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都市核心区加速发展 观念之变:从“造烟囱”到“造城市”

时间:2021-12-14 08:15:02来源:南方日报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对于东莞来说,既是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化的四十年,也是从农村走向城镇化的四十年。统筹协调城与乡,一直是这座城市四十年不变的主题。

今年,东莞正式跻身千万人口特大城市,在高度工业化之后,进入城镇化中后期、城市群的新阶段。

从外部看,粤港澳大湾区利好频出,东莞融入广州、深圳两大都市圈携手城市群“出圈”。从内部看,三大都市核心区加速生长,为都市“强心”注入新活力;镇村工业园改造吐故纳新,以产城人融合激活转型发展新动能,带动乡村振兴全面发力。

城市品质提升,乡村面貌焕新。美美与共的背后,更是一场产业变革与城乡形态革命。东莞,这一中国制造版图上的“产业地标”,正寻找新时期城乡共融、空间重塑的“城变”新密码。

精筑城、细绘乡、广聚人、强功能、兴产业。这是一个制造业名城对于传奇延续的期待,更是一个新一线城市的格局再造。

观念之变

从“造囱”到“造城市”

今年前三季度统计数据显示,东莞以18075亿元的工业产值位居全国第六位……制造业高度发达、工业化高速发展,这是东莞给外界的普遍印象,也是东莞引以为傲的成绩。

然而,东莞的城市品质却与其经济地位极不匹配。作为全国仅有的5个不设区的地级市之一,过去,东莞依靠丰富而廉价的土地资源推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以专业镇为主导的“产业城市”发展模式,造就了经济的活跃,但粗放式的发展也带来用地破碎、品质不高,没有形成具备强大核聚力的“强中心”,难以实现对高端产业资源的配置。

城市竞争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放眼其他国内“万亿俱乐部”的标兵,“先造城再发展产业,由此吸引人才”的理念早已贯穿在多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从“产业”跃升到“城市”,从“城市”入手,再对“产业”下手,勾勒出以城市升级引领产业转型的发展路线。

如果说早年东莞的发展模式是村村点火、户户冒的“造囱”,如今随着对于城市发展认知的不断升级,东莞前所未有地意识到“造城市”的重要

统筹配置好全域乡村空间资源要素,为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提供承载空间,对东莞的高质量发展至为关键。

从粤港澳大湾区主动脉广深高速石鼓出口,沿着城市中轴线东莞大道往鸿福路方向行驶,一座座总部楼宇标志建筑拔节生长;在滨海湾新区交椅湾,昔日荒芜滩涂上生长出“山海相通、城绿相融”的新城,华灯迎客来、白鹭舞浅滩……

提升城市颜值固然重要,但成为创新人才青睐的梧桐树,才是东莞更远大的目标。目前,东莞正举全市之力打造对接大湾区几大重大台——滨海湾新区、松山湖、水乡新城与银瓶合作创新区。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准打造高品质的创新集聚区的背后,是东莞大手笔投入探索以优质城市新功能区引领创新资源集聚的发展之路。

热气腾腾的松山湖,每天都上演着创新创业创富的生动场景。在寸土寸金的园区,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大手笔配套了1.6万方米生活商务区域,不仅为创新项目、人才提供发展载体,更为其扎根提供了良好的安居环境。目前,社区已吸引了12家科研台及新型研发机构汇聚,400多家科技企业孵化成长,2000多名企业家和科学家在这里工作。

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看来,“城市化的‘上半场’是用廉价的要素吸引企业,企业吸引就业和人才;‘下半场’的逻辑是,优质的城市生活和公共服务吸引人才,人才吸引企业,企业创造繁荣”。

从“造囱”到“造城市”,以重大台创新集聚区重塑城市的空间、功能和审美形态,把城市的生产、生活质量提升到更高的台阶,从而加快集聚创新资源与人才的流入,这正是东莞破解城市化质量和水滞后于工业化水、对高端人才吸引力不足、产业转型升级有待提速等核心问题的重要突破口。

打法之变

从“拓增量”到“优存量”

截至2020年底,中国内地万亿GDP城市已经增至23城。与杭州、成都、苏州、西安、宁波、武汉、南通、泉州等其他万亿级城市相比,即将迈入万亿俱乐部的东莞陆地面积仅2465方公里,约是杭州、成都的1/6、苏州的1/3。

这些万亿城市的发展路径从侧面证明了,面积越大的城市,越有条件吸纳与发展千亿、万亿级产业,为高质量发展集聚资源。

东莞不仅先天土地面积小,后天开发还十分成熟。目前,全市建成区面积达1194方公里,超过了上述万亿级城市。另一方面,已开发土地的利用却呈现零碎化、低效化的局面,地均贡献远不如广州,甚至低于中山与顺德。

一组数据显示:全市423方公里的工业用地,零散分布于超过2万个地块,面积小于75亩的地块占比超90%。其中,村级工业园占全市工业用地面积的70%,70%的村级工业园在300亩以下,60%的镇拿不出500亩以上的土地承载新增的产业项目。

没有空间,东莞以什么吸引大项目?如何在万亿赛道上与其他城市比拼?

面对难啃的“硬骨头”,东莞的空间规划思路由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东莞“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树立“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突出“严控增量、盘活存量、调整结构、提升效益”空间规划导向,以镇村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为重点,加快全市土地统筹整备,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展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

今年8月,市委书记肖亚非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曾表示,东莞在“双万”新起点上开创工作新局面,将以建设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创新实验区为统揽,狠抓土地连片收储。强化市一级的统筹力度,由市领导牵头挂帅推动土地连片整备;狠抓连片“工改工”,加快完善市镇村三级利益协调机制、征地拆迁政策,加快推出一批千亩以上的连片改造空间;狠抓集体土地活化利用,引导村一级扭转守着“一亩三分地”搞出租经济的惯,在集体建设用地上招引更多大项目。

这是一场突破城市发展上限的“逆天改命”之战——2020年开始,东莞向低效镇村工业园“开刀”,打响了“工改工”三年行动计划,力争三年完成“工改工”拆除整理3万亩,开工建设产业用房2000万方米以上;今年,东莞又强力启动千亩连片改造,推出首批12个“头雁计划”产城融合项目。

顶层设计体系搭建后,连片“工改工”、单宗“工改M1”、单宗“工改M0”、产城融合、园区整治等政策工具包频频上新,为产业空间再造提供了多种战法。截至今年10月,全市累计完成“工改工”拆除整理任务面积约1.55万亩。已完成供地项目205宗7000亩,1/3项目已开工。其中,在建项目88个,建筑面积约435万方米;竣工项目23个,建筑面积约120万方米。

如今,一个直观的变化是,东莞众多低矮旧铁棚变身七八层高的标准厂房,产业空间成倍增加。未来,“工业上楼”将进一步带动集体经济发展,村民租金收入翻番;芯片、智能制造等高科技产业集群落户现代化园区,牵引制造业迈向价值链高端。

今年开始,东莞在全市统筹60方公里土地,大手笔建设7大战略新兴产业基地,一批新兴产业项目纷至沓来,这与镇村工业园改造释放了大量工业用地密不可分。

一场难度极高,却能够改变东莞发展资源禀赋的攻坚战正在上演。破立之间,东莞的城乡空间即将发生深刻迭代。

路径之变

从“一处美”到“处处美”

破,格局开;立,城市兴。新,变乡村;旧,承传统。

作为城乡高度融合的新一线都市,东莞城市品质的提升,绕不开乡村的振兴。乡村对于东莞来说,不仅意味着乡愁,更是城市品质提升的另一个侧面。

城乡接合部,“城不像城、村不像村”,只有工厂……关于东莞的乡村,这是外界对它的刻板印象。作为全省唯一一个地级农村人居环境示范市,如今的东莞乡村,无论是内部的肌理和文化,还是外部的村容与村貌,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组数据反映东莞乡村的深刻变化:全市沿线整治提升农房共13393套,建设184.5公里美丽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带;已完成整治2749间农村危险破旧泥砖房;结合“千景绣东莞”专项行动建成“四小园”1666个,一大批精美小景点缀在东莞街头巷尾、房前屋后;完成新建或改造二类以上标准公共厕所1756座、其中星级公厕84座,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100%;全市实现“干净整洁村”全覆盖,65%村(社区)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基本建成50个特色精品示范村、3个特色连片示范区……

如今的东莞,田间窝棚拆除了,农田从满目“伤疤”向农业休闲观光网红打卡点华丽转身;农房管控与风貌提升了,一些“握手楼”变成了富有岭南特色的乡村风情街;精品村、示范片建成了,一批镇村正让“世界工厂”熠熠生辉,全市城乡加快从“一处美”向“处处美”、“一时美”向“时时美”转变。

这不是靠大拆大建完成的,更多的是因地制宜,走城乡融合的新路子。

在中国社科院农业农村所研究员党国英看来,东莞城市中心分布均衡,在乡村振兴和城市品质提升的征途中,需要进一步促进城乡融合一体化发展,才能真正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这条城乡融合之路,并不意味着乡村要向城市看齐,修建高楼大厦;也不意味着,要把城市人口赶回乡村,一刀切地限制城市人口。

这条城乡融合之路,应该是城市和乡村相互借鉴、相互吸取优点、避免不足之路。乡村吸收城市的长处,健全基础设施,生活更加便利化;城市吸取乡村的特点,美化环境,优化城市品质。

这条城乡融合之路,应该是城市和乡村融合发展、相互促进,并各有侧重点。城市注重颜值提升、人才流入;乡村注重古村传承、乡愁延伸。

华灯初上,在东莞的市中心,高楼林立、人流如织;夜幕降临,在东莞的村公园,灯光璀璨、热闹非凡。

城中有乡,乡中有城,城市像乡村一样美,乡村像城市一样便利。从“一处美”到“处处美”,东莞用城乡融合之路擦亮了示范市的金字招牌,完成了新与旧的相互交融、相得益彰。(采写:郭文君施美叶永茵)

    ------分隔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