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电白区某地产项目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办公室内,挤满了激动的人群。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声量逐渐增大,正为工人出勤数字的准确与否不断争执。电白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执法大队大队长许勋厦站在人群之中,认真听着当事双方的说辞,同时也不断安抚工人的情绪。
这是一起因班组退场而引发的劳资纠纷。因窝工赔偿、出勤数据误差等协商不成,20多名工人拒绝退场,工资也未发放。电白区人社局劳动监察执法大队积极介入,依法耐心调解争议问题,最终促成劳资双方和解。
类似的场景,在2021年曾多次出现。截至12月12日,电白区人社局劳动监察执法大队今年接受各类劳资案件89宗,通过立案解决36宗,其中群体案件22宗;通过非立案解决53宗,共为2486名劳动者追回工资总额3261万元,结案率达100%。而自2014年电白茂港合并设立电白区以来,该大队接受各类劳资案件共621宗,立案316宗,其中群体案件162宗,为7883名劳动者追回工资总额1.42亿元,结案率达100%。
这支被誉为农民工“守护者”的队伍,在电白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坚持为群众办实事,严厉打击各类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努力践行为劳动者保驾护航的使命。
事前预防▶▷欠薪源头强治理
“农民工群体被欠薪,尤其是建筑相关行业因为欠薪发生维权往往容易出现过激行为和群体性事件。”为了尽可能减少欠薪事件发生,避免“小事变大”,电白区人社局劳动监察执法大队把治理工作做在源头上。
治理源头的第一项重点工作,就是要求企业依法用工,规范劳动合同管理。尤其针对建筑行业,要求在建项目建立劳动用工实名制台账,详细记录用工信息及工人进退场信息;同时,要求全面落实工人工资支付专户,将工资款项与工程款相分离,实行分账管理,做到专款专用。第二,要建立健全劳资纠纷预防预警机制,日常巡查排查风险之外,还要做好来人、来电、来信等投诉举报的接收工作,畅通群众投诉渠道。第三,要借助往年数据,通过实地巡查、书面审查及非法用工信息举报等形式,建立企业不良信息报告、欠薪报告监控等,提升预警准确性。第四,要加大普法宣传,通过以案说法、以案促法的方式促使用人单位依法用工,增强劳动者依法维权意识。
“建筑行业是重中之重,每年无论案件数或案件所涉金额占比基本都是85%以上。如能有效遏制建筑行业欠薪情况,就能减少大部分讨薪维权。”通过强化源头治理,近几年来电白区各类企业特别是建筑工程项目劳动用工管理已趋于常态化——劳动合同和实名制台账的规范管理,详细记录了企业用工信息,有效减少各种劳资纠纷发生。而工人工资专户,则从资金源头上保障了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支付,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包工头拿钱走人”的现象发生。
查治结合▶▷拖欠工资要根治
“欠薪案件查处往往比较困难,如果缺少证据材料,容易陷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拉扯局面。”电白区人社局劳动监察执法大队工作人员说,有时为了核对工人出勤证据,他们需要反复核对施工单位打卡记录及工人出勤手账的数据误差及真伪。
据介绍,目前劳动监察执法主要通过日常巡查、专项检查、书面审查、案件专查四个方面进行。“四大手段”从浅入深,从常规处置到专案清查,让劳动监察执法大队始终以高压姿态治理企业拖欠工资案件,将事件影响保持在可控范围内。
“对排查发现的欠薪问题和隐患,我们会建立工作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督促企业限期整改,做到问题不解决绝不销账。”而为进一步提升劳动争议联合调处实效,电白区人社局劳动监察执法大队创新劳动争议联合调处机制,将人民调解、工会维权、劳动监察、劳动仲裁等调解维权功能纳入到劳动争议联合调处体系中,进一步推动劳资矛盾纠纷快调快处,减少社会矛盾隐患。
违法惩戒▶▷部门联动严打击
查清事实只是监察执法的第一步,被拖欠的工资发放到位才是解决问题的标志。劳动监察执法大队多年严打欠薪取得显著效果,但总有一些用工者故意推脱逃避支付,甚至拒不支付拖欠工人的工资。
2019年初,水东湾1号工程项目建设单位法定代表人和部分股东涉黑被抓捕,工人工资专户被查封。年关将至,该项目60多名工人担忧领不到工资,遂多次上访讨薪。电白区人社局对建设、施工单位自贡一建下达《劳动保障监察限期改正指令书》,责令其尽快支付所拖欠的工资,但其逾期拒不支付。该案被移送电白公安分局后,自贡一建项目经理杨某被依法刑事拘留。第二天,自贡一建即派专人处置欠薪事件,筹集资金发放工人工资。至2019年2月3日,286名工人拿回被拖欠的工资,事件得以解决。
这是《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修订版于2016年9月29日通过实施后,电白区首例工程建设领域追究施工单位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相关人员刑事责任的案件,也是劳动监察执法大队积极联动横向部门惩治老赖、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典型例子。
近年来,针对恶意欠薪行为,电白区人社局一方面与住建、交通等主管部门齐抓共管,形成专项整治的强大合力。另一方面,及时将涉嫌犯罪的劳资案件移送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严格落实欠薪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将相关单位及责任人纳入“黑名单”管理。自2014年电白设区以来,劳动监察执法大队移送公安机关劳资案件共26宗,最终刑拘17人、判刑13人。
截至12月12日,2021年受理案件89宗,为2486名劳动者追薪3261万元。2014年电白设区以来,接受各类劳资案件共621宗,为7883名劳动者追薪1.42亿元;没有发生政府投资工程项目欠薪案件,没有出现因欠薪引发群体性事件,没有出现因欠薪引发造成严重后果的极端事件,没有发生因欠薪导致生活困难的农民工需要救助的情况。这是电白区人社局劳动监察执法大队及横向部门协力合作取得的成绩,但他们的目光已经在望向前方。
许勋厦表示,一些用人单位经营状况欠佳,今年劳资纠纷呈上升趋势。此外,年底上访讨薪事件多发,尤其建设行业是重灾区。
对此,电白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进一步加大欠薪案件查处工作力度,确保欠薪案件快立快处。对房地产企业欠薪等疑难案件,采取领导包案方式,实行提级办理。对涉及人数较多、金额较大、造成一定社会影响的重大欠薪案件,提交由区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成立专案组挂牌督办,对新增查实或已查实未结案的欠薪问题要在2022年春节前全部办结,让劳动者安心过年。
相关
电白警方严打恶意欠薪
为25名工人讨回68万元欠薪
日前,电白区小良镇的梁先生给电白区公安分局送来一面印有“持正义秉公执法,为民工讨薪维权”的锦旗,以感谢该局为他及工友追回被拖欠了一年之久的4.61万元“血汗钱”。今年以来,电白区公安分局严厉打击各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行为,共破获恶意欠薪案3宗,刑事拘留3人,为25名工人追讨“血汗钱”共68万余元。
据了解,梁先生及其7名工友此前在电白区水东街道新湖二路某美发室为老板林某生打工,而林某生因经营不善,拖欠了梁先生等8名员工共4.61万元工资,且经电白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出限期支付通知后,仍拒不支付,并潜逃回到福建省莆田市。
电白区公安分局接到区人社局移交案件后,高度重视,治安大队迅速介入,及时查明案件事实,固定犯罪证据,认为林某生的行为已构成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于今年5月7日进行依法立案侦查,并对其上网追逃。
5月27日,福建省莆田市公安局特警一大队在莆田市荔城区某小区将在逃人员林某生抓获,并移交电白区公安分局依法处理。
归案后,经办案民警耐心做思想工作后,林某生主动联系家人,让家人到电白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帮忙解决拖欠工人工资的事宜。在民警和人社部门工作人员的协调下,林某生的家属将拖欠的工资悉数发放给工人。喜领欠薪的工人日前给电白区公安分局送来一面锦旗,以表谢意。
据介绍,电白区公安分局积极联动人社部门惩治老赖,严打恶意欠薪违法犯罪,及时追赃挽损和化解矛盾,切实维护工人合法权益。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该局严厉打击各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行为,破获恶意欠薪案3宗,刑事拘留3人,为25名工人追讨“血汗钱”共68万余元。除了上述一宗为8名工人追回4.61万元欠薪,还于1月21日破获电白区某公司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为16名工人追回所拖欠的工资61.81万多元;于7月27日破获茂名市某药业有限公司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为1名工人追回欠薪1.59万多元。
■记者手记
一面厚厚的“锦旗墙”
平常人可能很难想象,每天身处高分贝、激烈争吵的环境中工作是什么样的体会。对于许勋厦和同事来说,吵闹和争执似乎是工作的常态。此次采访,在去电落实采访时间的几次通话中,记者能清晰听到电话另一头传来的争吵声。“几乎每天都是吵架声,不是在办公室,就是在涉事单位。”劳动监察执法大队的工作人员笑称,“可能哪天听不到吵架声了,还不习惯呢。”
自2004年开始从事劳动监察执法工作,许勋厦和同事的足迹踏遍了全区23镇(街道),追讨工资小到十元大到几十万上百万元。过去十几年间,在劳资双方的吵闹中纵横斡旋,巧妙协调解决各种难题,最终化干戈为玉帛的事他已经“数不清了”。
但只要走进监察大队简陋的办公室,听听大队工作人员讲述监察执法的经历,你就会知道,这轻描淡写的“数不清了”,背后是他过往十数年的劳动监察岁月。
为表谢意,群众给劳动监察执法大队送来了各式各样的锦旗,但由于地方小,这些锦旗几乎没有被挂出来过,只是简单撂在了一起,成了一面厚厚的“锦旗墙”。“为民排忧讨薪”“秉公执法,人民公仆”等语句,朴实却发自肺腑。据统计,2019年至今,受到帮助的劳动者给劳动监察执法大队送来的锦旗一共有32面。每一面旗,都讲述着基层劳动监察执法人员践行“执法为民”承诺为劳动者解忧的感人故事。
■延伸
遭遇欠薪问题
劳动者该如何维权?
首先要注意保留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表、工作证、考勤表、工资结算单等;其次要依法维权,发现合法权益被侵害时,及时向当地劳动监察机构举报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劳动者既可以拨打人社局12333举报投诉电话进行投诉,也可以通过劳动保障监察网上投诉举报联动平台、全国欠薪线索反映平台、12345热线、信访局等途径进行举报投诉。(●南方日报见习记者邓建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