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献县是“中国建筑扣件之乡”,但企业的环境污染问题成为顽疾。在去年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中,献县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坚决整治玛钢扣件业。
向企业污染宣战
献县建筑扣件生产始于20世纪80年代,生产过程中,由于烟尘和硫化物排放量较大,对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较大影响。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2014年县委、县政府严格按照“取缔一批、扶持一批、转型一批”的思路,引导更多企业向装备制造类型转变,彻底摒弃过去的规模小、高耗能低产出的发展模式。
为此,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领导小组,由环保、质监等部门联合对现有240家玛钢扣件企业,尤其是对石黄高速和307、106等国道干道两侧企业的环境污染行为开展集中整治。对县域内所有没有排污许可证和生产许可证的扣件铸造企业予以取缔,仍有生产意向的须按要求配备除尘、煤气发生炉等环保设施,经批准、验收合格后办理排污许可证和生产许可证;有排污许可证和生产许可证的铸造企业,须重新办理环评手续后,按环评要求进行整改,经验收合格后重新办理排污许可证。所有企业务必在2015年12月31日前全部整改完毕。
“9%”与“6%”
去年,献县环保除尘业税收增长9个百分点,而扣件铸造业税收却下降了6个百分点。这样的一组数据,对于有着“中国建筑扣件之乡”美誉的献县而言,似乎有些不相称。在制造业税收主角易位背后,正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而扣件铸造业则面临节能减排和建筑业萎靡的双重压力。去年,所有扣件铸造企业必须上除尘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资本负担,加上全国建筑行业行情下滑,对占全国市场60%的献县扣件铸造业产生巨大冲击,导致生产成本增加、产品积压滞销,利税下降也是大环境下的正常表现。2014年,全行业国税年纳税500万元,同比下降6%。要适应这一形势,企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2014年,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献县环保除尘设备产业增势强劲,全行业国税年纳税1800万元,同比增长9%。河北环科除尘设备有限公司是全县最大的环保生产企业,2014年该公司实现国税收入740万元,同比增收130万元,该公司的“环科”商标已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在2014年度“纳税功臣奖”光环下的河北环科看来,处于发展上升期的环保除尘业,同样也需要未雨绸缪,提前着手转型创新。该公司董事长张立臣坦言,环保除尘如停滞不前,今后也同样会面临转型升级的困境。目前,市场对环保除尘产品的需求,已从基本的处理粉尘烟尘向脱硫脱硝脱碳迈进。“作为本土环保除尘企业,要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优势,加强与高校人才的联系,合力科研攻关,使产品科技含量更高,更适应市场需求。”张立臣说,科研创新一马当先,配套的管理创新、营销创新也要跟得上,这样企业才能全面转型,不留短板。
环保除尘业尚且如此,走下坡路的扣件铸造业进行转型更是迫在眉睫。献县扣件铸造产业在这个生死攸关的时刻,只有市场才能让人们正视发展方向。
税收助力企业转型
随着技术的发展,扣件产品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手工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要求。随着自动造型线的研发,自动化生产成为扣件铸造行业的发展趋势,各铸造企业引进流水线生产设备势在必行。但是部分企业的流动资金基本用于日常经营中,如果抽调资金进行固定投资,必将会产生资金周转困难。
为帮助企业转型升级,献县国税局找准定位,全面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引导企业用足用好税收政策。据悉,2014年,该局共为35户企业办理出口退税4073万元,为420户小微企业减免所得税181万元,为900户小微企业减免增值税437万元。2015年上半年,该局共为23户企业办理出口退税730.3万元,为428户小微企业减免所得税121万元,为900户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250万元,受惠面达到了100%,纳税人享受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55万元。
“今年上半年,国税局为我公司办理免抵退税134万元,解决了我们的资金困难。”河北中和铸造有限公司经理刘万敏说。在该公司车间记者看到,新型生产线自带除尘设备,同时完成了节能减排和工艺升级,既顺应形势,又让产品成本更低、质量更好,更具市场竞争力。
同时,县里采取了以奖代补的形式,每年拿出不少于200万元的专项资金,对获得省级以上名牌产品的企业和技改成功企业予以奖励,引导原有传统生产模式向绿色环保型扣件制造企业转型升级。如今,越来越多的扣件铸造企业觉醒,从产量竞争转向创新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