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13个“双碳”产业合作项目集中签约 “强强联手”汇聚创新资源

时间:2021-12-08 14:35:29来源:江门日报

昨日,我市举行江门“双碳”实验室揭牌暨项目签约仪式,汇聚“双碳”优势科创资源,抢占“双碳”技术制高点。以此为新起点,市委、市政府把“双碳”实验室建设作为科技创新的重中之重全力推进。

在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共建的基础上,我市还与国家能源集团广东电力有限公司签订了全面深化合作协议,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举行了国家能源集团氢能(低碳)研究中心揭牌仪式,通过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进一步提升江门“双碳”实验室技术力量和创新能力。

“院士之乡”共话“双碳”发展

“热烈祝贺江门‘双碳’实验室成立,祝愿实验室朝着既定目标大步向前、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研究。”听到江门成立“双碳”实验室的消息后,今年已是96岁高龄的新会籍中国科学院院士黄本立特意录制视频,表达自己的祝贺之情。

江门是“院士之乡”,孕育了“两院”院士34名,排名全省第一、全国地级市前列,祖籍江门的海外中青年科学家达6000多名,丰富的侨创资源是江门“双碳”实验室建设的优势所在。

台山籍中国科学院院士叶玉如在录制的视频中对江门寄予厚望,她说:“希望江门‘双碳’实验室不断开拓创新,为广东省以及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重要贡献。”

一众院士不仅共话江门“双碳”风光无限,更主动献策江门争当“双碳”事业的国际领跑者。

“江门‘双碳’实验室未来的研究方向,与我们团队研发发动机低碳、零碳的发展目标一致,希望我们未来能够与江门‘双碳’实验室开展深度的探讨和合作。”飞机设计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光辉说。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刘焕明一直从事碳中和科技研发工作。在他看来,碳中和科技仅仅研究节能减排是不够的,更需要清洁能源对冲发展中有可能增加的碳排放。他期待,在开发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等方面与江门开展合作,共同推动绿色经济发展。

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澳大利亚科学院和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余艾冰始终关注家乡的发展,一直想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年来,他积极带领团队回到家乡江门进行考察调研,签约相关战略合作协议,积极吸引高层次人才集聚江门。

“‘双碳’前景广阔,与许多新兴学科紧密相关,大有作为。江门抢抓机遇、奋勇担当、未来可期。”余艾冰说。余艾冰团队研发成果不仅可以推动数字化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还可以通过工业流程优化,实现大幅度降能提效和减少碳排放。

“我们计划借‘双碳’‘东风’,把江门作为院士团队发展的总部和永久基地,共建院士科创园、流程工业智能化研究院,更好地发挥团队技术优势,为家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实现回报家乡的夙愿。”余艾冰说。

“强强联手”汇聚创新资源

江门“双碳”实验室汇聚了“双碳”领域前沿科创资源。

作为江门“双碳”实验室的依托单位,香港科学大学与江门渊源深厚,在“双碳”领域科研优势突出、技术国际领先,技术产业化能力强。同时,实验室还联合了清华珠三角研究院、中国航天科工二院、华为、国家能源集团、中广核、南方电网、暨南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及知名企业共同建设。

这其中,国家能源集团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煤炭生产公司、火力发电公司、风力发电公司、煤化工公司,是拥有煤炭、电力、铁路、港口、航运、化工全产业链的能源央企龙头企业,20年前在我市投资建设的台山电厂现装机512万千瓦,成为规模世界前十、国内第四、广东最大的火电企业。

为深入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我市与国家能源集团广东电力有限公司在建立战略合作伙伴的基础上,发挥低碳清洁能源技术优势,共同打造台山电厂千万千瓦级多能互补综合智慧能源基地,开发天然气热电联产等综合能源项目,推进江门“双碳”实验室建设,推动江门低碳清洁能源发展。

记者留意到,昨日揭牌的国家能源集团氢能(低碳)研究中心是国家能源集团首批启动建设的集团级研发台,主要开展清洁能源与煤电耦合制氢、传统煤电与城市低碳发展研究、低碳技术成果应用推广。国家能源集团广东电力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袁天介绍,中心建设提出了“五个一”目标,即建设一个覆盖绿氢、氢能储运以及氢能应用的全产业链氢能技术开发台;打造一支高素质氢能技术研发、工程建设、技术应用人才队伍;形成一套产学研协调互补的开发机制;产生一批氢能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成果;创建一个特大型千万千瓦级风光水火储及耦合制氢应用示范基地。

“我们将助力江门清洁低碳高质量发展,助力广东构建‘双碳’战略下新的能源体系。”袁天说。

昨日,江门“双碳”实验室还成功“牵手”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该院是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和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的基础上拓展建立的,是一所国际化、开放式、创新型高等院校。此次合作将充分发挥高水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优势,促进江门经济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与江门长久的缘分,穿越了时空的界限。”清华大学珠三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德保表示,‌‌迈进新时代,校地合作逐渐深入,接下来将携手江门‌‌在战略研究、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企业和园区发展、高端科研人才引进等方面‌‌开展强有力合作,共同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双碳”项目推动绿色发展

高位推动、多方合力、扎实推进,围绕江门“双碳”实验室,一个科创特色鲜明、产业潜力巨大的“双碳”创新生态链正在侨乡大地逐渐成形。

一带一路”(新会)创新与产业研究院、国电投绿色循环分布式能源项目……昨日的签约仪式上,13个“双碳”产业合作项目现场集中签约,涵盖了绿色低碳城市(园区)合作、“双碳”产业创新服务台、“双碳”技术应用和“双碳”技术产业化等领域。

一幅“双碳赋能绿色发展”的产业图景跃然在眼前。

作为签约代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江门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梁超接受采访时表示,该公司主要从5G建设、网络能力提升、智慧中台建设三大方面为江门“双碳”工作赋能。昨日签约的珠西新材料集聚区绿色低碳智慧园区项目就是通过智慧中台建设推动节能减排的例子。

梁超介绍,绿色低碳智慧园区项目一方面依托设备支撑,通过智慧管理手段,实现园区安全、环保、安防、消防、应急等各方面的降本增效;另一方面通过持续多样的智能化管理,为园区企业节能减排提供源源不断的智能化服务,促进园区企业管理的绿色低碳发展。

广东科技企业合作促进会会长郭凤志是“一带一路”(新会)创新与产业研究院项目的签约代表。他感慨道,“这个项目的洽谈、考察、签约、落地全过程,体现了江门速度和江门的务实态度。这一项目将把俄罗斯、东欧、中亚等地的节能环保、创新项目方面的高端人才引进江门,进行联合研发和产业化开发”。

郭凤志透露,“我们将组建‘双碳’研发和产业化的国际化技术转移团队和专家团队,把更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先进技术成果引进到江门,也把江门最新的产品和技术带到“一带一路”沿线的中亚、俄罗斯、东欧等地,充分体现江门‘双碳’实验室的国际化”。

随着13个“双碳”产业合作项目的成功签约,将有利于开展低碳技术研究及成果转化、示范应用,加快推动“双碳”产业发展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低碳城市建设。(文/唐达毕松杰皇智尧张浩洋梁佳欣)

    ------分隔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