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阳:“三城一区”推动县域经济“成高原” 锚定工业强市大力实施“4321”工程

时间:2021-12-30 10:25:04来源:河南日报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沁阳市奋力谱写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凝聚了力量。

面对锚定“两个确保”,再造发展优势的时代之问、必答考题,沁阳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再造优势,制胜未来:

围绕加快建设豫晋交界地区新兴中心城市、新型工业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和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示范城市先行区,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和“以结果论英雄”的鲜明导向,以成功创建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跻身全国百强县为目标,努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绿色发展、文化建设、居民幸福指数、社会治理效能走在全省前列,推动县域经济“成高原”。

锚定工业强市大力实施“4321”工程

12月20日,走进沁阳产业集聚区的宏达钢铁公司5G智慧车间,自动化的生产线减少了用工人数,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效率。

“下一步,公司计划引进钢铁产能、兼并其他钢铁企业,建设国家支持鼓励的‘城市钢厂’,建立河南省绿色短流程钢铁生产基地,力争2022年集团公司产值突破100亿元。”宏达钢铁董事长李丽栋说。

焦作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指出:“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把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实施新一轮工业振兴计划,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争当全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这与沁阳市坚持工业强市主战略不动摇,始终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高度契合,到2035年左右,力争将沁阳打造成为豫晋交界地区新型工业城市和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沁阳市委书记王家鹏说。

工业兴则沁阳兴,工业强则沁阳强。沁阳靠工业起家,如何守正出新?

今年以来,沁阳坚持工业强市主战略,始终坚定不移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大力实施“4321”工程,高位嫁接传统产业,做强做优主导产业,大力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构建现代经济体系。

“4”即打造4个百亿产业集群:依托河南超威、龙蟒佰利联,打造电池制造百亿产业集群;依托昊华宇航、晋煤天庆,打造化工新材料百亿产业集群;依托河南兴发、天鹅铝业打造新型有色金属压延加工百亿产业集群;依托宏达集团,打造新型钢铁材料百亿产业集群。

“3”即改造提升装备制造、玻璃钢、造纸三大传统产业。

“2”即打造2个基地:依托国电投2×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打造能源基地;围绕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旧产品资源,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打造绿色、智慧、循环化产业示范基地。

“1”即培育1个战略新兴产业链:依托盈硕半导体、鑫宇之光、蛮蛮云等企业,开展建链引链育链行动,促进电子信息及大数据产业健康成长。

一组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今年上半年,围绕“4321”工程谋划推进工业转型升级项目79个,“三大改造”重点项目75个。15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税收3.01亿元,其中,纳税超亿元2家,纳税超千万6家。

“‘4321’工程,链链相扣,链链耦合,高质量发展制造业,既稳住当前,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又着眼长远,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上谋篇布局。”王家鹏认为,“4321”工程已为沁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激发了新活力、带来了新希望。

创新驱动发展着力打造创新高地

一边是手握众多成果的科研专家,一边是急需注入发展新动能的地方产业。怎样建立起一个“研发中心—中试基地—产业园”的全链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让两者碰撞出耀眼的火花?

豫西北小城沁阳率先作答。河南省科学院与沁阳合作建设科创园,并依托科创园,成立河南省环保与精细化工新材料中试基地。

“集中试园、创业园、产业园和科技企业孵化器于一身,省科学院首创的这个‘三园一器’运营模式,为沁阳构建了研发—中试—转化—生产的全过程支撑体系,成为给当地定制的‘发展密码’。”科创园运营中心副主任李青娟介绍。

为此,省科学院从院内及省内外高校,引进26个与当地产业研究方向高度契合的科研团队,在中试园形成“创新团队+专业实验室+中试车间+综合服务”的完整链条,培育创新台和科技型企业,推动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

如今,沁阳科创园科技企业孵化器已孵化科技型企业30余家,中试基地成功中试转化科研成果30余项,预计项目全部达产后年产值20亿元以上,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经济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驱动。

沁阳市市长马志强说,该市统筹创新链、产业链和供应链,把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建设一流创新生态,搭建一流创新台,培育一流创新主体,汇聚一流创新人才,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加快构建创新生态链,打出创新组合拳,着力打造豫晋交界地区创新高地。

加快培育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加大税收优惠力度,鼓励现有企业加大科技投入,积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科技型企业,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坚持以高水创新台的建设为重点,积极争取国家、省级重大创新台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加大对各类创新台的扶持力度。

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引进高水科研机构设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科技创新台;在新材料、能源及新能源、电子信息和大数据等领域,实施创新建设行动,建设一批高水研发台。

培育科技创新载体,依托省科学院(沁阳)科创园,打造集中试、创业、产业和综合服务于一体的科技创新产业培育发展台,推动科研成果从台到中试到产业化、工程化,延伸产业链、发展创新链、融通供应链,打好产业发展“组合拳”。

加强战略新兴产业培育,沁南产业集聚区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和新模式、新经济,坚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加快构建人才高地,坚持引育并举、以用为本,全面营造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良好环境,在更大范围内集聚更多优秀人才到沁工作。

坚持项目为王压茬推进“三个一批”

12月的沁阳,寒意浓浓,却丝毫挡不住项目建设的热潮:

长怀新材料产业园项目现场,工程车辆来往穿梭,工人们紧张有序作业;科创园中试基地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景象,十余座厂房主体框架已建成;龙佰新材料项目现场,多条生产线设备作试运行准备,确保尽快达产见效……

项目建设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总抓手。

沁阳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和“以结果论英雄”的鲜明导向,一切盯着项目看、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扭住项目干,千方百计、不遗余力地把项目建设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为“三城一区”建设提供强大、厚重、高品质的项目支撑。

加快实施项目建设“双千工程”,加强项目谋划储备,紧盯国家投资导向与重点领域,围绕重点产业编制产业链图谱,谋划储备延链补链项目、高科技高附加值项目。

围绕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加大谋划、包装、储备、申报项目力度,推动项目“对上可申报、对外可招商”,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通过持续谋划、招引、储备项目,形成了“签约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压茬推进、滚动发展的格局,并全力争取政策资金、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沁阳坚持重大项目领导分包制度,认真落实“首席服务官”制度,深入推广“四到四办”服务方式,建立健全“市长周会商”“专班推进”工作机制,紧盯产业链项目不放松,对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全面梳理、逐一销号,用标准化、定量化的方式精细管理项目。

坚持资源要素跟着项目走,各部门履职尽责、主动作为,在土地指标、行政审批、资金筹措、水电气热等方面用心服务保障,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二次创业”“百园增效”“腾笼换鸟”……一个个特色名词成为该市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新亮点。

开发区是沁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招商引资的主台、吸纳就业的主渠道和市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沁阳紧紧抓住国家经开区建设这个引领点,推动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持续提升工业强市的承载能力,积极争创国家级经开区。

优化营商环境释放市场主体活力

金融局在一周内为我们公司协调贷款了300余万元,解决了公司的燃眉之急。”12月19日,沁阳市孚豪饲料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黄举旗激动地说。

孚豪饲料公司拥有20年饲料油脂实践经验的企业,年产值达1亿元。今年10月份,在疫情、汛情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影响下,公司急需一笔贷款来缓解企业的困境。

为此,该公司“万人助万企”活动中的分包单位沁阳市金融局经过多方协调对接,仅用了一周时间就为企业解决了贷款需求。

帮助孚豪饲料有限公司解决贷款难题,是沁阳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的一个缩影。

服务企业就是服务经济发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开展以来,沁阳成立了以书记、市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扶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意见》《沁阳市干部激励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扶持文件,建立了四大家领导带头、所有县级干部全员分包、主要经济部门全员参与、12家市内金融机构全力配合,自上而下的干部包联工作机制。

从解决问题、兑现政策、要素保障、转变作风、建立长效机制入手,沁阳用真心、下真劲、注真情,深入企业一线,送政策、解难题、促发展,着力帮助企业突破发展瓶颈、化解发展难题、提振发展信心、增强发展后劲。

随着“万人助万企”“守规矩、懂业务、真落实”等活动的扎实开展,“正风肃纪促规范,担当作为抓落实”纪律作风集中整顿成果的巩固拓展,覃怀大地充盈了新风正气,增进了政企互信,激活了民间投资

望远才觉天地阔,实干方能破浪行。时下,沁阳正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奋力建设“三城一区”,全面实现“六个走在全省前列”,推动县域经济“成高原”,奋力谱写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成安林高原)

    ------分隔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