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着力打好机制牌、治理牌、宣教牌“三张牌” 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出新绩

时间:2022-01-14 16:32:14来源:黔西南日报

黔西南州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今年以来,着力打好机制牌、治理牌、宣教牌“三张牌”,助力全州生态文明建设出新绩。

打好“机制牌”,增强生态文明建设出新绩的动力。组建迎督工作领导小组、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州级领导挂帅包案督导,每周至少一次督导调度。出台《黔西南州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大帮扶”工作方案》,通过“一对一”共商,召开座谈会,帮助县(市、新区)和企业梳理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措施,科学制定切合实际的整改方案,对工程量大的突出问题整改,州直部门在项目资金上给予支持或帮助争取。利用全省网格化管理机制,主动联系省、州专家团队对全州突出问题进行把脉,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出台《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督查督办长效机制》,对中央、省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情况进行督查督办和问题清单梳理。

打好“治理牌”,夯实生态文明出新绩的基础。实施“护林”工程,建立健全造林绿化、资源管护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实现网格化管理,做到事事有人抓,层层抓落实,确保每片林地都有专员专管,推行州、县、乡、村四级林长制。截至目前,全州林长共3160名,生态护林员21631名,护林面积达922014.22方米,森林覆盖率达61.38%,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达66.03,万峰林、双乳峰、安龙招提等9个监测点位负氧离子年均浓度均≥3000个/m3,达Ⅰ级最优等级,是当之无愧的“天然氧吧”,成为群众旅游度假、康养身心的好去处。实施“护水”工程,落实省、州、县、乡、村五级河长制责任网格化体系,以流域、水系为网,湖泊、水库为格,逐网逐格落实责任。全州102条河流共设五级河长5569名,州级库长制17名,聘请河湖义务监督员1445名,河湖保洁员1371名,基本实现河流、湖泊、水库等各类水域河、库长制全覆盖。全州重点河流16个国控、省控监测断面水质均达Ⅲ类以上标准,优良率达100%,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目标。实施“护土”工程,深入开展土壤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土壤修复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对污染地块开展调查评估及重点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采测,2家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整治任务,重金属减排量0.76吨,评审通过率100%。在用膜量大的基地、坝区利用周边已有的废品回收站、塑料厂等建立回收网点。按照“谁使用,谁回收”的原则,明确农膜使用者(农户、种植大户、农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是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的主体。

打好“宣教牌”,营造生态文明建设出新绩的氛围。注重生态文明教育,开展“四进”教育活动,在全州中小学开设《贵州省生态文明教育读本》,让生态文明教育进课堂、进机关、进工厂。注重绿色示范创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色创建宣传工作,兴义市万峰林街道获生态环境部表彰命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兴义市赵家渡水质自动监测站获全国首批“最美水站”荣誉称号,兴义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城市通过省级评估并不断巩固提升,正积极推进创建通过国家评估。截至目前,全州共创建省级生态乡镇15个、生态村28个,州级生态乡镇29个、生态村97个,绿色学校189所、绿色医院9所、绿色河流49条、绿色小区37个。注重绿色方式引导,围绕“世界环境日”“贵州生态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活动主题,从“衣、食、住、行、用”五大领域阐述绿色、环保知识文化内涵,举办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加大绿色、环保文化宣传力度。(通讯员 邰贵林)

    ------分隔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