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泉州自古以来多“澳头”(今指港湾),而法石澳位于晋江出海口的咽喉要地,为商船、渔船云集之地。
江口码头:沉淀千年的风物之美
“澳有二十四,而法石为要,盖为内通南关,外接大坠,实商渔出入必由之所,亦远近辐辏咸至之区。故部馆、文馆、武馆俱设是处,所以稽查透越,盘察漏税,试重其地也。”这是见载于泉州法石《泽被海滨碑记》上的文字,从这简短数十字中我们不难看出,泉州自古以来多“澳头”(今指港湾),而法石澳位于晋江出海口的咽喉要地,为商船、渔船云集之地。
宋元时期,法石澳一带航海业和造船业发达,沿江码头众多,如今仅存的是文兴码头和美山码头,合称为“江口码头”。两处码头始建于宋元时期并沿用至20世纪。两者相距约1.1公里,均以条石砌筑。文兴码头位于上游,整体造型为一平缓的斜坡状台阶,此处水深较浅,码头直伸入晋江中以便低潮位时小船停靠。站在码头上,海风习习,沁人心脾。码头遗址处屹立着一座宝箧印经塔,颇具特色。宝箧印经塔残存的塔身分为两段,均属花岗岩,年代久远,表面呈黄褐色。两段均呈方形,系分别雕凿后再行衔接的。塔身上段,四面各有一尊半浮雕的半身佛像,佛像边沿凿成上圆下方、拱顶的龛。其中,上部头像雕凿深度多在5厘米左右,最深达6.5厘米,头像下部的佛身,其雕凿深度约减半。佛像的面部历经风霜,轮廓已经略微模糊,失去细致的容颜雕琢却更具意境,透着一股悲天悯人的沧桑之感,又仿若在微笑着细数陈年岁月。塔身下段,四面各楷书阴刻一字,由右至左顺读为“佛、法、僧、宝”,字外围为圆圈。宝箧印经塔附近是一片滩头,泥土色黄而黏,上有无数小洞。细看可见许多红钳蟹或从洞中探出头来。这些红钳蟹样貌独特,个小如硬币,且蟹螯与蟹盖边上的色泽通红鲜亮,尤为瞩目。数百年来群居在此滩涂的红钳蟹,宛如信徒般,天天来此向着宝塔朝拜。红钳蟹的存在让原本静若画作的文兴码头活了过来,还有那些它们生存的孔洞随潮涨潮落在律动着,那是大自然的呼吸,也是文兴码头生灵和谐、万物美美与共的印记。这座宝箧印经塔也是泉州古渡头一座典型的镇风塔。考古工作者曾在文兴码头遗址处采集到了不少出土物,主要为建筑构件、铁器和瓷器。这批出土物的年代,由宋元时期直至明、清两代,足以展现码头的历史宽度。
古时这里曾有滔滔江水从文兴码头流向美山码头,与之相伴的是两岸碧绿苍茫的护堤蒿草。它们郁郁葱葱扎根两岸,连绵成片。如今烈日当头,晴空万里,顺着道路延展的方向由文兴码头走向美山码头,放眼望去碧波荡漾,此起彼伏,心头便是一阵惬意的凉爽。短短数百米,江的北岸出现三座庙宇,分别为文兴宫、长春妈祖宫、美山天妃宫,难怪都说泉州有丰富的民间信仰体系,这也是地方民众“摇篮血迹”地域感和归属感的乡愁文化符号。美山码头位于法石社区美山自然小村的南部、西邻长春自然村、东为后厝自然村,东南向为晋江出海口,江面宽阔。相比文兴码头,美山码头处水更深,码头造型为边坡较陡的墩台,便于高潮位时大船停靠。码头临江处延至江面的为一石构墩台,与江岸间有一条宽近3米的道路相连。墩台入口树荫之下有一神龛,供奉着笑容慈祥的红面土地公。神龛中红烛满满,下方香案上有一刻有“美山古渡口”字样的香炉,其中立着三根香燃尽后留存的短芯,从中可以看出这方土地神龛香火不断、受人敬仰。墩台东西两侧各附有一条南北走向的石构斜坡式道路(东侧仅路面残损,而路基保存较好。西侧的路面已破坏严重,路基也有残损),两条道路各向南延伸直至江中。东侧紧连斜坡道路的有一段曲尺形的石构建筑台基。码头基础的地层全以“睡木沉基”,即木桩加固,以防海水冲塌。
无论是文兴码头还是美山码头,两处遗址附近都栽种有榕树。榕树的气生根低垂,温柔地拂过行人头顶,颇有李太白诗中“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之意。抬眼看榕树,并不高大,约莫数人高,初看并不起眼,可在夏日高温逼人,地砖滚烫,树影连绵下便成了一方净土,似乎散落的便是福泽。让行人喘气放松的同时,也有了心思放眼海面,目光随大小船只移动着,心底追思古时这里桅樯如云的盛景。据悉,宋元之后,随着航海事业的昌盛,法石的造船航海业也经久不衰。圣殿、文兴、长春、美山都是当时造船的场所,当地仍有地名沿称造船巷、打篷巷的。而文兴码头、美山码头等码头是航海贸易繁盛的见证。泉州市文博研究员陈鹏鹏表示,文兴码头和美山码头构造科学,历久耐用,是宋代码头建筑的珍品。这两个码头共同反映出泉州港宋元时期海上贸易繁盛的风貌。旧日光景已难追,然而今天的江口码头却历久弥新、风韵犹存,经过历史的沉积和沿岸庙宇香火的熏陶,这片码头恰如老酒沉香,时刻散发着惹人酣醉的美。
□记者吴拏云实习生吴雨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