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进位于贵港市港北区的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的一个生产车间,只见一辆辆崭新的电动车依次下线。据介绍,该基地许多电动车工厂都实现了车架管材切割、加工、焊接的智能制造,有的工厂平均每30秒就能下线一辆电动车。
2021年以来,港北区立足产业“链”上发力,着力强链、补链、延链、造链,让传统产业开新花,新兴产业结硕果,锻造产业竞争新优势。“我们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特别是瞄准了发展势头猛、市场前景广的新能源电动车产业,有的放矢地引进产业链关键环节、核心企业、上下游配套企业,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带动战略,推进产业集聚发展。”港北区委书记黄英梅说。
目前,该区已累计引进两轮电动车整车及零配件企业近100家,竣工投产50多家,包括5家行业排名前10的企业,
形成了年产500万辆两轮电动车、50万辆三轮电动车、500万套零部件的产能,本地配套率达到80%,成为西南、华南地区新能源电动车产业集聚度最高的区域之一。零部件配套率、智能化水平均排在全国前列。
工业发展的补链强链,成为港北区绿色崛起的有力支撑。近年来,该区加快冶金、糖纸、电力、饲料等传统产业优化提升,深入推进“双百双新”“千企技改”,促进传统产业向中高端发展,推动产业链向深度和广度延伸,为高质量发展“强筋健骨”。仅2021年,该区实施技改项目27个,1—11月完成投资超15亿元。
产业发展壮大的背后,是港北区着力打造的优良营商环境。2021年以来,该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打造“全天候”政务服务,持续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畅通政企沟通渠道,解决项目用地、企业融资等问题。包括建立处级领导联系服务重大项目工作制度,推行“难点问题书记一线办”“区长服务企业接待日”等活动,落实工业振兴特派员,为企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记者/唐正芳通讯员/陆宏夏)