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将近,东莞大地洋溢着欣欣向荣的景象:市政府推出“稳岗惠企便民十条”,拿出6.6亿元大礼包,帮助企业和群众温馨过大年。
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新年。经过千百万东莞人40余年的努力,东莞终于跻身“万亿俱乐部”。
从GDP只有6亿元到迈过万亿大关,40多年间,东莞从农业县崛起为全国第15个GDP过万亿、人口过千万的“双万”城市。
回望来路,40多年前,东莞虎门的一个小小手袋厂,奠定了一座城市制造业立市的根基,也开启了全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新征程。
昔日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如今再开风气之先。近日,东莞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在制造业名城掀起一场科技革命。
“双万”不是终点,前方更加精彩。东莞心怀梦想再出发。
产业为基,提升制造业竞争力
在办公室里,即使不走进工厂,生益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生益电子”)总经理张恭敬也可以在手机数字化工业平台系统的屏幕上,实时看到工厂内的印制电路板从原材料、开料、钻孔等每道工序的运行状态,运行参数、生产效率等数据也一目了然。
张恭敬表示:“数字化工业平台每天实时下发1600类上万个参数/配方,实时采集5000万行数据,我们将数据融入专业软件搭建的标准化设计平台,帮助工程师建立数字化模型,进行一系列的虚拟工艺化分析和判断,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做决策参考。”
数字化富矿不仅让生益电子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良率,降低人工成本,而且其生产出的PCB产品引领了行业技术的发展,也赢得市场的青睐和认可,并为此与众多世界顶尖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成长为中国电子元件百强企业。
作为一家36岁的老牌企业,生益电子通过数字化建设涅槃重生。东莞以制造业立市,拥有工业企业超过19万家,规上工业企业超过1.1万家,是全国制造业最密集的城市之一。在追求效率和品质的数字化时代,数量庞大的制造业企业对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需求尤为迫切,数字化成为众多传统企业“老树发新枝”的突围路径之一。
数字经济,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同时也让新兴产业在东莞陆续挺起了脊梁,“新芽成大树”。近年来,东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持续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超过18%,东莞跻身数字中国指数第7名,具有硬件制造、链群集聚和市场规模等三大优势,有基础、有潜力抓住新一轮数字经济发展的机遇。
为了加快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东莞通过“一号文”的形式,旗帜鲜明地宣告:“聚焦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全市三年统筹安排财政资金不少于100亿元,加快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全力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锚定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目标,东莞勾勒出全新的蓝图:到“十四五”期末,东莞将实现规上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全覆盖,引领带动超过15万家中小工业企业实现上云用云降本提质增效;东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将突破1.3万亿,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3%,进一步巩固和增强东莞数字经济规模效益在全省乃至全国各大中城市中的地位和优势,在关键产业招引培育上持续发力,做强做优做大数字产业,努力将数字经济培育成为“十四五”时期东莞高质量发展产业新支柱。
为了让企业数字化转型“愿改、敢改、会改”,让产业发展“有市场、有需求、有信心”,东莞决心拿出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支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笔者发现东莞市政府“一号文”在财政资金、空间保障、政府服务等方面对数字经济给予更大力度支持。
另外,东莞市政府“一号文”明确提出,围绕打造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建设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城市的目标,重点从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和夯实发展基础三个维度,提出15条政策措施,涉及95项具体条款。此外,针对不同产值规模和发展阶段的产业和企业,“一号文”真金白银给予精准政策支持,特别是重点支持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纺织服装鞋帽、家具等五大产业集群率先转型,进一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市场占有率。
数字化的浪潮奔涌而至,谁能抓住这个“牛鼻子”,谁就占领先机、赢得优势。东莞选择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链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为纽带,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更好地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赋能。
创新为核,建设湾区科创高地
从制造大市向制造强市转型的路上,科技创新是必不可少的驱动力。过去,外界评价东莞制造“大而不强”“多而不精”,比如,在2020年发布的广东制造业500强榜单中,东莞虽有78家企业上榜,但大多位于榜单100名开外,且平均营收为21.56亿元,落后于全省500强平均营收100.35亿元。
东莞很早看到了这一问题,早在2015年,东莞便以实施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创新制造、优质制造、集群制造、绿色制造等“六大工程”为抓手,努力从制造业大市向制造业强市转变。在今年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东莞市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东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肖亚非指出:“坚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特色,是东莞在现代化新征程中争先进位的必由之路,是东莞与大湾区城市实现错位发展的最佳策略,是东莞厚植自身高质量发展优势的根本寄托。”
在科创道路上奋勇争先,东莞已有厚实“家底”。
举全市之力打造的松山湖科学城,如今愈来愈成为东莞创新的核心引擎。一大批明星创新企业云集——华为、易事特、生益科技、东阳光药业,为科技创新提供一线实践土壤。
一大批新型研发机构相继落地——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为科技创新提供国际视野和理论支撑。
数个“国之重器”激活创新能量场——中国散裂中子源、先进阿秒激光重磅坐镇,为科技创新提供源头活水。
经过多年探索,东莞还形成了覆盖“原始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的全链条科创体系。在该体系中,一切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元素充分涌流,最终惠及各个科技型企业。正是遍布于莞邑大地上的19万家工业企业、1.1万家规上工业企业、7387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6家上市企业和3家营收超千亿的头部企业,夯实了东莞在科技创新路上奋勇争先的基础。
站在“双万”城市的新起点上,东莞越来越认识到,以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的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是全市上下抵御风险、安身立命的必然选择,也是东莞经济再创辉煌、稳中求进的最大底气。
因此,东莞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针对科技创新提出一系列子目标:R&D占比达到3.7%,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增至1.2万家,人才总量达到383万人、占比达到3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3%,以高技术产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具体数据达标后,东莞最终将实现进一步优化创新生态、提升创新能级,使创新真正成为引领东莞发展的第一动力。
融入“双区”,增创发展新优势
1月10日,由环球时报社主办的“第二届环球城市招商引资推介大会”举行,东莞滨海湾新区等十个新区入选“2021最具投资吸引力新区”。这是滨海湾新区连续两年强势上榜。
滨海湾为什么受投资者瞩目?毗邻港澳、紧连穗深,滨海湾新区占据着黄金联络节点。未来,这里将汇集港澳码头、城际轨道、高速铁路等复合交通,实现6分钟到深圳、35分钟到广州、40分钟到香港,全面融入广深港“半小时通勤圈”。目前,新区已引入OPPO智能制造中心、vivo智慧终端总部、正中科学园等一批知名企业IP。
摊开粤港澳大湾区地图,东莞位于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区域,地处珠三角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的主轴,介于香港、广州、深圳三座世界一流城市之间。
时代青睐东莞,区位得天独厚。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深入推进,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成为新一轮改革开放高地,香港提出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新的发展格局,召唤着东莞必须更加奋发有为。
就像当年蹲守在口岸,将香港客商“抢”到东莞一样,今天的东莞,同样将一大批国家和省的重大战略“争”到东莞。
例如,松山湖科学城纳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国家创新型城市通过验收,获批广东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争取大湾区大学在莞筹建和香港城市大学(东莞)落户……东莞的发展早已不再是一座城市的事,更肩负着国家和广东赋予的使命和期待。
这种使命,寄托在一批重大开放平台的建设中——滨海湾新区成为大湾区特色合作平台,水乡功能区与广州开发区共建“全面深度合作先导区”,南部九镇率先对接和融入深圳都市圈建设。
这种使命,表现在一批重大交通设施的联通中——赣深高铁、穗深城际、莞惠城际等建成通车,港澳客运码头至澳门水上客运航线通航,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项目试运行,湾区快线网络覆盖大湾区城市群。
这种使命,彰显在一批重大改革举措的落地中——建设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深入推进,国家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放管服”改革、功能区统筹优化市直管镇体制改革等取得明显成效。
星光不负赶路者,岁月不负追梦人。
深度融入“双区”“两个合作区”建设,东莞思路清晰、部署有力:加快松山湖科学城、滨海湾新区、水乡功能区、银瓶合作创新区等高水平重大平台建设,推动大湾区大学科技园、OPPO智能制造中心、vivo智慧终端总部等项目建设;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00亿元以上,推进东勤通讯、京东都市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等371个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深化与港澳的对接合作,吸引更多港澳青年来莞就业创业,探索港资企业商事登记全程电子化改革。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创始人李泽湘介绍,得益于东莞良好的科研基础和产业配套能力,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共孵化60多家公司,存活率达80%,硬科技公司达100%,这种孵化成功率全球罕见。
深度融入“双区”“两个合作区”建设,东莞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肩负国家使命,拥抱“双区”梦想,东莞的未来无可限量。
一线实践
松山湖高新区:引育高层次人才3000余人
打造大湾区科创新高地
当下中国电路板产业占了全球产能的一半,位于东莞松山湖的生益科技则是国内覆铜板产业规模第一的领头羊。生益科技董事长刘述峰说:“我们不但要把好的产品推向世界,还要让我们的企业在世界上发声,提升中国企业在国际标准制定方面的主导权,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地位。”
东莞市党代会报告提出,要以参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统领,加快打造大湾区科技创新新高地;以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为抓手,加快打造大湾区人才集聚新高地。
松山湖高新区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依托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战略平台,广泛吸引集聚海内外英才。
目前松山湖已引进国家级科学家68位,博士以上的高层次人才3000余人。松山湖18万就业人口中,43%拥有本科以上学历,92%是45岁以下的青年人,基本形成了从“顶尖科学家”到“科技研发人才”再到“应用型人才”的人才梯队。
以大院大所开辟用才育才“主战场”。依托大科学装置、新型研发机构、高等院校等增强对人才吸引力。散裂中子源现聚集科研人才400多位,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汇集科研人才900余位。园区23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引进各类人才超过2500名。东莞理工学院、广东医科大学、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科技学院4所高校拥有教职工共3808名,其中博士以上层次教师占比近三成;未来建成的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香港城市大学(东莞)也将成为引才育才的重要平台。此外,支持园区企业申报建设工作站,现建有博士工作站19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0家、分站12家,博士后实践创新基地13家,技师工作站8家。
以政策赋能构建留才兴才“好生态”。在政策体系构建上下“大功夫”,构建“1+N”人才政策体系。在政策支持力度上下“真功夫”。从构建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打造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造就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培育支撑东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卓越工程师队伍着手,出台更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在政策优化升级上下“巧功夫”。在人才安居、健康医疗、子女入学、创业服务等方面提供全方位保障,吸引更多人才落户园区。
不断壮大的人才队伍,形成支撑东莞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柱。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特聘研究员柯海波介绍,他以前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非常稳定。2019年他举家迁移到东莞,就是看中东莞的发展活力和开放务实的精神。他带领非晶材料团队研发的成果,入选“2019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东莞非常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我选择落户东莞非常正确。”柯海波说。
观点
中国科学院院士、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主任汪卫华:
“科技创新+先进制造”
需要优化环境久久为功
最近听说东莞通过国家创新型城市验收,非常振奋,这对于广东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制造业想要发展进步,必须提高科技含量。早期东莞的制造业是“三来一补”起家,从国外引进技术。在新的国际环境下,东莞需要更加依赖于科技自主创新,推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将来东莞制造业的发展,不仅要有量的积累,更要有科技的突破,包括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只有依托于强大的科研支撑,东莞制造才能走在世界前列。东莞通过国家创新型城市验收,说明国家对东莞的科创工作给予肯定、寄予期望。
东莞党代会提出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作为未来五年的发展主线,我认为非常准确。近年来,东莞通过建设中国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大科学装置和科研平台,引进华为等龙头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通过一流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吸引人才,为制造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科研平台和环境。目前来看,重点科研平台和企业的建设成果已经显现,在吸引高端人才、攻克基础研究难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成果。
一开始有的人会有疑虑:东莞为什么要建这些平台?例如大湾区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等,初期的投入非常大,并且短期内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从长远来看,要让东莞制造业再上一个新台阶,这些投入是必须的。只有建成了这些重点科研平台,才能产生更多原始创新和重大技术成果,推动东莞制造业取得更大的突破。
当前东莞科技创新存在两个短板。首先是缺乏人才,尤其缺乏从事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的高层次人才;其次是综合环境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形成有助于科技创新的文化环境和科研氛围。
我对东莞科技创新工作有两个建议:首先,要坚持着眼长远。科研不像办企业、做项目,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欧美国家经历了几百年的科研积累,东莞不能期望科技创新只靠三五年就能有所成就。要树立长远目标,坚持久久为功。其次,要进一步优化东莞的综合环境,营造适合高端科研人才、管理人才的生活环境、文化环境和科研氛围。栽好梧桐树,才能引进金凤凰。希望东莞继续坚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引进更多科技企业、重点科研平台和高端人才,力争在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上走在世界前列。( 撰文:吴擒虎叶永茵唐卓摄影:孙俊杰编辑统筹:甘韵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