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省将坚持“稳步扩面、质量为先”的原则,进一步明确保护性耕作适宜区域和重点实施区域范围,既推动实施面积平稳扩大,又突出高标准高质量实施,持续提高耕地质量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省计划实施保护性耕作作业面积1000万亩,并鼓励各市在计划任务面积基础上增加实施面积。日前,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联合印发《辽宁省2022年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实施方案》,明确上述任务目标。
保护性耕作是以机械化作业为主要手段,采取少耕或免耕方法,用农作物秸秆及残茬覆盖地表,从而减少农田土壤侵蚀,保护农田生态环境的农业技术。我省明确,要坚持实事求是、守正创新、循序渐进、扩面提质的原则,强化组织领导和政策引导,通过政府与市场两端发力,农机与农艺深度融合,科技支撑与主体培育并重,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并举,稳产丰产与节本增效兼顾,技术创新与机制创新并行,不断提升实施质量和效果,促进黑土地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今年,全省将新建保护性耕作整体推进县2个,总量达到14个;建设高标准保护性耕作县级应用基地60个、乡级应用基地260个。具体技术模式上,我省以玉米为重点,兼顾大豆、花生、杂粮、小麦等作物,在全省适宜耕作区大力推进实施保护性耕作。根据秸秆覆盖地表程度和地理特点,主要推广秸秆大量覆盖还田免(少)耕播种技术类型、秸秆部分覆盖还田免(少)耕播种技术类型以及秸秆少量覆盖还田免(少)耕播种技术类型。
我省强调,各市要结合土壤、水分、积温、种植方式、经营规模等实际情况明确主推方向,因地制宜优化定型符合本地实际的适用技术模式。切实把握保护性耕作“多覆盖、少动土”的核心要求,在保障粮食稳产丰产的前提下,尽量增加秸秆覆盖;在保障出苗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土壤扰动,鼓励采取免耕播种作业,也可采取播种前或播种同时少量旋耕或浅耙的少耕作业。对于冷凉地区和丘陵半山区域,可采取条带耕作、秸秆覆盖垄作等方式,进行少耕播种作业,提高地温,进而提高保护性耕作实施质量。*(记者李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