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探索超大城市治理新路 激活城市基层治理内生动力

时间:2021-12-30 08:44:05来源:南方日报

一簇簇三叶草组成心形,紧紧围绕着一枚党徽……这个简约而又温暖的党群服务中心标志已和深圳人的日常生活紧密交织。

如今,深圳已建起1050个党群服务中心,遍布大街小巷。在寸土寸金的城市里,它们往往是最醒目、最宽敞的所在。无处不在的党群服务,让深圳人对“以人民为中心”有了最直观的体验,也让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有了更扎实的阵地支撑。

站在新的时代坐标上,作为超大城市的深圳在城市形态、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上发生着深刻变化。如何通过党建引领,解决发展空间瓶颈、机制体制之惑、民生短板之虑、环境治理之难,实现城市现代化治理,是深圳需要作答的现实之问、未来之问。

年来,深圳坚持系统谋划、精准施策,持续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领导,持续推动资源服务管理下沉,持续提高服务群众精准化精细化水,探索超大城市治理新路,着力构建一核多元、协调有序、各方参与、保障有力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全面质量过硬、全域率先示范。

强化顶层设计▶▶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全面质量过硬

作为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超大城市,深圳较早地遇到了许多城市基层治理难题。

从城市发展维度看,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城市建设管理存在许多短板,新的社会矛盾不断增多。从基层治理维度看,社会群体结构和社会组织架构深刻变化,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相互交织。从党建面临的形势看,如何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引领作用,扩大党组织在城市新兴领域的覆盖面,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是深圳基层党建必须直面的新课题。

大胆探索实践,瞄准先行示范。年来,深圳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从全市层面“一盘棋”谋划部署,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全面质量过硬、全域率先示范。

一方面,深圳坚持四级共抓,形成联动机制。在深圳市委基层治理领导小组的直接推动下,市主要领导定期研究基层治理工作,定期深入街道社区一线实地调研,直接推动解决体制机制不顺、职责任务不清、基础保障不足等关键问题。通过定期召开“书记抓党建”座谈会,深圳市、区、街道、社区、小区五级党组织书记共抓党建,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水基层治理。

另一方面,深圳各区党委也谋划推动街道、社区大胆创新、试点探索,以点带面提高全域基层治理能力。

坚持问题导向,构建制度体系。深圳从城市基层党建补短板、强弱项入手,制定出台30多项制度文件,逐步搭建起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

针对以往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条块分割问题,深圳出台《关于推进城市基层党建“标准+”模式的意见》《街道党工委工作规则》等文件,实现条块结合、相融共生;针对以往社区党委政治功能、服务功能不突出问题,深圳出台《关于推进社区党建标准化建设的意见》,筑牢基层治理领导核心;针对基层队伍能力不强、专业化水不高问题,深圳出台《社区党委书记管理制度》《关于加强社区专职工作者管理的指导意见》等制度,着力锻造一支听党指挥、能打硬仗的社区干部队伍。

同时,深圳采用整体推、督导考核等工作方法,确保不折不扣落实各项制度,系统、根本上解决涉及全局的重大问题,带动基层治理实现整体规范和质量跃升。

推动重心下移▶▶激活城市基层治理内生动力

社区是深圳市基层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主阵地。

为了让城市运行的“底盘”更稳更好,深圳一直以来坚持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向基层倾斜,着力增强社区党组织为民、便民、安民功能,将党的工作融入万家灯火,把党的服务送到千家万户,让社区成为群众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

2015年,深圳出台实施《关于推进社区党建标准化建设的意见》,在社区统一设立党委,对社区党委书记实行事业岗位、事业待遇,每年每个社区安排用于党组织服务群众的专项资金200万元,每个社区至少设立1个党群服务中心,深化政经分开、居站整合、赋权定责、人事提管“四个改革”,强化社区干部待遇、党群活动阵地、服务群众经费“三大保障”,落实社区党委的领导保障权、人事安排权、监督管理权、事务决策权“四项权力”,推动社区党建全面过硬。

在组织架构上,深圳则明确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党组织各自定位和责任,市级负责统筹协调、全面指导,区级负责支撑保障、检查督办,街道负责当好轴心、具体实施,社区负责整合资源、兜底管理,打通做实城市基层党建四级主体架构。

为强化夯实基层干部队伍,深圳还把社区书记队伍建设纳入了全市干部、人才队伍总体规划,提高社区党委书记的薪酬待遇,着力打造出一支政治过硬、业务过硬、作风过硬的基层党组织“头雁”队伍。

此外,深圳还实施社区专职工作者职业化专业化改革,建立3类35档分类分档岗位管理体系,建立薪酬福利动态增长机制,增强职业尊严感和吸引力。两年来社区专职工作者招聘报名录取率达到27:1,已成为职业选择中的“香饽饽”。

通过强化对社区的工作支持和资源保障,深圳有效激活了城市基层党建的内生动力,实现了城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的整体提升。

■案例

深圳龙华北站社区党委:

画好党建“同心圆”

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格局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梦想。龙华区民治街道北站社区,这个与深圳北站同步诞生的年轻社区是深圳城市化进程的典型。不久前,北站社区党委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据了解,深圳北站社区立足大型交通枢纽深圳北高铁站和市内最大保障房小区,存在人员流动大、结构复杂、治理任务重等特点。该社区探索多元共治的新路径,广泛发动多元主体参与,形成“一核多元协同共治”基层治理格局,创新推出“党建+科技+治理”模式,被列入广东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2020年工作要点,并在全省进行推广。

该社区建立党组织联席会共治机制,党委牵头统筹辖区14个党支部和25个驻社区企事业单位党组织,构建党建引领“社区+车站+学校+商圈”共治体系,有力推动解决社区治理、治安管理、交通疏导、安全隐患排查、环境卫生整治等问题。

北站社区党委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是深圳突出多元参与、群策群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格局的一个缩影。一直以来,深圳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将各类组织、各方力量、各项工作、各种资源进行再组织、再整合,激发社区治理中多元主体的参与热情和积极作用,形成基层治理共同体。

城市的构成单元多种多样,画好党建“同心圆”,才能形成城市基层治理的“一盘棋”。

“回顾社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我们可以说是经历了三个阶段,从1.0版本到3.0版本。”北站社区党委书记何新生介绍,1.0版本就是社区刚成立之际,基层党建和社区治理由党委、政府“单打独斗”;2.0版本是辖区25家党组织联席会成员单位、28家社会组织共同参与,治理队伍得到壮大;现在的3.0版本是以8000多名共享会会员为标志,整个社区、所有居民都动起来了,大家都树立起了“主人翁”意识,共同参与社区治理,提升社区服务,共同打造温馨家园。(●南方日报记者崔璨)

    ------分隔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