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去年同期基数较低影响,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有所扩大。据国家统计局12月9日发布的数据,11月CPI同比上涨2.3%,涨幅比10月扩大0.8个百分点,但环比上涨0.4%,涨幅比10月回落0.3个百分点,国内物价总体保持平稳运行态势。此外,11月PPI同比上涨12.9%,环比持平;1-11月平均,PPI比去年同期上涨7.9%。
CPI整体处于温和可控区间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在解读数据时表示,从环比看,受季节性因素、成本上涨及散发疫情等共同影响,11月CPI环比上涨0.4%,涨幅比10月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环比上涨2.4%,涨幅比10月扩大0.7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43个百分点。从同比看,CPI上涨2.3%,涨幅比10月扩大0.8个百分点。同比涨幅扩大较多,除了受到当月新涨价影响外,主要是受到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的影响。
另据测算,在11月CPI 2.3%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6个百分点,比10月扩大0.4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1.7个百分点,比10月扩大0.4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2%,涨幅比10月回落0.1个百分点。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分析,11月CPI同比上涨2.3%,重回“2”时代,涨幅比前几个月进一步扩大,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受季节性消费需求增长及短期肥猪供给偏紧等因素影响,猪肉价格环比上涨12.2%,同比降幅为32.7%,比前值明显收窄,对CPI拖累效应有所减弱。二是食品烟酒、蔬菜、鸡蛋等其他食品的价格同样上涨明显,且比前值有所增加。三是受PPI传导效应影响,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3.9%,推动了CPI上涨。
不过,付一夫表示,整体来看,今年以来中国CPI一直稳定在温和运行区间。特别是进入12月以来,猪肉价格总体保持平稳,在各地多措并举保障“菜篮子”供应的作用下,蔬菜、鸡蛋价格将稳中有降,同时叠加去年同期基数有所抬升等因素,预计12月CPI增速大概率会出现回落。“从全年看,CPI将继续处于温和可控区间,出现全面通胀的可能性不大,也不会对货币政策构成较大掣肘。”
PPI涨幅将继续回落
董莉娟表示,11月,随着保供稳价政策落实力度不断加大,煤炭、金属等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势头初步得到遏制,PPI涨幅有所回落。
数据显示,据测算,在11月12.9%的PPI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1.2个百分点,比10月减少0.6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11.7个百分点,与10月相同。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陶金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亦表示,11月以来,国外原材料价格上涨空间逐步减小,同时国内保供稳价措施到位,煤炭等原材料价格上涨趋势被遏制,PPI开始见顶回落。
“今年以来,PPI呈同比逐月波动上涨的态势,且每月PPI也呈环比上涨。”陶金表示,这一方面是因为全球供给刚性遭遇需求回暖,能源等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下半年以来尤其是北半球进入秋冬后,能源危机逐步演化,欧洲的绿色能源消费战略加剧了危机严重程度。另一方面,在国内经济复苏趋势拉动下,中上游工业品价格普遍上涨,铁矿石价格被国内钢铁生产所拉动,待钢铁产能被政策抑制后煤炭价格上涨,而9月在能耗双控和限电停产影响下工业品产能受到抑制,价格继续上涨。
不过,陶金预计,未来PPI将继续回落。除高基数效应外,从国际市场看,国外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时间窗口已渐渐关闭,反映商品期货价格的主导指数CRB指数也已见顶回落。“未来供给刚性可能依然存在,但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正缓慢回归常态化,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背景下的美元走强也将压制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
从国内市场看,陶金预计,工业生产将保持平稳,特别是随着工业企业盈利情况转弱,需求端不具备大幅拉升价格的基础,同时国内供给端的保供稳价政策也趋于常态化。基于此,市场在强监管下不会出现影响非常大的价格和交易扰动因素。
“上述因素具有趋势性。整体来看,明年PPI持续回落的可能性较大。”陶金作出上述预判。(本报记者 魏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