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篆又称“秦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书同文”的政策,以秦国的籒文为基础进行简化,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彼时由丞相李斯负责,斯作《仓颉篇》,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以此三篇为准则教化天下。小篆字体作为官方使用的文字一直流行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
李斯 峄山刻石
小篆与大篆
从书法的角度来看,我们将小篆之前的所有文字都统称为大篆,其包含着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籒文、六国古文等。
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也是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自从1899年甲骨文首次发现,据学者胡厚宣统计,共计出土甲骨154600多片,这些甲骨上刻有的单字约 4500个,迄今已释读出的字约有2000个左右。
甲骨文
金文,指的是铸造在殷商与周朝青铜器上的铭文,因为周朝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字数最多,所以过去又叫作“钟鼎文”。金文的字数,据容庚《金文编》记载,共计3722个, 其中可以识别的字有2420个。
金文鼎
石鼓文,即刻有籀文的鼓形石,石鼓文为四言诗,为我国最古老的石刻文字。因记述秦皇游猎之事,也称“猎碣”。刻有大篆四言诗一首,共十首,计718字。至今文字多残,北宋欧阳修录时存465字,明代范氏天一阁藏本仅462字。
石鼓文
六国古文,是上承商周的甲骨文、金文,在诸侯割据条件下所形成的区域性文字殊体。形体很不统一,笔画草率,简体、俗体大量涌现。
战国楚简
因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各国的文字出现了简繁不一、一字多形的情况。而统一文字后,小篆字体逐渐开始定型,象形意味削弱,使文字更加符号化,减少了书写和认读方面的混淆和困难。
小篆
小篆字体的特点
小篆字体主要有着以下的4个特点:
1、两种分布
小篆字形呈现长方形状,其宽度与高度之比约为二比三,其书写分布主要以两种方式为主,其一为在长方形内匀称分布,其二将长方形的三分之一作为垂脚分布。
2、横平竖直
小篆字体的笔画粗细基本一致,圆劲均匀,横平竖直,在书写中以平行等距的方式进行表现,其笔画圆起圆收,圆中有方,方中有圆,使转圆活,富有趣味。
3、平衡对称
对称是篆书的一大特点也是其魅力所在,对称并非只有上下对称、左右对称,诸如单个字中的局部对称以及圆弧笔画的角度对称等。
4、上紧下松
小篆字体的书写,其大部分字的主体在上大半部,下小半部则为垂脚,也有没有垂脚的,则将主体笔画放在下部,上部笔画进行高耸处理。
邓石如篆书《唐诗联句》
总而言之
小篆字体是中国文字史上的首种正体字。由此文字从不规范走向规范,由象形为主走向符号化为主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