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全力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城市 以“小指数”撬动“大治理”

时间:2022-05-23 10:10:14来源:南方日报

“治大国如烹小鲜”,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治国理政经验。治理广州这样常住人口超2000万的超大型城市,也要有如此智慧:掌握火候、守正创新。

2020年以来,广州将加快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作为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全力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城市。试点创建各项工作有序有效推进、亮点纷呈:“广州街坊”、城市最小应急处置单元、“有事好商量”协商台、市域社会治理“红棉指数”、见义勇为工作等一批社会治理创新做法得到中央和省有关部门充分肯定。

试点工作高质量推进,为千年商都赢来沉甸甸荣誉:2019、2020年连续2年在安广东建设考评中名列全省第一;2018、2019年在法治广东建设考评中蝉联全省第一,2020年位居全省第二。天河区去年底被授牌命名为“安中国建设示范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可持续、更有保障,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年轻人选择来广州干事创业。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南粤大地,越来越多的地市瞄准“努力把广东建设成为全国最安全稳定、最公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这一宏伟目标,因地制宜、守正创新、久久为功,持续加强和创新市域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一线案例

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红棉指数”

以“小指数”撬动“大治理”

广州作为实际管理人口逾2000万的超大型城市,人流、物流、资金流极其庞大,社会治理单靠“铺人力”“用蛮力”并不能解决问题。2021年以来,广州市从提高社会治理“精准化”水入手,创新推出市域社会治理“红棉指数”。

“红棉指数”由广州市委政法委牵头,通过“5+1”指标体系,以“小指数”撬动“大治理”,动态监测全市各行政区的社会治理状况、及时发现补齐治理短板,助力提升广州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广州样本”。2月25日,广州市域社会治理“红棉指数”首次发布会成功举办。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肖滨认为,“红棉指数”突破了行政区划、科层体制、信息壁垒、制度障碍等结构约束,能够为决策者对宏观趋势与微观事件的准确研判与精细指挥提供向导作用。广东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陈晓运认为,“红棉指数”推动公众、媒体、专家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真正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增强导向

打造“5+1”指标体系

2020年,广州被确定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之一。广州市委、市政府将打造“红棉指数”作为整体提升超大城市治理体制现代化水的前瞻抓手,市委全会部署“红棉指数”设计发布工作。

——指标设计上,突出体制特征。打造“5+1”监测指标体系,其中“5”指社会安全度、法治保障度、德治建设度、公众参与度、智慧支撑度等市域社会治理五大评测维度。“1”指市域社会治理风险预警维度。首期“红棉指数”以2021年度为监测时段,设置29项二级指标、132项三级指标。

——监测对象上,突出整体提升。通过监测11个行政区,促进全市社会治理整体水的提升。2021年度测评总榜结果显示:越秀以84.04分居榜首,荔湾以81.98分紧随其后,黄埔以81.83分排名第三,共有5个区的综合得分在80分以上。

——数据来源上,突出市域层级。各项指标数据来源于市直党政部门官方报送的原始运行数据,市域社会治理风险预警维度数据通过大数据抓取获得,有效避免指数结果的人为干预。首期采集18个市直部门共1452条官方数据,全网抓取超过9万条舆情数据,通过数据计算、分析,形成监测报告。

——台支撑上,突出数据联通。依托数字赋能,紧扣“红棉指数”指标体系、监测结果、风险预警等元素,建设并上线广州市域社会治理“红棉指数”预警监测系统,初步实现社会治理指标数据智能报送、监测结果智能计算和自动生成、季度数据动态监测和滚动展示、助力风险预警研判和辅助决策指挥四大功能。

突出特色

8个维度监测治理风险

“红棉指数”立足广州作为超大城市、国家中心城市、省会市和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的区域“首位度”,突出广州特色、红色特征、湾区特质。

“红棉是广州市花,取名‘红棉指数’具有很强的广州特色。”广州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解释,红棉5片花瓣象征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过程中,注重发挥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5方面作用。

其次,体现红色特征。“红棉是党旗的颜色,象征党委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体制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同时,红棉又称‘英雄花’,象征广州从现代革命策源地到改革开放试验田的红色基因底色。”上述负责人说。

笔者了解到,“红棉指数”的湾区特质体现在,充分发挥大湾区媒体资源集聚优势,以房屋土地征收、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等8大重点类型事件所引发的纠纷为监测对象,通过媒体大数据抓取网络海量数据,从总体态势、舆情峰值、压力地图、事件烈度等8个维度监测社会治理领域风险,服务大湾区稳定健康发展。

确保实效

压实各级各部门主体责任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红棉指数”突出测评问效,实施目标管理,以此不断压实各级各部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主体责任。

——盯紧民生热点。广州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红棉指数”抓住人身安全、“舌尖上”的食品安全、“钱袋子”的安全财产、校园安全、交通安全等市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定期发布指数监测情况,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打通治理堵点。通过动态监测,及时发现、评估全市社会治理问题,破解社会治理领域难题,指引各区各部门补短板、强弱项。“以这次的报告为例,五个评价维度中,荔湾在社会安全度、德治建设度等一、二级指标中排名靠前,但在智慧支撑度方面不尽人意。”荔湾区委政法委副书记王勇波说,荔湾区将持续深化“综治中心+网格化+智能化”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水

——推广特色亮点。通过指标体系,深度挖掘全市社会治理的政治优势、体制优势、机制优势和工具优势,大力培育社会治理创新项目,对标高线争创特色亮点,积极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广州样本”。

——辅助决策重点。发挥“红棉指数”对社会矛盾风险预测、预警、预防作用,提供风险研判依据;定期发布指数监测结果,为各区、市直相关单位统筹开展工作、解决重点问题、合理配置资源提供决策指挥参考。

——紧扣安焦点。突出结果指标监测,依托社会治理客观数据基础,切实增强化解重大矛盾、应对重大风险能力。

“红棉指数”正积极助力广州市域社会治理工作。天河区猎德街党工委书记李明说,基层工作遇到“老大难”问题、行政手段进入“窄胡同”时,可以通过和智库中的理论专家、媒体专家、基层实践专家“多方会诊”,共同寻找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他希望“红棉指数”的数据可以延伸到街、镇一级,为做好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提供更多决策参考。

党建引领推动党的组织全覆盖建在网格上

翻开广州市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十四五”重点专项规划、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指引分工方案,一项项重点任务、一个个负面清单责任主体一目了然,以建章立制推动市域社会治理高质量发展……

凡兵,制必先定。推进超大型城市市域社会治理工作,必先狠抓制度建设。

“高位统筹、党政同责。”这是广州试点之初立下的“军令状”。为此,广州大力优化机构设置,高规格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编制出台首个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十四五”重点专项规划。

在广州首个旧城微改造项目——荔湾区永庆坊,属地多宝街道党工委联合相关单位党组织,建立了联合党群联系会议制度。不久前,有市民反映恩宁路沿街有不少共享单车随意占道,党群联系会议制度迅速响应,通过向周边商户及居民派发倡议书、加强沿街巡查等手段,很快便让街道重新恢复整洁有序。

党建领航,方能乘风破浪。广州始终坚持以党的领导凝心聚力。

年来,广州积极构建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如今,广州全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任务已通过强大的组织网络、组织资源和组织优势,从上至下直达基层,由点到面上升市域,层层明责任,级级抓落实,“民有所呼、党政必应”逐渐成为温暖的现实。

“我们还充分突出党建引领,推动重点项目创先创优,加大市域品牌培育力度。”广州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已立项市域社会治理创新项目38个,其中认领全国试点项目3项,形成社会治理创新项目群。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广州紧盯末端治理,扎实推进“综治中心+网格化+智能化”建设,打造以综治中心为依托、以综合网格为单元、以信息化为支撑的社会治理基础工作体系。同时,积极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综合网格体制机制改革,推行“一网格一支部”,推动党的组织全覆盖建在网格上。

协同共治建成400多支“广州街坊”群防共治品牌队伍

这些天,花都区秀全街道的“秀全大妈”们格外忙碌:白天,她们忙着上街巡逻,在疫苗接种点协助群众登记;晚上,她们拿着防疫登记表,层层扫楼,确认住户信息……“秀全大妈”是一支由来穗“老漂族”建立的志愿服务队伍,成立至今成员已从最初的27人壮大到2300余人,成为一支重要的群防共治力量。

人民群众是市域社会治理的“源头活水”。广州以“广州街坊”统筹凝聚全市群防共治力量,建成“秀全大妈”“靠埔青年”“荔湾如意安骑队”等450多支品牌群防队伍,形成具有广州本土特色的新时代城市群防共治队伍。

如今,“广州街坊”已拥有逾67万多名在册成员,他们活跃在羊城街头巷尾,既是社情民意信息员、邻里守望巡防员、矛盾纠纷调解员,也是安法治宣传员、应急处置支援员、公共文明引导员……

醉汉意图伤人,附最小应急处置单元的队员迅速出动,及时制止伤人行为……推进城市最小应急处置单元建设,是广州引领公众参与共治的又一实招。

“我们依托‘综合网格+专业警格’支撑,以公安干警、责任单位职工、‘广州街坊’等为最小人员编组,着力解决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案件)先期处置‘最后一百米’。”广州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广州已建成最小应急处置单元2.3万个,配备应急处置力量24.55万人。

如何妥善化解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涌现的各类矛盾纠纷?广州通过加强诉调、警调、访调、仲调一体化衔接,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防范、前端化解。同时,探索设立区、镇(街道)、村(社区)非诉讼服务中心(工作站),在全省率先设立市人民来访接待厅人民调解工作室,构建非诉讼服务和争议解决台。

善治必达情,达情必人。广州聚焦民生痛点难点,打造“有事好商量”协商台,台入选全国攻坚克难案例并向全国推广。

旧楼加装电梯推进难怎么办?集体“三资”缺乏专业力量怎么管?广州聚焦基层民主协商,积极推广城乡社区协商“116”工作法,推行社区公共事务“民主商议、一事一议”,全市建成2805个居民议事厅,实现城乡社区协商工作全覆盖。同时,在全市成立94个社区建管委员会,探索城市更新共创模式。

改革创新建成2942个公共法律服务实体

天河区猎德街道辖区内有超万家企业,花城广场亦常承接各类大型活动,综治压力极大。猎德街规划建设集感知、协同、指挥、决策四大中枢为一体的“智慧治理”工作台,有效提升治理水……这是数字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的缩影。

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广州以智慧建设激发治理活力:全市11个区、176个镇(街)全部建成综合指挥调度台;打造“一网通办、全市通办”的“穗好办”政务服务品牌;建成“穗智管”城市运行管理中枢,汇集数据超24亿条;全面完成“雪亮工程”示范城市建设任务,织密城市“安全网”……

法者,治之端也。广州以法治建设增强治理“定力”:发挥立法优势,推出社会工作服务条例、物业管理等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聚焦营商环境优化,建成3个粤港澳大湾区法律服务集聚区、2942个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台;全速推进“放管服”改革,累计取消市级行政权力290项、市级证明事项384项;强化科技赋能,建成全国首个5G诉讼服务体验区和行政规范文件统一发布台。

“行百里者半九十。今年,我们将以全面完成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各项任务为主抓手,坚持真抓实抓、善作善成,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确保以优异成绩通过评估验收。”广州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说。

权威访谈

广州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孙太

以市域之治构筑安之基

广州在全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方面有何亮点做法?接下来有何计划?日,广州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孙太接受本报专访,对此进行解读。

南方日报:试点以来,广州在全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方面有何做法?

孙太年来,广州积极落实中央关于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工作部署,按照省的工作要求,以市域之治构筑安之基,为奋力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提供了有力保障。一是突出党建引领,不断健全市域社会治理体制。二是突出协同共治,不断构筑市域社会治理布局。三是突出改革创新,不断优化市域社会治理方式。四是突出机制支撑,不断强化市域社会治理保障。

南方日报:广州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体制现代化、发挥法治保障作用等方面,有哪些先进经验?

孙太: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体制现代化方面,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积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紧抓组织链条,强化“全面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任务通过强大的组织网络、组织资源和组织优势,从上至下直达基层,由点到面上升市域,层层明责任,级级抓落实。紧扣改革发展,强化“重点创”。加大市域品牌培育力度,全年立项市域社会治理创新项目38个,其中认领全国试点项目3项。紧盯末端治理,强化“基层探”。推进“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建设,规范镇街综治中心实体化运作,打造以综治中心为依托、以综合网格为单元、以信息化为支撑的社会治理基础工作体系。在发挥法治保障作用方面,我们发挥“市域”立法优势,推动出台《广州市安建设条例》,在社会治理领域推出社会工作服务条例、物业管理条例等一批法规。

南方日报:下一步,广州还有哪些具体工作计划?

孙太:接下来,我们将聚焦试点任务,谱好共建共治共享“示范线”。推动实施省和广州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十四五”规划,认真落实“全面建+重点创”要求,充分发挥各级党委统筹作用,努力激发各级各部门、各领域社会力量参与创新创造的热情,不断完善市域社会治理制度、健全市域社会治理体系、提升市域社会治理能力、激发市域社会治理效能。

聚焦安建设,拉好社会安全防范“警戒线”。以建设更高水安广州为主攻方向,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健全立体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加强安小区、安校园、安医院等基层安建设,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重大风险防控在市域,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聚焦基层基础,标好矛盾纠纷化解“基准线”。实施新一轮基层党建三年行动,织密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提升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水。深化“综治中心+网格化+智能化”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坚持用好“穗智管”“穗好办”台,加强社会治理领域基础信息数据互通共享,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智能水。(●南方日报记者祁雷孟健通讯员粤政宣)

    ------分隔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