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马山县古零镇安善村200多亩茶园里,村民们正趁着晴好天气采摘“新年第一捧新茶”。
“种茶叶一亩能赚万把块,到茶厂务工每天也能挣几百元。”安善村村民卢飞艳说。据测算,随着新种植的茶园投产和当地茶品牌的日趋成熟,未来两年内该村茶产业产值将达到600万元。
产业的发展带富了百姓、扮靓了乡村,夯实了乡村振兴的基础。按照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要求,马山县以列入自治区第二批乡村振兴改革集成试点为契机,立足生态优势、推进产业融合,不断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1农业高质高效建设区域性制种大县
1月8日,马山县现代种业科创中心迎来“贵客”: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罗锡文教授率领的团队在走访了该县优质稻育种基地后来到这里,就杂交香稻品种选育与示范基地建设、机械化育种等内容,与当地政府和企业家代表座谈。
罗锡文表示,团队将加强与马山县合作,从提供优质品种、优化栽培方法以及机械化、无人化技术等方面支持马山县种业发展。
“马山县耕地资源比较匮乏,更适合发展‘特精专’类型的农业。”马山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肖松告诉记者,该县把握我国种业发展的契机,于去年9月挂牌成立了现代种业科技创新中心,围绕马山黑山羊、里当鸡、水稻(香米)、粮饲兼用玉米、旱藕等地方优势品种,建设以地方特色产业为主导、引进种业企业为主体、良种繁育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力争成为区域性制种大县。
近年来,马山县因地制宜,优先发展优质高效的集约化农业,瞄准产业链主要环节集中发力,传统农业产业焕发新的生机。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马山黑山羊为例,在育种环节,该县已落实年存栏2000只能繁母羊的育种场基地用地,建成5个马山黑山羊规模化养殖示范基地,带动发展100个黑山羊养殖户;加工环节,建成年屠宰量达12万只的马山黑山羊屠宰加工生产线以及仓储物流基础设施,培育壮大了多家主打黑山羊休闲食品和冷链食品的企业;包装销售环节,线上线下销售同步推进,羊肉汤、羊蹄等罐装食品远销全国各地。
2乡村宜居宜业构建机制提升群众参与度
“收到万荣花老师的捐款,大家都很感动。”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的路怀金在马山县乔利乡东良村担任村党总支部书记助理已有一年多时间,不时通过微信朋友圈分享驻村工作动态,前不久,远在千里之外的万老师了解到东良村的发展变化后,捐资1万元用于该村的乡村振兴事业。
为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乡村风貌,群众积极主动捐款捐物、投工投劳的事例在马山县举不胜数:林圩镇兴隆村真稳屯的返乡青年筹款近4万元,用于改造屯内一小段便道;乔利乡古楼村塘鸡屯村民主动切除自家房屋一角,让出3米宽的路面空间;白山镇内学村塘学屯村民自己动手扮靓村屯,依托游泳池和周边的花果园林发展旅游……
群众的热忱源自党委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正向激励。近年来,马山县编制了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构建乡村风貌规划、改造、整治一体化机制;组建“党干群同心”突击队、运用“三师”(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队伍专业技术指导,实施差异性奖补政策、建立“红黑榜”制度,全方位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正在建设的高铁马山站,为该县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马山县将高质量完成高铁新区建设,同时推进发展合作新区和乔老河片区,建设古零生态宜居特色小镇、周鹿马山次中心发展镇、金钗桑蚕商贸发展镇、永州产业融合发展镇4个重点乡镇。
3农民富裕富足以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
1月12日,5辆满载沃柑的大货车从马山县出发。这批沃柑是东风公司采购的消费帮扶物资,总价值逾160万元。“在东风公司的帮助下,我们流转土地1500多亩,年吸收脱贫劳动力1.6万多人次,仅劳务费一项就超过250万元。”马山县华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罗永翔说。
与此同时,在马山县云上瑶乡种养专业合作社工作的40多名当地村民也拿到了合作社发放的“年终奖”。
为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不断缩小地区、城乡的收入差距,马山县正在不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同时盘活农村资源资产、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不断提高农民收入。
古寨瑶族乡本立村古朗屯发展金银花相关产业,仅此一项每年给当地村民带来逾200万元收入;古零镇乔老村通过发展沃柑、蜜柚等种植业和旅游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3年的3200元增加到如今的1.4万元……
2021年底,马山县又出台相关政策,对积极发展蓝莓种植的种植大户和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给予资金补助。马山县县长韦佳表示,该县将牢固树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理念,全面提升乡村“形、实、魂”,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业兴人和、特色彰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本报记者孟振兴通讯员黄慧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