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江碧水潺潺,沿岸柳枝摇曳,鹭鸟翩飞;晨曦中的体育公园,人们悠然慢跑、健身,居民区沿街店铺,飘散出牛肉干面的香味……
4月初,走进奉化城区北部的岳林街道金钟片区,便感受到现代城市的满满活力和生活“烟火气”。
金钟片区,因县江边的金钟塔而得名,是人口较为集中的新兴城市社区。去年年底,金钟片区被列入浙江省首批城市风貌样板区城市新区类试点。
奉化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日前,金钟片区风貌样板区建设方案已初步完成。通过整体风貌整治提升,新旧协调、多元统一,突出多元混合、健康生态、智慧未来三大特点,凸显城市公园和沿县江水域的绿色生态优势,将金钟片区打造成为健康活力的城市“大客厅”。
凸显运动元素
打造滨江健康休闲带和城市运动核心
金钟片区西至县江、南到大成路、东至金钟路,呈一个梨形,区域内有东郡尚都、中央花园、丽江名庭、金钟小区、时代望府共5个居民小区,常住人口1.1万余人。
在岳林街道工作人员陪同下,记者从东郡尚都小区往西,经长汀路来到县江边。住宅小区主要集中在片区北部,南部和沿江区域是大片的公园绿地和运动休闲区,有奉化区体育馆和在建的奉化体育中心以及设施完善的沿江健身步道。
岳林街道何旭朝介绍,金钟片区是城市文体中心区与生态文化区的重叠区,在风貌样板区建设中,尤其突出体育运动这一特色,依托奉化体育中心和周边的仁湖公园、金钟塔以及奉化文化中心等,把金钟片区打造成为集生态、文化于一体的城市活力片区。
去年年底,奉化体育中心附属配套工程及体育健身公园正式完工并投入使用,配置了休闲娱乐健身区,还有笼式足球场、室外篮球场、门球场以及轮滑等运动锻炼区,很快成为一个网红运动打卡地。
目前,投资5亿多元的奉化体育中心项目已进入后期建设阶段,7000个座位的体育场、700个座位的游泳馆(含网球馆)等主要建筑已容貌初显,呈现柔美的曲线,体现了奉化当地的“山海文化”特征。
奉化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金钟片区改造要构建“一心一带,三轴两片”空间结构,通过“滨江公园提升与文化标识创建”“新区门户树立与体育中心建设”,打造一条滨江健康休闲带和一个城市运动活力核心。
滨江公园改造着重于三道融合、活力提升和夜景提升,将休闲步行道、健身慢跑道、单车骑行道三者融合,打造集观光、休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公共生活空间,并在滨江绿道增设互动设施,提升原有休闲型景观节点。
特色街道更新
构建未来社区和综合服务两大片区
在东郡尚都小区中,有一个奉化区目前唯一的邻里中心。建筑面积200多平方米的两层楼房里,先后进驻了10多个社会组织,以“童梦亲子俱乐部”为品牌,培育出金钥匙科技营、金兰馨亲子阅读、郁金香儿童乐园、金银花小儿按摩、金手指绘画坊等“七朵金花”。
记者采访时,因为疫情防控需要,这些活动暂时停止,但看得出各项设施相当完善。年逾古稀的居民应城帮大伯说,社区里活动很丰富,小孩子特别喜欢,“生活在这里,挺惬意的”。
金钟社区党总支书记谢亚宏告诉记者,金钟是奉化最年轻、最具活力的社区,居住的绝大多数是中青年家庭,居民的文化程度高,居民对社区服务提出高要求。“我们以亲子教育为‘突破口’,发掘能人,把尽可能多的居民拉进社区建设‘朋友圈’。”谢亚宏说,社区还开辟了“法制守护”“德艺双馨”“诗意墨香”等多个阵地,探索新型文明创建之路,努力实现“金质服务暖民心,钟情和谐睦邻里”。
在金钟片区风貌区建设中,奉化将实施城绿相容、民生固本、文化铸魂、运营创新四大提升策略。依托现有建设基础,通过“特色街道更新”、未来社区营造、配套设施完善以及数字智慧治理,打造斗门北路智慧生活体验轴、沿大成路和长汀路形成两条特色街道体验轴,并构建未来社区、综合服务两大片区。
这其中,金钟未来社区的建设是重头戏。何旭朝介绍,金钟社区是宁波的品质社区之一,但辖区中的5个住宅小区,既有高档商品房新小区,也有城市拆迁安置老小区,差异比较大。而居民反映最强烈的是停车难,另外社区周边缺少大医院,看病不太方便。
“在未来社区建设中,我们计划通过数字化、人本化、便利化三个手段,打造未来治理、未来教育和未来医疗等应用场景,提升社区居住品质。”何旭朝说。
以人为本,构建共建共享、数字智慧的运营创新机制。金钟未来社区将搭建GIS智慧大屏,展示社区各项相关数据,依托社区文化站、奉化体育馆、邻里中心等基础设施,融入“停车助手”“智能门禁”等数字化设施,全方位改善服务,缓解停车难。积极吸引居民参与自治、公益活动等,构建党建引领的“政府导治、居民自治、数字智治”的治理场景,使数字化建设覆盖范围超65%。
借助辖区内龙津实验学校、社区“儿童之家”平台等优质教育资源,培育富有社区特色的亲子活动、社区大学,将金钟社区打造成“第二校园”。引入新的配送力量,扩大现有的街道老年食堂服务半径,让金钟社区老人能享受到送餐服务,提升居家养老品质。
此外,针对看病难问题,将整合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医务志愿者等医疗资源,计划开辟200余平方米的沿街用房,建设智慧医疗服务中心,实现医务人员上门送健康,打造自助微诊室等,有效改善社区居民医疗条件。(记者余建文通讯员吴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