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两个月,编织销售了1200多对花篮,收入3万多元。”天等县小山乡胜马村玉屯村民黄月花说。
黄月花擅长编织竹制花篮,不仅自己编织,也带领15名村民一起,平均每名村民每月增收1000多元。黄月花获评为小山乡“乡土人才”,并被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
近年来,天等县探索推行农村基层党员、乡土人才、村规民约“微积分”量化考评管理,激发广大党员和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微积分”凝聚乡村治理“大合力”,推动乡村振兴大作为。
1促进基层党员发挥先锋作用
吴开荣是天等县宁干乡龙盛村山偶屯9名党员中特殊的一名。
年近50岁的吴开荣,身残志坚,无偿帮助全乡残疾人领办残疾证,每月还领办村里乡村振兴项目指标20个,并出色完成。
在吴开荣的感召下,山偶屯还涌现出特色种养能人党员吴开文、乡风文明宣传者党员冯青兰等,在他们先锋作用的引领下,山偶屯通过了“四个好·宜居乡村”示范屯市级验收,村党支部荣获天等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一名党员就是一粒先锋种子,一个党组织就是一个坚强堡垒。天等县通过推行基层党员“微积分”管理,破解“农民不像农民、党员不像党员”等作用发挥不明显的问题。
基层党员“微积分”管理包括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其中共性指标为“必修项目”,内容包括参与党内政治生活等8项;个性指标为“选修项目”,包括认领村屯事务、引领产业发展、带动乡风文明、结对帮贫济困等15项内容,每名基层党员每月认领指标清单20条,每条赋分5分,总分为100分,得分情况于月初在村屯醒目处进行公示。
对季度积分平均得分在90分以上的基层党员,在党员大会上公开表扬鼓励,并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得分在70—89分的基层党员由党支部书记对其进行谈心谈话,敦促提升;得分70分以下的基层党员,在党员大会上进行公开通报,由党支部书记开展谈话提醒,督查整改。
“微积分”管理,让基层党员服务群众“有岗有位有为”。据统计,基层党员“微积分”管理制度推行以来,天等县3002名农村基层党员共为群众办实事3万余件。
2激发乡土人才潜在活力
“5个泥瓦匠,帮我们节省了30多万元。”天等县福新镇黎亮村党总支部书记赵绍求,站在刚刚装饰一新的楼房前介绍。
在正在进行的风貌改造中,黎亮村小罡屯组织屯里5名泥瓦匠,用两个月时间完成了全屯64间民房室内装修改造,既节省了项目资金,又加快了施工进度。
“现在这5名泥瓦匠都拿到了100分的积分。”赵绍求说,黎亮村将优先推荐他们参加县级集中培训班,并将其中两名年轻人作为村屯干部后备力量进行培养。
乡土人才是农村党员队伍和村屯组织的后备生力军,是乡村振兴建设中不可忽视的群体。该县开展乡土人才摸底建库工作,把各村具有一技之长的“土专家”“田秀才”“农博士”“能工巧匠”摸排出来,建立乡村屯三级乡土人才库,纳入组织视野。目前,全县在册在库的乡土人才2.1万余名。
对摸排出来的乡土人才,天等县采取细化出特长传承、引领带动、服务群众、靠拢组织四大方面能力20条评分细则,每条赋分5分,满分100分。每半年对乡土人才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分,从高到低推荐乡土人才优先参加学历技能培训等。
推行乡土人才“微积分”管理,有效激活村屯潜在生产力力量。据统计,去年以来,天等共有2000多名表现突出的乡土人才纳入乡村两级的组织视野进行培养。其中,推荐入党35名,推荐参加学历技能培训63人,优先安排发展项目资金750万元。
3推动村规民约有效治理
龙岩社区是天等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小区,近9000名来自全县各乡镇的群众汇集在一起,不同方言、不同习俗,增加了社区治理的难度。
“我们社区通过开展村规民约‘微积分’管理,极大提升了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管理的积极性,社区治理面貌得以改观。”龙岩社区党支部书记许增元说。
该县围绕“勤劳致富、诚实守信、尊师重教、孝老爱亲、红白理事、好人好事、善行义举、环境卫生”八大内容,细化制定出村民公约50条,在125个村(社区)普及推广。其中将助人为乐、勤俭节约、尊老爱幼、讲文明、参与村屯公共事务、带头发展产业等内容列为正向加分项40条;将打架斗殴、铺张浪费、酗酒闹事、不参加或抵制村屯公共事务等行为列入扣分项10条。每条赋分正负2分,满分100分。
在推行“微积分”管理中,该县组建以村屯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六老”成员、村民理事会成员为主的乡风民俗纠察队,以户为单位,对家庭成员的行为表现进行每月一评,家庭成员的平均得分为最终得分。评分结果进行公示,并记录到农户的积分“银行卡”,农户可凭积分到当地“爱心超市”兑换生活用品,补贴家用。
推行村规民约“微积分”管理,有效激发了村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主体意识,推动村民共建共享新时代乡风。去年以来,全县38个“爱心超市”共投入物资450多万元,兑现积分75万余分,受益人口2.3万余人。(本报记者陈明桂通讯员李志高杨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