、数智绿金改革赋能和金融风险防范化解等专项行动,加快构建与高质量赶超发展相适应的金融供给体系、与绿色低碳转型相协同的金融创新体系。(记者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