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再迎国家重大使命。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发布关于同意深圳市开展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试点的复函,同意深圳市组织开展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试点。
复函要求深圳按照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方向,统筹存量和增量、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推动跨界引领发展、跨区域一体发展、跨领域协调发展、跨前沿技术融合发展,全面提高基础设施供给能力、质量和效率,打造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发挥先行示范作用。
基础设施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大势所趋。国家发展改革委不到500字的复函,其实信息量和含金量都很大。什么是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为什么选择深圳进行试点?试点工作对于深圳发展有哪些重要意义?2022年1月21日,深圳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对上述社会密切关注的问题进行了详实解答。
深圳具备三大有利条件
开展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试点为何选择深圳?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黄强介绍,深圳开展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试点,具备三大有利条件。
一是深圳的交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2021年深圳机场旅客吞吐量3635.8万次,货邮吞吐量156.8万吨,客货运吞吐量均位居全国第三位;深圳港国际班轮航班航线达到302条,年吞吐量2877万标箱,居全球第四位;铁路旅客发送量达到5094万人次,城市轨道总通车里程达到419公里,高、快速路网里程达到616公里,高峰期公共交通机动化分担率达50.7%。“目前,深圳与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间已基本建成高铁、城际、高快速路边界道路全覆盖的立体化交通体系,与周边城市人员往来密切,日均出行人数约百万人,要素高效流动格局基本形成。”黄强表示。
二是深圳的城市资源保障能力稳步提升。目前,深圳水资源保障体系已基本建成,城市供水能力达每天735万立方米,水质综合合格率达到99.9%以上;室内电源装机容量达到1700万千瓦,拓展贵州、云南等外电输电能力达800万千瓦,拥有垃圾焚烧发电厂9座,总设计能力约1.74万吨,每天年上网电量约25.8亿千瓦时,市政污水管网达97969公里,雨水管渠达到10945公里。
三是深圳的新型基础设施布局优势明显。黄强表示,目前深圳已建成5G基站5.1万个,已建成多功能智能杆近1.5万根,5G网络实现全市覆盖,光纤接入用户占比达94.2%;深圳超算中心运算速度达1270万亿次每秒,是世界最早布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操作中心之一,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保持国内领先;深圳已推进首批95个新型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总投资4119亿元,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
“深圳基础设施建设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要求仍然存在差距。”黄强说,深圳仍需在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深圳试点“四型城市”
深圳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试点有哪些具体举措?又有哪些蓝图和目标?黄强介绍说,按照试点方案,深圳将着力打造“四型城市”: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枢纽经济示范城市;区域一体化通道型城市;可持续应对变化的韧性城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创新型城市。
在推动跨界引领发展方面,深圳将围绕提升枢纽国际国内资源配置能力,建设交通物流设施,健全枢纽发展新体制机制,打造枢纽站城一体发展的新模式,培育枢纽经济发展新业态的5项重点任务,推动西丽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等18个重大项目建设,实现交通引领城市发展。
“到2025年,国际型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基本建成,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枢纽+区域+产业的协同开发模式。”黄强表示。
在推动跨区域一体发展方面,深圳将围绕探索推进区域规划共绘,探索推进区域设施共建,探索区域交通设施运营共管,探索区域水资源共享等4项重点任务,打造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平台等两个重大的平台,推动机荷、惠盐高速改扩建等24个重大项目建设。到2025年,重要干线路网多层次轨道网,高铁出行圈畅通高效,城市供水安全和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在推动跨领域协调发展方面,深圳围绕探索集约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保障体系,构建安全韧性的资源保障体系,打造美丽宜居的生态环境,加快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等5项重点任务,打造城市水务、智慧管理平台等两个重大平台,推动天然气储备与调峰库二期扩建等12个重大建设项目。到2025年,力争实现“水电油气等资源保障有力,城市景观优美,生态环境宜居现代化,应急体系完备,应急能力显著增强”的目标。
在推动跨前沿技术融合发展方面,深圳将围绕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布局智慧能源基础设施,布局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智能制造基础设施,建设智能化城市安全体系,集中布局科技基础设施等6项重点任务,打造城市信息模型、Sim基础平台等三个重大平台,推动深圳湾实验室等20个重大项目引领。到2025年建成万物互联数字融合技术引领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建成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融合基础设施体系,建成源头创新突破、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基础设施体系。
四方面体现高质量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提出,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以整体优化、协同融合为导向,统筹存量和增量、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打造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具体来看,深圳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试点何以体现高质量?又有哪些创新之举?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郭子平介绍,与传统基础设施相比,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有四个方面的显著变化。
一是从条块到系统。目前,深圳的交通、生态、能源、市政等基础设施是缺乏整体基建投资的概念,难以形成网络规模的效应。基础设施的高质量发展,就是以系统枢纽工程为抓手,通过规划一张蓝图、建设一个主体、运营一个中心、开发一个平台,来有效解决项目之间的无序问题。
“例如目前正在建设的西丽综合枢纽工程项目,就是采用系统化设计建设的4条国铁、2条城际、4条地铁换乘的超级枢纽。”郭子平介绍说,西丽综合枢纽构建了地下两层、地上三层的立体外形网络,在轨道交通、城市道路、公共配套、商业服务等各类设施间建立起紧密联系,将割裂的城市空间重新进行混合,实现了枢纽和城市的高度融合。
二是从政府到市场。以往基础设施投资是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资本的积极性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则是以市场化改革为导向,加快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向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开放。“今后深圳将充分用好、用足自身市场化高度发达的优势,围绕枢纽经济、通道网络、城市新基建等领域,多谋划多储备优质项目。”
三是从传统到新型。传统意义上基础设施指的是交通、能源和市政领域,数字技术投入的规模不大,占比也不高。然而伴随着全球技术经济格局的数字化重大变革的加速到来,传统基础设施难以支撑生产生活方式的数字化转型,急需构建政府社会协同投资、科技产业协同创新、社会经济融合发展现代化新型基础设施体系,为未来的数字时代提供底层的支撑。
四是从单一的环节向全生命周期来过渡。郭子平表示,深圳是全球200米以上高楼最多的超大城市,迫切需要解决以往基础设施投资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作为5G网络率先实现全覆盖、陆海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深圳有基础率先探索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新路径。“深圳将以此试点为契机,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统筹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运营维护等各个环节,提升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为全国探索新路径
深圳试点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有何深远意义?发布会上,黄强对于试点的影响进行了深入解读。
“深圳能为全国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探索新路径。”黄强说,深圳以开展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试点为契机,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牵引作用,推动新型基础设施与传统基础设施跨界融合发展,加强大数据、云计算、3D打印、人工智能等先进科学技术,在交通、能源、水利等传统基础设施领域的广泛应用可为全国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开展基础设施高质量,更是为深圳先行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黄强说,此举有利于夯实深圳交通、能源、水利、技术等基础,促进大湾区内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更好提升深圳市都市圈发展质量,增强城市长远发展后劲,为深圳高质量建设先行示范区提供有力支撑。(●南方日报记者徐烜和崔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