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润大地,植树正当时。
连日来,宁明县桐棉镇那旭村浦峙屯周良武夫妇趁着好天气,在自家山林地忙着种植桐棉松树苗。
在宁明,像周良武一样,许多村民“靠山吃山”,大力发展桐棉松产业,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
桐棉松是马尾松优良地理种源之一,因种源地位于桐棉镇而得名,被专家推崇为全国马尾松优良树种。
近年来,宁明县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围绕“林以种为先、发展靠科技”的产业发展思路,着力推动桐棉松迈向现代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种植桐棉松已成为全县林农增收的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宁明县被国家林草局授予“桐棉松之乡”称号。截至目前,该县桐棉松种植面积达123万亩,每亩年均增收约2300元。今年一季度全县新增桐棉松种植面积3万亩。
1科技赋能林农种植热情高
产业要发展,良种是关键。为做大做强桐棉松产业,宁明县切实加强良种选育,大力推进种苗一体化进程。
2020年,宁明县桐棉松产业星创天地在广西派阳山林场农业科技园区应运而生,是广西唯一一家以桐棉松为主题的平台,旨在保护和利用桐棉松种质资源,促进桐棉松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发展。
该平台负责人安冰介绍,桐棉松产业星创天地建设分为核心区和辐射区,其中,桐棉松良种繁育标准化示范基地2000亩、桐棉松种植标准化示范基地3000亩。
近年来,通过科技项目的实施和推广应用,宁明县桐棉松产业星创天地在良种选育、栽培技术等方面成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有效地解决农林产业发展中的共性难题,技术水平在同行业属领先地位。
2021年,桐棉松产业星创天地培育桐棉松优良苗木80万株,推广应用良种苗木36万株、良种种子175公斤,累计推广造林面积9万余亩,遗传增益率20%以上;通过现场授课、林地现场示范、全程技术指导,创业人员参训率100%全覆盖,年度推广科技成果全覆盖。
有良种和先进种植技术作支撑,进一步激发群众发展桐棉松的动力和信心。“我们家有八角林80多亩,今年打算种植桐棉松60多亩。”周良武信心满满地说。
今年一季度,宁明县新增桐棉松种植面积3万亩,辐射带动县外桐棉松种植面积达6.5万亩。
2链条完善带动就业促增收
在桐棉镇那么村枯果屯,凌品球是较早发展桐棉松的村民之一。几年来,他在自家责任山陆续新种桐棉松70多亩,加上原有的30多亩,目前累计种植桐棉松100多亩。
“看着种下去的松树苗一天天长大,心里真是欢喜得不得了,以后这些松树就是我们的‘摇钱树’了!”每每跟人谈起,凌品球的脸上写满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种植桐棉松这种“摇钱树”的不仅是凌品球一人。那么村两委干部白天下地、晚上走村串户,积极宣传林木业种植,发动广大群众种植桐棉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该村种植桐棉松面积2.36万亩,户均种植面积44亩,户均年产值6.6万元。
如何让种植户的憧憬变为现实?关键是完善产业链。近年来,宁明县积极推进“星创天地”建设,打造桐棉松“良种选育—苗木培育—示范推广—木材加工—产品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目前,全县新增桐棉松人工林共8万亩,森林蓄积量63.9万立方米,总产值达到2.5亿元。2021年,直接辐射带动创新创业人员110人,共创收660万元,人均创收6万元;实现年培训高素质农民、职业农民和大学生共计300人次以上,累计带动就业5000人以上。
3厚植优势深耕产业强品质
2021年,宁明县年产松脂约14万吨、总产值约21亿元,木材采伐量约150万立方米,木材加工企业37家,规模以上企业15家,零散加工企业22家,年生产能力约为56万立方米、产值20亿元。全县建有1家木材交易中心、4家木材交易市场……一串串数字映射出宁明培育精深加工产业,拉长林业产业链条的强劲势头。
宁明是广西林业大县,把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显得尤为重要。宁明县林业局局长李林雄说,该县深入实施科技兴林发展战略,积极引进优秀的林业技术专业人才队伍,突出林化产品精深加工领域产品研发创新,提升产品生产工艺水平。该县通过与广西大学、广西林科院等相关科研单位合作,组建宁明桐棉松产业发展科技团队,建立健全了宁明桐棉松科技推广体系。同时,加大品牌创建,开工建设祥盛绿色板材产业园项目,其中,一期项目已建成投用。到2024年,整个绿色板材产业园建成后,预计工业产值超30亿元,直接带动1200人就业。
李林雄说,通过技改,进一步提高了全县林产品质量,推动精深加工转化增值,提高产品综合开发利用率,延长加工产业链。
此外,宁明充分用好现有桐棉松等资源,加强林业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力度,通过建设林业产业加工园区,大力培育人造板、高端家具等林业产业,大力引进高附加值、产业链长的木材深加工企业,推动全县木材规模化、集群化发展,逐步形成以木材原料、单板、人造板、家具家居等为一体的木材加工全产业链。目前,年产20万立方米高档家具板、北江木材交易市场暨初加工和中林木业等项目已相继开工建设。预计三年内,全县林业种植、木材采伐、木材加工等林业产值超过100亿元,实现宁明第一个百亿元产业“零”的突破。(本报记者管林华通讯员黄浩能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