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至21日,全国数字乡村建设现场推进会在德清召开,这也是首个从全国层面召开的数字乡村建设现场推进会。这次大会上传递出一个重要信息:支持浙江全力打造数字乡村引领区。
为什么是浙江?下一步浙江要如何引领数字乡村建设?数字经济“沃土”上,浙江以探索实践作答。
场景建设提升产业竞争力
乡村全面振兴,数字化改革是牵引力,更是加速度。位于德清县的水木莫干山都市农业综合体,最近新入列全省首批10家未来农场。数智赋能之下,这家农场的番茄可实现全年采摘,1万多株番茄年产量高达125万公斤。
产业数字化是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以要素集约化、生产智能化、产业生态化、管理高效化和功能多样化为导向,浙江以数字化场景打造为切入口,着力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产业竞争力。
去年,全国最大的山核桃产业集聚地——杭州市临安区,创新打造山核桃产业大脑,带动产业经济效益提升8%。聚焦产业发展面临的难点、痛点,山核桃产业大脑归集多部门的全产业链数据,以问题为导向,谋划多跨应用场景,破解产业生态化治理、病虫害AI识别难题,还可通过农证贷场景实现农业资产数字化,引导农户一键直达申请贷款。
找准小切口,构建大场景,产业变革只是乡村数字“范儿”的一角。围绕生产、生活、生态三大领域,数字化正融入乡村建设肌理,激活发展新动能。
在平湖,“善治宝”掌上应用创新“股份分红+善治积分”乡村治理新模式,有了激励机制,原先推进难度较大的农村垃圾分类、房前屋后环境整治工作不再难,农户参与热情和工作完成度直线上升,“村里事”变“家家事”,治理效能大大提高。
新基建服务乡村治理
数字乡村建设不是单向赋能,而是一场双向奔赴。依托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优势,三年前,德清县莫干山镇五四村通过采集地理信息遥感数据,在全省率先探索“一图全面感知”的乡村智治模式。
在“村情民意”板块,村庄三维实景图上冒出蓝色、红色的事件标识。“蓝色代表办结,红色是新上报、等待办理的。”五四村工作人员介绍,村民通过“随心问”“随手拍”反映的问题会第一时间流转到相应负责人手中,而“天空地”一体化遥感监测体系也将主动发现、定位、归集问题。
“以前是工作催数据,现在是数据催工作。”德清县大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说,全县137个行政村已实现“数字乡村一张图”全域覆盖,基于感知、研判、决策一体化的乡村大数据资源体系打通部门数据、基础数据、空间数据,精准服务于乡村规划、乡村经营、乡村环境、乡村服务和乡村治理。
要想数据用得好,数据的广度、颗粒度和背后的平台支撑力缺一不可。为此,浙江启动实施“三农”新型基础设施试点、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和集成创新示范建设等项目,不断完善乡村网络通信设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丰富各类数据库,夯实数字乡村新基建。
眼下,慈溪市创新推出的“共享冷库”系统已覆盖蜜梨、葡萄等当地农业主导产业。此前,当地做过调研:全市已建冷库以主体自用为主,季节性空置问题突出。资源共享,既能错峰提高利用率,也能以更经济的方式破题农产品“最先一公里”需求难题,惠及广大农户。
数字赋能山区26县
建设数字乡村,既是推动浙江农村共同富裕先行、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的重要手段,也是浙江打造数字变革高地的重要任务。
不久前,“打造数字乡村引领区”被写入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本次大会上再提这一新目标。
“引领”二字,浙江有基础、更有底气。农业农村部此前发布的评价报告显示,2021年,浙江省县域数字农业农村总体发展水平达66.7%,连续三年居全国首位。而“引领”,同样也对接下去浙江“三农”各领域的数字化变革提出了更高要求。
如何持续保持领先身位?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说,浙江将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数字化改革,围绕应用贯通、产业增效、城乡融合、强农惠农多方发力。全省4个国家级、32个省级数字乡村试点市县将推动浙农应用优先在试点地区落地、改革创新举措优先在试点地区集成,着力打造可看可学、可复制推广的示范样板。
“浙江数字乡村建设还应突出标准化引领。”浙江大学数字农业农村研究中心研究员杜英森告诉记者,两年前,临海、慈溪、德清、平湖等4个县(市、区)入选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这4个试点地区在数字乡村建设地方标准、建设规划、评价规范等领域各有创新,其中不少经验为全国首创。
“这些理论经验、制度经验构成了浙江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体系的‘骨架’。在此基础上,浙江要两端发力,既要努力掌握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也要用好高校、企业的数字生态力量,用数字化手段加速弥合城乡数字鸿沟。”杜英森说,浙江要以数字化赋能山区26县跑出共富“加速度”,更要用数字化连接、赋能欠发达地区,在缩小区域差距方面贡献力量。
记者获悉,紧抓数字乡村引领区建设机遇,浙江将加快实施农业农村数字化改革、乡村产业数字化增效、乡村数字服务提质、乡村网络文化振兴、乡村四治融合推进、乡村数字基础提升等六大行动,推动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各领域各环节深度融合,把浙江数字乡村打造成为“重要窗口”的标志性成果,为全国数字乡村建设提供“浙江经验”。(本报记者 祝梅 通讯员 裘云峰 潘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