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沐浴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漯河经济技术开发区应运而生,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30年弹指一挥间。从1992年建区到2010年晋升为国家级经开区,从第一家食品厂落地到初步形成以食品为主导,液压科技、智能食品装备、现代服务业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漯河经开区就像一个健壮的青年,开放包容、精神昂扬、干劲十足,大踏步奋斗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前线。
项目为王 构建完善产业生态
挑选、清洗、粉浆、与面粉充分融合,经过专业设备加工,一片片美味的山药片被封装入袋。而后,这些产品通过传输带转运至包装车间,在工人们归类、打包、封箱后,送入仓库等待发往全国各地的消费者手中……在宏途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2018年6月,宏途食品初入漯河经开区。
“现在看来,当初公司的决定完全正确!”该企业行政主管孟亚军说道:“这里的食品产业链条比较完善,公司非常看好在这里的发展。当时我们投资了10亿元,规划建设了全国最大的山药薄片生产基地,年生产产值可达到30亿元。”
据介绍,入驻漯河经开区以来,不论是资金扶持还是专业技术指导,漯河经开区帮助宏途食品解决了很多建厂初期的实际困难。经过几年的发展,宏途食品将公司总部搬迁至漯河经开区,现已建成集研发、生产和营销为一体的休闲健康食品产业链,并快速向产销规模化、集约化,管理科学化、创新化方向发展。
宏途的飞速发展不是偶然。近年来,漯河经开区把招商引资作为主责主业,围绕“三链同构”“五链耦合”和漯河市委、市政府提出的“1+8+N”现代产业体系布局,创新招商工作思路,不断拓宽引资领域,着力在名企名牌、重大项目引进上不断取得突破。
“目前,我们共形成食品、食品包装、食品辅料、食品机械、液压科技、冷链物流等6套比较成熟的招商图谱,并从中优选出国内外500强、行业百强、细分领域10强和处于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的企业800多家。”漯河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吴玉培说道。
在招商思路上,漯河经开区努力实现“四个转变”。精心编制产业链招商图谱,通过高层互访、定期对接、邀请考察等措施,摸清吃透企业情况和投资动向,成功招引百岁山、宏途食品等行业知名企业22家,实现由“粗放式”招商向“精准化”招商的转变;成功获得全国首家“液压胶管之都”和“中国食品装备名城”两个国家级授牌,向品牌化招商迈出了关键一步;投资10亿元,支持自嗨锅集团建设拥有2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的中部产业园,助其成为自嗨锅品类最全、产能最大的生产基地,这成为漯河经开区由过去的“资源化”招商向“资本化”招商转变的成熟经验;依托驻长三角投资服务中心,探索食品产业园服务中心“研发在上海,生产在漯河”“孵化在上海、产业化在漯河”等离岸创业新模式,实现由“本土化”招商向“国际化”招商的转变。
在招商方法上,漯河经开区动态调整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活动。2020年一季度,在疫情防控最吃紧的关键阶段,漯河经开区敏锐地感到传统方便食品已经不能充分满足市场需要,口味多样化、丰富化的自加热食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异军突起。针对这一趋势,漯河经开区迅速研究收集自加热食品领域知名品牌资料,积极开展线上对接,与“网红食品”自嗨锅自加热食品达成协议,在经开区建设其在中部地区最大的生产基地。
创新机制
加快招商成果转化
项目兴则产业兴,产业兴则经济兴。
针对企业拿地难、审批周期长、审批事项繁琐的实际,漯河经开区以项目建设为总抓手,扎实开展“招商引资成果集中转化年”行动,不断强化要素支撑、优化建设环境,强化用地保障,坚持“地等项目”,提前做好地质勘探、宗地图测量绘制等工作。在项目签约同时,对交付企业进行提前设计,实现拿地即开工,极大地缩短了项目建设时间,推动形成了“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良好格局。
“我们从开工到投产仅仅用了不到10个月的时间,这算是我们建厂最快的一个项目了。项目开工前,管委会派专人协助我们办理各种相关手续,为我们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景田(漯河)饮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敬龙说。
据悉,景田百岁山高档饮用水项目于2020年10月份签约,总投资11亿元,可实现年产饮用水6000万箱。在经开区管委会的支持下,该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同时,经开区派专人专班及时帮助解决水、电、气、暖等20余项制约问题。去年“7·20”期间,景田厂区大面积积水,经开区管委会及时调配多台大功率水泵,连续抽排两天一夜把水位降了下来,避免厂房机器受损,帮助景田公司挽回了上千万元的损失。目前,在漯河经开区的大力支持下,景田公司产值达到预期目标,在产品畅销全国的同时,潜心开拓国际市场,成为中国水企投资海外市场的领军者。
为确保招商引资成果快速高效转化,漯河经开区创新项目建设推进机制,建立完善指挥部代理服务制、项目服务周例会机制,“一个项目、一名县级领导、一套服务班子、一套台账、一抓到底”,实施全过程代理、全流程服务项目建设的运行机制,确保重点项目建设规范有序、科学高效。
近年来,漯河经开区卫龙三期产业园、泓一二期产业园、汇龙液压科技产业园等158个重大投资项目实现快速落地建设,总投资达到779亿元。宇培物流产业园,景田百岁山高档饮用水、马家麦坊烘焙食品等10多个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运营。2021年,河南省重大项目建设暨“三个一批”观摩会在漯河经开区举行,漯河经开区作为唯一县区代表发言,相关经验在河南省学习推广。
目前,漯河经开区实际利用外资部口径连续3年在河南省开发区中位居第一;在河南省45家省级以上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排序中,连续3年保持第二名。在2021年国家级开发区综合考评排序中位次大幅前移,成功跻身全国百强。今年上半年,漯河经开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地区生产总值增速6.1%,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6.6%,以上增速均居漯河市第一位。
集群发展
打造优良营商环境
专业园区建设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
走进漯河经开区,总投资50亿元的液压科技专业园智能工厂、研发中心、智能仓储中心等精心设置的配套设施让人眼前一亮。位于智能食品装备和包装专业园的不锈钢预加工中心、机械共享加工中心等一举解决了入驻企业建设原辅料采购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此外,检验检测专业园建设了区域性检验检测服务集聚示范基地和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升级支撑平台,“十四五”期间,这里将成为豫中南地区具有影响力的检验检测专业园区。
当前,漯河经开区建成了智能食品装备和包装专业园区、液压科技专业园、食品辅料产业园、检验检测专业园、国际食品产业园五大园区,通过打造一批“精品店”“专业店”,把专业园区建设作为提升价值链、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重要抓手,进一步激活主导产业链式效应。
“去年7月,三期项目投产后,公司的产能得到大幅提升,把辣条小产品做成百亿元大产业。现在,我们正在谋划投资100亿元的四期项目,这些项目投产达效后,公司‘十四五’末将成为营收超300亿元的企业。”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营商环境是经济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卫龙的扩产增容不仅是个例,还有更多的企业在漯河经开区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旺旺漯河基地是全集团最大的小馒头、碎碎冰和浪味仙生产基地,年产销25亿元,纳税突破1亿元;河南统一二期是其唯一同时生产饮料和面制品的生产基地,年产销15亿元;漯河太古可口可乐生产基地融“吹、灌、销”于一体,年销售收入突破20亿元,并与嘉吉公司年产35万吨果糖糖浆项目率先采用“相邻建厂、管道输送”,一墙之隔就能消化产能10万吨以上,运输成本几乎为零。
漯河经开区致力营商环境打造,努力将最优质服务贯穿企业全生命周期,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形成“全生命周期服务流程图”,把卫龙公司、中粮面业、河南统一等32家企业纳入重点培育计划,同时围绕区内15家世界500强、6家国内500强和50多家行业百强企业投资项目,优化营商环境、提升配套设施、打造完善产业生态,推动一批重点企业持续加大投资、扩产增效。
深化改革
激发转型升级动能
从内打破是成长,从外打破是压力。
从2020开始,漯河经开区按照立足当前、谋划提前、布局超前的改革思路,建立以“全员聘任制、绩效考核制、薪酬激励制”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和薪酬激励体系,推行全员竞聘上岗,改革业绩考评体系,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评优评先、奖励激励充分挂钩,拉开绩效工资差距,切实激发干部干事活力。
今年以来,漯河经开区按照河南省委对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要求,承接省市下放管理权限224项,做到“办事不出区”,将与经济发展无关的社会职能进行了剥离,保证了主要精力集中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企业服务上面,全面完成了体制机制改革任务。
在改革中,漯河经开区按照“管委会+公司”要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进管委会“瘦身”、公司“健身”,把市场主体能够解决的事情,统一交由市场化公司负责,推动运营公司成为市场投资主体、产业运营主体、资源配置主体、要素整合主体,从“以融资为本,靠土地储备收益”转变为“以产业为本,靠园区运营收益”模式。
与此同时,漯河经开区深度对接各类金融机构,形成银行信贷支持、企业债发行、融资租赁、政府债券等多元化融资模式;与四大行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逐步与国开行、农发行、郑州银行、中原银行等建立了稳固的业务联系,融资规模不断壮大。
“虽然受到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但公司运行整体平稳,一季度实现销售收入8100多万元,同比增长62%,产品远销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漯河利通液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利通液压的逆势增长,离不开漯河经开区各级各部门的全方位支持。2021年,漯河经开区平台公司泓漯基金出资2600万元收购区内新三板精选层企业利通科技公司320万股股份,投资7亿多元受让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2.17%股权,利通科技、卫龙美味两家公司分别在北交所和港交所挂牌上市,实现了漯河多年没有新增本土上市公司的突破。
目前,漯河经开区平台公司累计开展担保业务207笔,担保金额18亿元;累计发放委托贷款113笔,发放金额17亿元;累计提供过桥贷款65笔,贷款金额10亿元,有效缓解了区内企业运营的资金压力,破解了企业发展及项目建设的资金瓶颈。围绕园区建设,平台公司通过自建、代建、租赁等多种模式,有效解决了企业投资、扩能过程中资金周转困难,加速项目进驻、开工和投产。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当前,漯河经开区基本构建起相对完善丰满的产业生态,经济发展“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和凸显。下一步,漯河经开区将牢树“项目为王”理念,以“三个一批”统揽项目建设,以“万人助万企”优化营商环境,以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激发活力动力,努力在“十四五”期间挺进全国开发区前50强,为实现河南省“两个确保”目标作出新的贡献。(王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