隹(拼音:zhuī、cuī、wéi)是汉语通用规范三级字。此字初文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鸟。[2]许慎《说文解字》释“隹”为短尾鸟的总称,但实际上古文字中的“隹”和“鸟”区别不大,看不出尾巴谁长谁短。商周时期常借“隹”为句首语气词“唯”。
“隹”是汉字部首之一,序号174。用隹作意符的字大多与鸟有关,如:雀、隼、集、雏。
文字源流
象形字。商代甲骨文的“隹”是一只鸟的象形,头、尾、身、羽俱全,头的朝向、羽毛的多少、爪的有无、笔画的繁简皆不固定。西周至春秋,字形渐趋固定,一般头朝左,左面不再出现其他笔画,右面的羽毛多数作四支,由组成鸟腹的一个竖笔贯通。战国时虽然出现了新的繁化与简化,但都是在西周、春秋以来大体一致的字形基础上进行的,所以没有造成大的混乱。《说文解字》小篆(图23)基本上同于前代较为规整简约的字形,隶变后楷书作隹,成为记号字。
依《说文》,“隹”本义是短尾鸟或短尾鸟的总名,读zhuī。而从隹的鸟有的却不是短尾,例如“雉”。图A和图B是“鸟”的甲骨文,与“隹”的甲骨文对比,其实是看不出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的。甚至有学者认为“隹”和“鸟”就是同一个字。甲骨文中,与鸟有关的字大多从“隹”,从“鸟”的屈指可数。只是后来“隹”被借用作发语词“唯、惟、维”,周代往后,从鸟的字才多了起来。[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