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海区委书记聂加伟主持召开区委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暨全区基层治理工作交流推进会,总结江海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经验。会议强调,要着力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把更多江海元素融入基层治理,合力打造全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样板。
聚焦党建引领,赋能社会治理。近年来,江海区认真落实省委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和市委基层党建“十大专项行动”,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全区党建考核连续4年获评“好”的等次。2020年,江海获评全市基层党建示范区;2021年礼乐街道英南村党总支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基层党建工作取得较好的成效。
今年以来,江海区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为各级“书记工程”,成立由区委书记任组长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小组,组建8个业务专班,统筹协调推进全区基层治理工作。在出台《江海区打造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样本的二十三条措施》的基础上,江海区将聚焦“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主题,围绕“五治融合”构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建设作详细部署。
做实网格化管理
加快“综合网格信息服务仪”试点运用
“石嘴里附近有个流浪汉蜷缩在石凳上,可能需要帮助,请你们去看看吧!”6月17日下午,接到居民的“下单”信息后,江海区江南街道建联社区第一网格网格员张君华立刻“接单”,前往现场处理。
来到现场发现,流浪男子神情恍惚,身体十分虚弱。张君华给流浪汉饮用水和饼干补充能量,并马上报警处理。随后,该男子出现呼吸急促、意识模糊等症状。网格员、社区工作人员、民警立刻联系120救护中心,并在旁观察其情况,直至救护车到场,共同实施救援转移。送院治疗后,该男子身体情况基本稳定,并转移至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
这是江海区做实网格化管理,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江海区聚焦网格化管理,不断强化党建引领,坚持把党组织建在网格、把学习阵地建在网格、把力量沉到网格、把服务做到网格,以“小网格”撬动“大党建”。
网格组织体系建设是网格化管理“底座”。江海区以行政村、居民小组或住宅小区、若干楼院等为单元,将全区共优化调整划分为190个网格。同时,制定“最小单元”设置工作指引,将190个网格细分设置“最小单元”2590个。
同步完善的还有网格党组织设置。全区190个网格全部完成党组织组建,共组建网格党组织(含党小组)168个,网格党组织书记由网格长担任,实行网格化管理“一肩挑”。
网格员是决定网格化管理成效的关键因素。江海区每个网格建立1个由网格长、专职网格员、专业网格员和兼职网格员组成的网格小组。所有网格员必须进行“入网”培训,并按照《江海区村(社区)专职网格员工作指引》,落实7类19项具体职责,实行“五必知五必访三必到”的“553”工作法。
完善网格功能,高质高效强化基层治理。江海区通过实行网格事项准入制度,根据区级统一制定的网格事项清单指导目录,优先将疫情防控、外来人口统计、出租屋管理等事项列入第一批网格事项。每一个网格对“人、地、事、物、组织”等43项基础信息开展排查核实,完善形成《网格基础信息工作台账》。在此基础上,江海区开发智慧网格地图,导入基础信息数据底板,实现网格“人、地、事、物、组织”可视化呈现,大大提升网格化管理效率。
此外,江海区通过强化单兵装备,将基层治理从“人海战术”向“智慧治理”跃升。目前,该区正加快推动“综合网格信息服务仪”试点运用,向全区63个村(社区)和5个交通卡口各配发至少1台信息服务仪,提升网格基础数据采集效率。首批选取工业园区、城市商圈、户外公园等8个不同类型的网格设置“江海核酸小屋”,在常态化防控形势下提高网格便民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网格疫情监测预警的灵敏性。
推动全领域党建
以三大委员会平台建设深化基层治理体系改革
走进江门市江海区礼乐街道文昌沙社区的超市,居民张慧娴掏出文明积分卡,用自己的积分兑换到了矿泉水等生活用品。超市摇身变成居民家门口的“文明积分兑换站”。
近年来,江海区积极开展“党建引领·社区微治理积分治理项目”,引导各村(社区)结合实际制订相关规则,以村民或村民小组为单位进行积分制考评管理。群众成为乡村治理工作的决策主体、执行主体和监督主体。
“小积分”激活基层“大治理”,是江海制度创新深化乡村治理的重要体现。此外,江海区还充分利用党员责任岗创建、全面实施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常态化运行农村基层组织向党组织报告工作制度等多项创新制度,有效激活农村社区治理的内生动力,推动乡村治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构建起村级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
乡村治理制度创新,社区治理多元共治。
江海区深化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推动164个成员单位下沉社区,确保每个社区均由一名街道党员领导牵头,助力基层治理工作指挥协调解决在一线。针对小区物业矛盾纠纷,江海在全区全面铺开小区党支部建设,加强小区物业党建联建。江海区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组建数量、组建率均居全市前列。
推动全领域基层党建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重要保证。
江海区以三大委员会平台建设深化街道基层治理体系改革,通过成立全区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优化街道综合治理、公共服务、综合行政执法“三个委员会”治理架构、功能定位和运行机制,推进“三个委员会”工作与基层治理、网格化管理等工作有机衔接。江海区将健全完善信息汇总、分析研判、分工派件、跟踪督办等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强化资源整合调度,发挥指挥协调作用,打造委员会“扁平化”高效运作机制。
目前,江海区已经组建200人的区直机关应急先锋队,以机关党员干部常态化下沉激活“平急转换”机制。具体而言,结对社区的单位将安排中层干部担任社区“大党委”兼职委员,每月至少一次到结对村(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垃圾分类、文明城市创建、民生微实事、扶残助残等常态化志愿服务。面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重大自然灾害等,结对单位将利用熟悉情况的优势,动员报到党员就地转为志愿者,持续提升基层党组织平时组织能力和应急应对能力。
在党建引领园区治理方面,江海区积极开展“党员责任岗”“我为企业献言献策”等活动,引导党员在科技攻关、企业管理等方面发挥作用。同时,鼓励“两新”组织在疫情防控、公益慈善、扩大就业渠道等方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两新”党员纷纷带头深入疫情防控一线,安诺特奖助学金项目、晨光社工“共建一个家”关爱困境儿童服务均得到良好社会反响。
擦亮“国字号”品牌
打造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的召开,为乡村发展注入一剂更为强大的稳定剂,让我们更有干劲,推动英南村实现全面振兴!”日前,省党代表、江海区礼乐街道英南村党总支书记胡日强召集村里的党员代表,聚集在榕树下的村民议事厅,号召大家要按照省党代会部署要求,继续努力提升英南村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并与党员干部们共话未来乡村新愿景。
作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英南村党总支发挥着品牌示范引领作用。江海区将在全区提炼推广英南村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经验做法,推动治理成效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
一方面,深化拓展英南村的经验。江海区组织开展了多场英南村事迹学习会和现场交流观摩活动,推动党员责任岗、村民积分管理等可复制的经验做法在全区各村(社区)落地实施。同时,探索实践党员联系服务群众两个“全覆盖”机制,明确每名党员联系服务10至15户群众,夯实网格“最小单元”基础,并将服务情况与党员责任岗、村民积分制实行同步考评,进一步激活党员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积极性。
另一方面,全力打造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江海区将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和民主集中制原则,支持村党总支牵头修订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民议事会章程等制度,积极搭建村民议事平台,打造“榕树下的村民议事厅”。据悉,通过村民议事会,英南村先后解决了停车位管理、队址改造图书馆等11项事务。
为了着力写好“治理”这篇文章,江海区将继续厚植基层立法联系点“国字号”品牌优势。
目前,江海区在各村(社区)、商会、行业协会等单位设立59个立法联系单位,聘请退休干部、村(居)民代表担任立法意见义务收集员,经常性征集群众意见,持续创新立法意见征集模式。截至今年6月,该区共完成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省市人大交办的42部法律法规草案意见征集工作。在上报的549条意见建议,有70条意见建议被采纳。江海基层声音搭上了国家立法“直通车”。
为进一步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江海充分发挥江翠社区作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确定为基层立法联系点和全省基层立法联络单位的优势,成立“议事委员会”和“志愿服务委员会”,引入各级“两代表一委员”、乡贤和“两新”组织等参与议事。江翠社区及时组织协商和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发挥农村社区治理的“延伸臂”功能,巩固夯实基层治理法治根基。(●南方日报记者张泳渝 通讯员赖庚谷陈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