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始于心,创建在于行。挺立潮头、赶超一流、勇攀高峰,这是新兴的创文决心。
一所所新建学校、医院投用增进民生福祉,一场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一处处公益广告与城市美景相融润物无声……新兴坚持创建惠民,高标准、常态化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城市文明程度、百姓幸福指数持续提升,社会正能量不断集聚与传递,让人更善,城更美,社会更和谐。
“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事关广大市民群众的福祉。”新兴县委书记、县长陈哲江表示,新兴将不断增强文明城市创建的紧迫意识、标准意识、责任意识,对照标准,靶向发力,切实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使全县人民群众生活环境更加舒适美好。
以“绣花功夫”推动管理精细化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管线下地、老旧小区改造、公共环卫设施提升等都与市容环境息息相关。随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推进,新兴市民的获得感显著提升。
漫步在新兴历史文化街区——庙街,独具风情的骑楼建筑群诉说着这个城市过往的辉煌。位于新兴县旧城区的庙街步行街(旧称“解放路”)在2022年元旦盛大开街。庙街改造是新兴县城区旧城活化改造项目的部分工程,作为本土首条特色文旅骑楼步行街,这项民生实事备受市民关注。
庙街步行街区按照“政府主导、部门组织、居民参与、资本运营”的模式运营,重点打造骑楼特色商旅购物区。通过实施旧城改造,进一步拓展城市空间,改善人居环境、优化产业结构、完善配套功能,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提升城市形象,让“老城市”焕发新活力,聚力打造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美丽新兴。
解放路是新兴县传统风貌保留最完整的街道,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人文风貌,具备丰富的历史文化气息。这些骑楼建筑诠释了上世纪当地的风土人情,见证了本土经济的腾飞和发展,饱含老百姓对家乡的记忆和情怀。改造前的解放路,有许多民国时期的骑楼建筑,外立面残旧、雨水风蚀严重。设计施工团队成员深入现场研讨,多次比对方案,遵循一幢一策的原则,走出了传统风貌和当代街道相互平衡的创新之路。
老旧小区特别是无物业管理小区,一直是文明城市创建的薄弱环节。为破解这一“老大难”问题,新兴县从“神经末梢上”入手,在“麻绳最细处”攻坚。据悉,新兴县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二期)主要是对县城区东街、开泰街、中山路、环城东路、环城中路进行外立面改造及加固、拆除构筑物及违法广告、完善部分道路雨污分流、三线入地、铺设沥青路面和麻石巷道及完善相关配套设施。
深化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建设宜居整洁、和谐共享的小区,不仅是老旧小区居民的迫切需求,更是城市面貌提质升级的重要举措。要把城市管理放在城市治理的角度来看待,加强精细化管理,像“绣花”一样精细。新兴县坚持大治理理念,实行指标化、数字化、清单化工作方式,确定文明创建重点任务清单,科学设置重点任务指标,明确责任单位,细化工作措施,破解文明创建中的社会治理难题,夯实社会治理阵地。
多年前,新兴县城曾出现过“空中蜘蛛网”现象,跨街飞线,管线纵横交错、交叉口杆桩林立、线缆众多让人眼花缭乱。这些杂乱无章的线网存在安全隐患,又影响城市美观,让新兴美丽的环境一下掉了几个档次……近年来,新兴以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为契机,把环境提升列入民生服务,重点实施净化城市空间、美化城市环境的管线下地工程。如今县城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空中蜘蛛网”逐渐成为过去时。从城市功能到宜居环境,从基础设施到民生福祉,聚细聚精、集小成大,新兴正悄然发生变化。
以完善民生共享创建成果
4月2日,新兴县举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初中)集团化办学启动大会,将县内17所公办完全中学、初级中学全部纳入集团化办学架构,通过建立3个初中教育集团,围绕“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目标开展集团内校际合作,推进全县初中教育质量整体提升。
据了解,初中教育集团采取“县城学校+乡镇学校”“优质学校+普通学校”形式,由一所优质学校为龙头,与若干地域相近的普通学校组成。在保持学校法人、经费运行不变的前提下,龙头学校和成员学校之间建立管理、资源、教师、教研等方面的共享和协同发展机制。
3个初中教育集团建立起来后,将按照“一套机制”“两个原则”“三项措施”的“一二三”工作路径,打破地域壁垒,对普通学校由“授之以鱼”转变为“授之以渔”,构建具有规模优势及品牌影响的初中教育集团,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和教育理念共享,实现优质均衡发展。
改变不止一处。在推进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新兴县将群众需求捧在手心,对照测评标准,从细节出发、从实处整改,精准施策。例如,县教育局组织各学校(幼儿园)开展暑假托管服务,为学生创设安全有序、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假期生活环境。
暑假期间,新城镇凤凰小学内依旧书声琅琅,辅导老师细心地对同学们进行辅导,为他们解疑释惑。书法室内老师正在给学生们进行书法授课。操场上,同学们正在进行篮球趣味课,在轻松愉快的体育运动中锻炼身体。
据了解,2022年全县有35所公办学校(幼儿园)提供暑假托管服务,其中县城学校(幼儿园)18所、乡镇学校(幼儿园)17所;参与暑假托管的学生、幼儿2114人。
人民城市为人民。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清单”,就是文明城市创建的“责任清单”。一直以来,新兴县打好文明城市创建组合拳,把工作落脚点放到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难点、痛点、堵点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5月18日,新兴县人民医院新院举行三级综合医院揭牌仪式。这是新兴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喜事,将全面提升新兴县卫生方面的医疗能力,加快补齐卫生体系服务短板,推动全县医疗卫生事业实现高质量加快发展。
以文明之光涵养城市底色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传递着城市的温暖,凝聚着发展的力量,吹拂着文明的新风,点亮着核心价值观的明灯,创造着千万人民的幸福生活。无论是大街小巷,还是居民小区,我们总能看到一个个穿着红马甲的身影,这是城市里最显眼、最暖心的风景。打扫卫生、文明督导……小举动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7月29日,新兴县“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系列活动——2022年新兴“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活动,通报了2022年新兴“新时代好少年”名单。据悉,新兴“新时代好少年”是经过层层推荐、优中选优产生的。这些好少年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品学兼优、朝气蓬勃,在勤奋学习钻研、勇于自立自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热心公益活动等方面表现优异、事迹突出,展现了新兴县新时代少年儿童刻苦学习,树立理想,砥砺品格,增长本领,努力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决心和行动,为广大未成年人树立了学习榜样。
七夕当天,新兴县举办七夕颂诗情、经典咏流传——七夕节诗词大会,通过诗歌朗诵、古筝表演等形式,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家庭观,充分挖掘传统节日的深厚文化内涵,弘扬传统美德、培育文明风尚、凝聚民族情感。新兴县图书馆还精心准备了自制的精美灯谜,五花八门的谜语挂在边上,谜面科学而通俗,有文化类的、有知识类的、有娱乐类的、有博物类的,大家感到新奇又有趣。通过此次活动,让广大群众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进了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在新兴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欢声笑语不断传出,一系列有创意、有温度的文明实践活动满足了群众开展理论学习、文化活动、志愿活动和文化教育的需求。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新兴县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志愿服务队,开展分类分层分众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并以此为主要载体,深入开展农村移风易俗活动,把文明的力量传导到基层。
如今的新兴县,从城市到乡村,从干部到群众,文明新风扑面而来,文明创建满城春的景象成为一道亮丽风景。新兴县正找准自身优势特色、抓住关键持续发力、创新运用创建载体、充分发挥群众力量,让文明风尚浸润人心。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也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如今的新兴,道路更畅、城市更美、乡村更绿、生活更便利,文明创建成果成为群众摸得着的幸福。
■观察
创建文明城市
提升核心竞争力
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要体现效率、效果,让投入和产出匹配。
6月30日上午,新兴县档案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青少年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新馆集中开馆活动成功举办。新兴县“四馆两中心”坐落在惠能广场内,项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首届梁思成建筑奖获得者、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总设计师何镜堂院士团队负责设计。该广场汇聚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档案馆和青少年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新兴集阅读、文化、活动展览、会议为一体的多功能城市会客厅。
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兴县域经济正在走强,组团式发展增添新动力。之前,第四届全国县域旅游研究成果《全国县域旅游研究报告2022》暨“2022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2022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名单发布。新兴县入选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是广东唯一一个入选单位。这也是新兴县连续第四年入围旅游百强县榜单。
近年来,新兴县依托生态优良和禅文化丰厚两大优势,形成了以六祖故里、禅域小镇等为核心的“禅文化游”,以六祖故里旅游度假区内各大酒店温泉集群、金水台温泉、青山绿水温泉等为核心的“温泉养生游”,以天露山、象窝山、悦天下等为核心的“生态休闲游”,以天堂小镇、禾泰农场、天佑生态乐园、树贤绿色农庄等为核心的“美丽乡村游”四大特色旅游品牌。如今的新兴县已成为集旅游度假、休闲娱乐、生态康养为一体的旅游度假休养观光胜地。
为群众办好实事,关键在于找准切入点、发力点,不搞平均主义、“撒胡椒面”,把做好日常工作与创建工作深度融合起来,实现文明创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双提升,让群众感受到文明创建就在身边、实效就在眼前。
对此,新兴县早已进行探索,将创建工作融入日常工作中,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之事入手,凝聚起“创建文明城,干群齐发力”的广泛共识,不断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同时把创建工作与县委县政府的实事工程结合起来,统筹安排,整体推进,继续抓好背街小巷改造惠民工程,着力解决路不平、水不通、灯不亮等民生问题,解决农贸市场、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停车秩序等便民惠民问题,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创建效果,提高对创建工作的认可度、参与度和满意度,使文明创建真正成为民心工程、惠民工程。截至目前,查漏补缺,解决民生问题10余次,为民办实事,真正做到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利民。(●撰文:梁颖策划:方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