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工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 创新驱动发展实现新突破

时间:2021-12-28 08:55:35来源:南方日报

“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地区生产总值迈上3000亿元台阶,工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12月27日,中国共产党江门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召开,深入细致回顾江门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

会议指出,五年来,江门市委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按照省委“1+1+9”工作部署,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致力“兴业惠民、治吏简政”,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推动“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

政治生态持续向好擦亮“基层党建”江门品牌

“小区建立了党支部,各类便民服务送上门,极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日,江门鹤山为今年新成立的119个小区党支部集中揭牌,以党建引领着力解决居民生活的热点、难点和痛点问题,畅通小区治理“最后一公里”。

这是江门持续推进基层党建的生动写照。回首江门过去的5年,从脱贫攻坚硬仗到乡村振兴起步开局,从疫情防控有序有效到“六稳”“六保”落实落细,党建“红色引擎”始终释放着澎湃动力,引领带动各项事业稳步推进。

五年来,江门坚定践行“两个维护”,党的建设质量不断提高: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更加坚强;深入推进基层党建“十大专项行动”,基层党组织建设成效明显,干部队伍素质和专业化水持续提升;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深入开展国际追逃追赃,不断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胜利,政治生态持续向好。

不仅如此,江门还按照“阵地+体系”的工作思路,不断擦亮“基层党建”江门品牌。今年12月,江门“红色枣工”动漫、鹤山城市党建“三呼三应”工作新模式获第八届“粤治—治理现代化”优秀案例。

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工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

走进江门高新区(江海区)江睦路一侧,工地上的推土机轰鸣声不断,芯联电集成电路材料制造及封测总部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我们将建设国内最大的集成电路框架材料生产基地。成功上市后,这里将成为国内的唯一上市总部。”深圳市芯联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建国说。

新兴产业项目纷纷选择江门,是侨乡经济跃升的一个缩影。作为广东老牌工业城市,江门制造业的发展有基础,更有潜力。目前,全市拥有34个工业大类、142个工业中类、349个工业小类,产业链配套能力不可谓不强;工业产品种类繁多,遍及摩托车、空调、纸制品等,拥有18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和6个省级产业基地。

五年来,江门在高质量发展上迈出坚实步伐,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地区生产总值迈上3000亿元台阶,工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9000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两倍。金融机构本外贷款余额翻了番;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加8倍,国家高新区排名从77位跃升至59位,创新驱动发展实现新突破。

发展动能日益增强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1500亿元

“随时都可在江门投资,真是太方便了。江门跨省通办服务切实方便了办事群众、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今年4月,江门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建设银行江门市分行举行商事登记跨省通办服务首发仪式,并在湖南长沙、广东清远设置分会场,江门市珀联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田宏林在湖南长沙领取到营业执照后感慨。

改革争在朝夕,落实细到分寸。江门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安排,始终将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当头炮”,让群众真正享受到改革的红利。

五年来,江门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动能日益增强。河长制湖长制、商事制度改革工作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多证合一”“证照分离”改革成为全国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市场主体突破60万户;金融改革稳步推进,境内外上市公司达到23家;大广海湾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成运营,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1500亿元;圆满完成“数字政府”和乡村振兴省级综合改革试点。

侨都品牌更加突出吸收外资金额逾22亿美元

在江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内,由香港青年罗伟特、梁立锋和谭慧敏三位“90后”组建的创业团队,经过多年的奋斗,攻克了多项农业技术难关,填补了华南地区鱼菜共生基础应用数据的空白。“今年,公司产值有望超过1000万元。”罗伟特兴奋地说。

开放是城市永葆活力的源泉。作为著名侨乡,江门具有对外开放的先天优势和巨大潜力。祖籍江门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有400多万人,遍布全球107个国家和地区,素有“海内海外两个江门”之称和“中国第一侨乡”的美誉。

五年来,江门注重服务港澳发挥侨资源优势,侨都品牌更加突出。成功开通与港澳跨境办事通,推进中国(江门)“侨梦苑”建设;批准设立港澳资企业1359家,吸收外资金额22.26亿美元,与澳门金融合作业务量突破2000亿元;办好第三届世界广府人恳亲大会,成功打造“少年中国说”、世界青年大会等活动品牌;开碉楼文化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侨乡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城市品质明显提升完成交通投资千亿元

漫步在江海区下沙公园,渔家码头微风,榕荫广场古树婆娑,咸水歌广场音乐绕耳……一幅宜居宜游的城乡画卷映入眼帘。经过升级改造,昔日“脏乱差”的棚户区已变为美丽整洁的公园风景区。

下沙公园的蝶变,是江门着力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一个缩影。一个地方要发展,城市和乡村是绕不开的主题。如今,从城市到乡村,一幅亲山亲水、如诗如画的画卷正在侨乡大地上徐徐展开:城市宽敞有序的马路上车流不息,口袋公园、社区公园、森林公园点缀其间;水塘、稻田散落其间,与不远处自力村众多的碉楼、民庐相映成趣。

五年来,江门城乡建设展现新面貌,城市品质明显提升,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复检;省乡村振兴实绩考核连续三年评为优秀,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开通运营,江门至湛江铁路建成通车,“一枢纽、两中心、三通道”格局基本形成;完成交通投资990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2.5倍;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全市地表水、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生活水明显提升新建义务教育学校29所

每天中午,江南街道占地面积420方米的长者饭堂都会准时开放,住在附的老人陆续前往就餐。“这里设有接待服务中心、智慧养老展区、日间照料中心、长者饭堂、健康驿站等服务功能区域,我们将探索具有江海特色的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江海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

一座幸福之城,必有温暖鲜亮的民生底色。围绕高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江门全方位谋划民生工作和社会事业发展,切实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摆在突出位置,教育、养老、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民生工作取得新成效,老百姓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五年来,江门坚持发展为民,人民生活水明显提升。全市财政民生投入占比超过七成,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新建义务教育学校29所,新增学位超5万个,高校数量从3所增至7所;健康江门扎实推进,全市人均预期寿命增至80.5岁;安江门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明显,法治广东考评连续三年评为优秀,第六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社会更加安定团结群众幸福感不断增强

“受疫情影响,回不了国,我的诉求要怎么办?”日,在江门台山市“信访超市”专设的涉侨纠纷调处室里,工作人员接到了侨胞的求助电话。随后,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联系相关部门协商处理,远程“外送服务”,帮助侨胞解决难题。

通过“信访超市+外送服务”,江门把被动接收诉求转变为主动在基层排查、主动外送多元调处服务到群众身边,实现群众诉求“收集在前沿、化解在一线、最多跑一地、服务不缺位”。

安定的社会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保证。回顾过去五年,江门市委充分调动各方积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更加巩固。

五年来,江门市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和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得到巩固和发展,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港澳、老干部、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党管武装、国防动员取得新进展,工青妇等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发挥,形成了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让群众的幸福感不断增强。“几年社会治安越来越好,生活在江门感到很安心。”市民黎女士说。(●南方日报记者董有逸任龙)

    ------分隔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