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阳县确保粮食种植面积和粮食产量“双增长” 大力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和耕地提质改造

时间:2022-04-27 13:59:17来源:广西日报

4月14日,风和日丽。宾阳县古辣镇不丈垌连片种植的水稻田间,该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查看水稻生长情况。这片一望无际的稻田,数百年来一直是周边城镇居民赖以生存的粮仓;随着古辣香米产业核心示范区的加快建设,不丈垌已日渐成为当地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促进产业融合的代表,不时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同仁和媒体记者到此参观学。“我们正在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将这一带整理成每块10—20亩的标准化农田,以利于推进机械化生产。”该负责人表示。

在今年3月召开的宾阳县农村工作会议上,宾阳县主要领导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农业稳县战略,大力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和耕地提质改造,加快种植业提档升级,坚决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宾阳县在落实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的同时,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实现了粮食种植面积和粮食产量“双增长”。2021年,该县完成粮食种植面积112.87万亩,全县粮食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36万吨左右,为端牢“中国饭碗”、保障粮食安全贡献了宾阳力量:

守好“饭碗田”。收割机加装粉碎装置,每台可获得相关补贴1000元;废弃的桑枝秸秆,用来种植食用菌……在宾阳县,农作物秸秆还田、回收利用已初步形成产业链,在培肥耕地的同时从源头上阻断了秸秆焚烧的危害。年来,该县创建标准化绿色高效技术示范区15万亩,秸秆还田面积达41万亩,禁烧区域内农作物秸秆基本实现全域全量利用。该县还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严格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目前全县已建成高标准农田58.3万亩、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44.8万亩,进一步优化了粮食生产条件。

做好“科技功”。“从育秧到烘干,6个水稻生产全产业链均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操作。”在宾阳县中华镇育才村委老上卢村的水稻示范种植田,宾阳县联丰合作社理事长郑成功介绍说,种田十几年,他深切感受到机械化、科技化带来的巨大变化。年来,宾阳县大力普及机械化运用,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达89.48%,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1.11%;连续多年承办南宁市“看禾选种助农增收”科技服务活动现场会,在广西率先建成优质稻全产业链智能管理台,有力推进了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加速融合发展;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共建“古辣香米研究院”,与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建立宾阳工作站,构建产学研合作台……产、学、研、用、推一体化的“科技功”,已成为推动该县粮食生产的强大引擎。

建好“产业链”。走进位于古辣镇的宾阳县鸿发米业有限公司,由该公司与周边11个村(社区)抱团发展、共同投资1300万元打造的古辣“稻花香八宝”健康食品(大米制品)加工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据公司负责人覃祥生介绍,该项目将采用古辣香米生产米饼、米粽、米粉、米酒等大米制品,预计投产后可实现年营业额4800万元,在延伸产业链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周边种植户的收益。年来,宾阳县不断扩大国家地理标志“古辣香米”品牌优势,从“零敲碎打”发展到“综合统筹”,延展种苗、种植、养殖、秸秆综合利用、科研、康养、文旅、食品加工、设备制造、农业机械、环保、物流商贸、社会化服务等“大米+”全产业链,并完善一批以香米元素为主的民宿、农家乐、农事体验区等旅游新业态,实现香米种植从传统的“靠天吃饭”到“靠链增收”的华丽转身。

今年,宾阳县还将大力推进2万亩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加大耕地撂荒治理力度、建设5万亩高标准农田,打造“中国广西宾阳农谷”,同时强化粮食生产技术服务、培训,加强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防控,落实惠农政策、促进粮食稳产增收,确保2022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粮食产量实现“双增长”。

    ------分隔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